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8-03-29谢利军
谢利军
榆林市逸夫小学 陕西榆林 719000
小学阶段,语文为主要教学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如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等。朗读教学是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方法、途径。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探讨。
一、初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通篇朗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而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准备,更好地融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另外,在学生进行朗读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进行朗读,并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标明生字、不理解或有疑问的词句等等。在朗读完之后让学生回答课前问题、简单复述课文内容等。如《观潮》朗读教学前,教师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的原因是什么?每年的观潮时间是什么时候?等等。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使对文章的朗读更有目的性,同时也能勾起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另外,留给学生的朗读时间应当充足,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朗读,并且小组成员互相提问、解答,从而营造起更好的朗读氛围。学生朗读完之后,教师再进行生字词的教学、解释,并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点名学生回答,找学生讲述课文大致内容等等。这样还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复读课文,进行细节把握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但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没有了解透彻,存在一些疑问以及不明白的地方。这时,教师就应当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再次朗读,对文章的局部、细节内容加以突出,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会、品味。复读课文,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思路有一个较好的把握;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主旨,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探究。在学生完成一篇课文的初读之后,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提问。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重复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引导,以防学生思维方向出现偏差。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朗读的乐趣,同时也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进行课文复读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结构以及思路的分析,掌握,如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等等,对不同的文章结构构成模式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自己思索所学习的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章结构,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文章结构的了解、认识。对于文章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导语、过渡句等,让他们了解这些内容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联等等。在进行以上内容的分析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使课文朗读更加高质、有效。
三、教师引导,进行课堂优化
进行完课堂的初读以及复读之后,教师应当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从而使朗读教学能够更加有效。教师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达到优化朗读教学效果的目的:(1)引导学生朗读与生活相结合;(2)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朗读方法进行朗读;(3)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重点语句、段落的分析、理解。如进行《迷人的张家界》朗读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想象一下自己所见过的最美的景色,同时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张家界的图片、视频等等,使学生对文章描述的美景有一个更加形象、立体的感知。另外,学生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想象力、学习方式等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此,不同的朗读方式对不同学生也有不同的效果。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朗读,如学生可以分组朗读,让字词量掌握较多、较好的学生进行领读;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或是分段进行朗读等等。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朗读方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当重视朗读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朗读,从而更有目标性,也更能提升学习效果。
总之,加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素质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思想上重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积极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的探索,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均能在朗读教学中得到相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