APP下载

智慧医疗在医教协同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2018-03-29韩忠东张兰华马晓艳李玉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1期
关键词:医教课程体系协同

韩忠东,张兰华,马晓艳,李玉娟

(泰山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6)

医教协同是教育部为全面提升医学教学质量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手段,是对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改革,也是一种实现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的途径,同时医教协同的开展也为医养健康、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支持[1]。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教协同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智慧医疗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和应用,从疾病治疗到公共卫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自我健康管理,从医疗实践到深层次的医学研究,智慧医疗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医疗模式[1]。

为了更好地开展智慧医疗服务,提高医教协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医学人才的智慧医疗应用水平,该文紧紧围绕智慧医疗类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其在教学和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为医教协同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提供可借鉴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践策略。

1 医教协同和智慧医疗在人才培养中研究现状

自从我国在2014年提出《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育界专家和医学教育研究者们围绕医教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了研究和实践[1]。在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护理、口腔医学、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涉及医学学科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4],但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无论是研究数量和结果、 还是研究的层次和范围明显不足。

智慧医疗是近年来出现在医工类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新的课程,虽然智慧医疗无论在医疗实体单位还是医学教学研究单位均大面积涉及[5],但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建设和教学的还很少。多数研究只针对智慧医疗本身以及在医疗单位的应用或者平台的建设开展实践和探索,并没有将智慧医疗纳入课程体系并与人才培养进行结合。而智慧医疗应用的现状以及医教协同在智慧医疗领域的需求需要将其作为独立的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提高医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奠定医教协同的基础,为医养健康服务。

2 智慧医疗在医教协同中的实践研究

作为辅助医学教学手段和技术基础的智慧医疗,课程的体系设计直接影响学习和技能的效果,因此,智慧医疗课程体系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还要考虑医教协同的需要。同时还不能将智慧医疗作为一门简单的课程对待,要充分考虑智慧医疗在医、教、行、知、研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全面设计,更要考虑实际的实践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践设计[5]。

首先,从背景来说,智慧医疗的应用对象主要是医疗智能产品和医疗信息系统,因此,课程的设置需要紧紧围绕医学背景,特别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智能产品进行理论和实践设计。

其次,从目的来说,开设智慧医疗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与育,因此,结合背景、围绕智慧医疗的特点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从理论上,根据专业需求开展教学,在实践上,根据实习与就业的需求进行实验与实践教学。

再次,从设计来说,智慧医疗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进行分类设计,分类依据主要是学科背景和专业需求。对于具有信息基础的医工类学生,重点加强智慧医疗知识结构和系统架构的建设方法,提高智慧医疗系统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和维护能力。对于纯医学类学生,重点加强智慧医疗实用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智慧医疗提升医疗单位和医护工作者工作效率的技能。课程可根据专业需求设置单门或系列课程。

从次,从内容上来说,智慧医疗需要结合医学应用背景和教学目的,分专业在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等内容上进行设计。围绕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中对智慧医疗的要求进行内容规划和设计,重点从医教协同的角度出发开展理论与实践内容教学,为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奠定基础。

最后,从形式上来说,智慧医疗的医教协同人才培养需要设计不同的形式确保其知识、 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效果。作为一门新工科类的专业课程,无论是纯医学类学生还是医工科学生,掌握其理论和技能是有难度的,为了加强效果,需要借助不同的形式。除了日常教学,可以借用以下形式提高医教协同的效果,同时为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提供长久的学习方法。

一是培训,通过开展智慧医疗专题培训,可以弥补专业基础的短板,同时提供一种短时间、高强度的集中学习的模式。

二是专业软件平台,通过智慧医疗的专业软件平台,不仅全方位地了解全面的知识和应用,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演示和操作,提高应用技能。

三是教学类平台,通过智慧医疗教学平台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永久的动态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有选择性地学习,提高医教协同的效果。

四是移动信息类平台,通过APP 类客户端应用平台,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和学习,有利于医教协同的开展。

五是微课和慕课形式,结合以上各种平台,智慧医疗的医教协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应用推广前景

智慧医疗课程的标准化建设为医教协同的开展提供一条崭新的实践方式,也为医学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规范化途径。对于医教协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教育教学单位均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模式,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每个阶段均可根据教育和条件基础选择性地应用。

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或者没有开设的专业和学生来讲,如果有智慧医疗的需求,也可以通过选修、课程设计、实习或创新学分的方式进行学习,更可以通过参加讲座、专业培训、专题会议等方式进行学习。

4 结语

无论是医疗单位还是医学院校教学,医教协同更加注重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长久的医教协同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智慧医疗作为信息技术在医教协同人才培养中的典型需求,特别是智能产品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必将推动其成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工类人才培养的必修课。

智慧医疗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其独有的医用背景特性,但作为新模式下的新课程体系,其在医教协同人才培养的标准化、 规范化建设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探索和尝试我们将针对问题和不足,继续开展研究,丰富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研究。

猜你喜欢

医教课程体系协同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医教协同背景下“三化”培养模式在中医专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构建与实践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体系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