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职工与学生干部的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的调控

2018-03-29胡忠光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职工契约高校学生

胡忠光

(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E.H.Schein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广义上来说是一种存在于组织和成员之间的无形的、内隐的、不能书面化的期望,是在组织中各层级间、各成员间任何时候都广泛存在的没有正式书面规定的心理期望;狭义上来说是一种员工以自己与组织的关系为前提,以承诺和感知为基础,自己和组织间彼此形成的责任和义务的各种信念[1]。把心理契约应用于学校当中,就表现为学校的管理者与学生干部之间的相互期望,学生干部的责任和学校对学生的义务等等,具体的来说可以分为学生干部对学校的期望与学校管理者对学生干部的期望两种。此外,师生双方的相互期望是否能达成心理契约,不仅取决于是否让对方感知到了各自的期望,还取决于各自自我期望的水平。教师与学生对对方各项期望的期望值相对于各自的自我期望来说,过高和过低都不会被对方认同,只有对对方的各项期望与其自我期望没有显著差异而被认同的部分,才构成双方心理契约的内容。师生之间部分相互期望被认同而达成心理契约后,这部分期望便转化为双方心理契约中各自应该为对方履行的义务,亦即对方在契约关系中应享有的权利[2]。

一、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以心理契约为指导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都在逐渐渗透进管理理念中,尤其在高校,对于学生干部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心理契约中的某些理念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相似之处,将心理契约的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的管理对于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构建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心理契约作为一种心理上的相互期待,能够与学校硬性的制度作为相互的补充[3]。为规范对学生干部的管理,高校通常会制定一系列学生干部工作职责、奖惩条例等制度来强化管理。但是与企业管理不同的是,学生与高校教职工之间还有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关系,因此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如果一味执行硬性的条款规章,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使用心理契约作为规章制度的补充管理方式,可以使学生干部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学校的管理目标相结合,同时学生干部也能够发挥自我价值,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同时,单纯的制度化管理还存在另一个不足之处,因为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的名额限制,因此有部分表现优良的学生干部肯定不能受到奖励,而有时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名额又会较为宽松,导致一些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干部也能够得到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影响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将硬性的规章制度与软性的心理契约相结合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必定优于单独使用制度来管理。

其次,通过心理契约的联系,能够使学生更易于管理,并使学生从内心里产生动力,这种内在动机比以奖励为主的外在动机更为持久。学校方面当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学生干部进行物质上的补贴,以此来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经费限制,物质激励的程度和范围都会受限,因此物质上的激励效果是有限的。此外,学生干部的心理期望和需求彼此之间各不相同,这决定了采用心理契约来管理学生干部效果会更加持久。

二、高校教职工与学生干部之间心理契约的内涵分析

心理契约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干部的行为和态度。根据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特点,心理契约的具体内涵应包含教职工和学生干部两方面的内容。

(一)教职工方面

1.期望学生干部能够履行助手职责

高校教职工承担了各种教育和管理职能,管理的学生多,事情涉及面广而杂,难免有些事情没时间处理,或者处理不能到位,所以期望学生能够做好自己的助手,帮助处理一些没时间腾出手来做的事,而且要求汇报事情的结果。

2.期望学生干部做好正面引导学生的工作

高校教职工作为管理方,对于学生的管理,肯定要从正面进行积极的引导,但现在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观念多元,言行更为开放,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消极的言行,可能对其成长不利,对社会的发展不利,对国家的发展不利。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的一员,具有教职工不具备的优势,特别是与同学是同一人群,能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3.期望学生干部能不计付出,努力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教职工认为,学生干部也是学生,而且是学生的先进代表,应该踏实地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不要一味计较得失,与别的学生干部攀比获得的荣誉,只有埋头苦干,才是一个学生干部应具有的风范。

(二)学生干部方面

1.期望可以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以及得到认可

每个人都希望自身的人格得到尊重,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做出的成绩能够得到肯定。学生干部也是如此,每个学生干部在动机、需要、兴趣爱好、信念信仰、理想追求和世界观方面都是不同的。如果老师们在学生干部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时,能够认真聆听,并对他们的意见表示理解,对他们平等相待,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对他们造成伤害,就能使师生关系更为和睦。在学生工作的管理中,教师应该更加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对他们的能力表示信任,按照他们的能力范围来布置工作,在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工作时暂停对他们工作的指导,对他们的工作成果表示认可,都能够使他们感觉受到尊重,为他们提供信心,使他们提高工作热情,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2.期望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

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相对而言对能力的渴望更迫切的一群人,他们对于知识的吸收和技能的获取有着更加强烈的愿望。因此他们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提高自我,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校各方面得到完善。学校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让他们锻炼人际交往技巧,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与人沟通、组织活动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学校举办某些学生活动时,学校方面的教师负责人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任务分配,且对每个人的任务分配应该尽可能贴合他的个性和需要,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就能使得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期望获得自我实现的机会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满足了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之后,就需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能够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同学们还希望通过担任学生干部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干部都是其他同学的榜样,学校可以让学生干部通过自己做出表率以及管理同学们促使其他同学走上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路。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让学生干部的个人魅力得到体现;二是有助于实现其自我价值,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高校教职工与学生干部心理契约的调控

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对高校教师与学生干部心理契约进行调控,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心理契约能够很好建立的前提之一:教职工与学生干部相互信任。教职工与学生干部不能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一味强调自己的期望,应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期望与需求,要充分信任对方,只有这样,心理契约的建立才有基础。

(二)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对方的期望

教职工和学生干部双方须了解对方的期望,是建立心理契约关系的另一基础。双方不可能在一开始就相互了解期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对方对自己的期望,常用途径如:问卷调查、座谈会、通过第三方间接了解、教职工翻阅学生档案、学生掌握校史校情等。

(三)及时调整各自对对方的期望

教师与学生对对方的各项期望与其自我期望没有显著差异而被认同的部分,才构成双方心理契约的内容。所以教职工和学生干部双方,要及时根据双方各自的自我期望,在合理、协调的基础上调整对对方的期望,以达到统一,真正建立心理契约。

(四)共同提高学生干部对学生工作的认知水平

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了更多的务实与多元化,这一问题在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的功利性表现有一定的倾向。虽然学生干部团队中大多数同学担任干部的动机是出于希望为同学们服务,同时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但有小部分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是出于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自己以后的保研或者留学生涯增加砝码,这偏离了设立学生干部职位的最初期望。因此高校学生干部中不乏临近选举之时努力干,选举成功以后悠着干;入党之前讲奉献,入党之后讲条件的歪风邪气。再加上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与培养机制都不够完善,造成负责老师对学生干部的心理认知度不够的情况。

通过心理契约管理的方法,重点建立起学生干部与教师之间相互的心理契约,双方多沟通交流期望矛盾和冲突,及时识别出对学生干部工作认知不深、对学生组织没有归属感、仅仅希望通过学生干部的身份来为自身谋取利益的那一小部分同学;加强学生干部心中服务学校、服务老师、服务同学的目标和充当学校、老师与学生桥梁的角色定位[4]。

(五)将学生干部的个人期望与学生干部工作相统一

学生干部团队中有一小部分同学自私自利,不愿意为学校、老师、同学做奉献,不愿意做枯燥的工作,只想做重要的、关键性的工作,总担心自己的能力被轻视,合作意识比较淡薄。个人自制力不足以支撑学生干部应有的责任心,个人期望超过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要求,就容易产生不稳定、不成熟的学生干部团队。采用心理契约管理的方法,可以建立一个合理的考察机制,以可量化的结果作为考察标准,这样就能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与个人综合素质的成长情况做出较为客观的评定。还能以考察结果作为制定下阶段工作计划的依据,引导其将个人目标与学生工作相协调。

(六)增强学生干部抗压、抗挫的能力

如今高校学生心理抗压能力较差,承受不了挫折。在校园事故频发的今天,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校与其他同学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大学生群体的中流砥柱,提高学生干部对抗挫折、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不但对其个人今后应对人生中的挫折带来益处,而且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抗压受挫能力的提高也会起到带头作用。

采用心理契约作为管理学生干部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干部和高校教师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有利于及时了解同学的心理状况变化,这样就能够尽早对处于不良心理状态的同学提供帮助,合理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也有利于在学生干部工作受阻时及时发现其沮丧、泄气、愤怒等不良情绪,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

(七)将心理契约延伸到学生毕业后

教职工与学生干部心理契约建立后的维持对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很重要,一是显示高校对学生干部的重视,二是通过后期延伸,更能够掌握学生干部培养的效果,掌握心理契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干部的期望实现对其职业的影响,以提高后续学生干部培养的质量。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学生干部既是学校的培养对象,同时也是学校和教师的传声筒,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一环。心理契约管理方法在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中能够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与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过程中宣传正能量的主动性。为提高心理契约管理方法在学生干部管理中的有效性,教职工应该结合具体的工作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契约进行调控,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以达到优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职工契约高校学生
一纸契约保权益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