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夫子学智慧
——专家访谈录
2018-03-29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黄心怡
□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黄心怡
时间:2018年9月12日
地点:《重庆与世界》杂志编辑部
专家:
叶贵本,重庆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重庆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重庆市教委原党组书记,原教委主任,重庆市社科院教授。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华夏教师智库联盟名誉主席。
杨春茂,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原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监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华夏教师智库联盟主席。
傅明华,重庆市教委国际处原处长,重庆市交流协会原秘书长。
敖依昌,重庆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华夏教师智库联盟副主席。
邹景伦,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主任委员,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王瑜,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沙坪坝区双碑小学校长。
黄明超,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重庆与世界杂志社》(下半月刊)编辑部主编。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教育之父、教师之父,全球多次评选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十大思想家,孔子都名列前茅。当年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探讨21世纪如何发展。会后发表的《巴黎宣言》宣布,21世纪人类社会要大发展,必须回首2500年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的世间智慧内容丰赡,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什么样的智慧呢?《重庆与世界》杂志为此举办了学术沙龙式的新闻访谈。
这次新闻访谈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回答21世纪人类社会要大发展,为什么要必须回首2500年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二是探索摆在教师当前非常困惑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学孔夫子的智慧;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希望向孔夫子学习智慧,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希望通过这次集体访谈,能够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孔子智慧找到钥匙。
叶贵本:孔子是中华文化当之无愧的符号
重庆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重庆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重庆市教委原党组书记,原教委主任,重庆市社科院教授。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华夏教师智库联盟名誉主席叶贵本认为:
向孔夫子学智慧这个议题很丰满,的确应该研究这些问题,从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来讲,孔夫子的智慧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国魂是孔子,孔子的思想,孔子的精髓,应该从这方面着手。儒学有四大特性:一是开放包容,二是实事求是,三是经世致用,四是与时俱进。孔子是人道的启迪者,是影响中国文化特别是汨罗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能力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最大、最深、最久的哲学家、教育家。
孔子思想的价值很重要的是思考人性,孔子认为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必须要尊重社会的规范,必须修己,从而能够安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他提出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仁,仁这个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全部思想或者全部核心,仁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是儒家最重要的道德含义,是儒家的全部核心内容,是儒家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仁就是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为仁。仁的中心内容是爱心,仁义的义主要是指公正和无私,公正就意味着法治,意味着良知,意味着尊严和权利的平等。公民仁义也很不简单,可以说是社会价值的底线。仁的精神就是利他的精神,超越功利的精神。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个人不能脱离群体而成就生命的意义,是社会的人必须尊重社会的规范。总之,儒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无论怎么挖掘都挖掘不透,我们要好好来理。我曾经讲学的时候说过,孔子不是简单的历史任务,是道德和信仰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精神的象征。孔子思想对华夏文化的演进,对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甚至有人说,孔子以个人的力量提升了整个民族,由孔子的言论编出的《论语》被称为中国人的神经,得到了国家意志的供奉和民间道义的认同。我曾经给老师们讲的时候说了,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变化学生的气质,而一本书、一个人能变成整个民族的气质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孔子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被称为圣人,人天师表,只有孔子有这样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个评价高得很。称为人天师表,醒世明灯。中国的国魂是孔子,是孔子的思想,孔子的精神。
我曾经说,五千年来,孔子是中华文化当之无愧的符号,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亮丽的名片,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精神交融的纽带。由于孔子的思想启发了人类的智慧,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孔子被国际社会誉为世界性思想家,又被联合国科教文评为文化名人之首。如果能够把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发挥好,一个富足而有力、强大而安定、繁荣而和谐的中国就可以期待。孔子对中国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创办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以育人为本,以人的灵魂为根本的教育,这方面对中国的教育贡献很大。
孔子高举有教无类的气质,开史学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引发第一场革命。几千年来孔子的思想是中国教育理论的基础,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引导,这些思想一点都没有过时,因为人性的思想不会过时。认真读《论语》就真的感觉他是很了不起的教师,有理想,有责任,有情怀,他那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因为研究人性之后,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针,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培养通才,突出能力,学以致用,这些教育方针怎么会过时?儒家的教育的性质是面向人生,目标是培养完美的人格,分三个层次,一是修身,二是齐家,三是治国平天下,这三个层次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和生活的逻辑。
孔子教育的手段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追求的真正目的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句话利己利人。最后能够得到三个崇高的境界,知天地,明事理,通人性。然后能够实现三个传统哲学的命题,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个命题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对真善美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体现。孔子的教育把品德和人放在首位。所以,孔子办的是平等的、开放的、人文的教育。如果我们能够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针都没有过时。孔子主张老师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心地是否善良,二是人格是否高尚,三是智慧是否超群,四是待人是否宽厚。这四条作为教师的标准,跟习总书记讲的很吻合,永远都不会过时。所以,孔子的思想、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认真探究、认真挖掘。
我曾经讲过,孔子2000多年过去了,孔子属于他那个时代但是又超越那个时代,他属于过去但是又映照着今天和未来,可以说是永远的孔子。对儒学的研究可以说是跨时代的、跨文化的、多学科的、分层次的,没有教条的,这是它的特点。这些思想、研究如果渗透下去以后就有普遍性和永续的价值。
王瑜:教师应向孔子学习教育智慧
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沙坪坝区双碑小学校长王瑜说:
今天的访谈给了我这个命题作文,感觉压力很大。教师向孔子学什么?接到给我的命题,这几天做了认真思考,也咨询了沙坪坝小学教育这方面比较资深的专家。谈几点探讨后的启示:
首先,孔子的思想涵盖了以德为首,注重道德教育。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重视对学生人格完善的培养,教学生如何做人,作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为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孔子为代表,儒家思想一直倡导个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成为君子,要成为贤人。因此,孔子在他的教育活动中对学生道德规范是最强调的,学生都能够在道德品质上都有所提升,做一个道德的君子。平常考察中,孔子将道德品质作为衡量的标准。我们平常看到的考察都是小经典的故事,很让人受启发,特别是小学阶段。星期四是沙坪坝小学的政治学习时间,接到这个命题以后,政治学习的时候,我还给老师进行了一些灌输。一个人没有道德底线,什么都谈不上,特别是为人师表,我是这样践行和努力学的。
二在于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孔子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孔子之前只有上层社会的帝制才能接受教育,才有这样的权力和机会,一般的老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女在孔子开始后就有了机会。孔子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使平常老百姓的子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招学生的时候不会因为出生和家庭进行区别对待,一视同仁,真值得现有的老师学习。我在沙坪坝小学和南开小学待过,也到过乡村小学,我现在待的学校是原来特钢的子弟小学,90年代那个地方是最繁华的。当时整个沙坪坝的小学,特钢在重庆算是首屈一指,那个学校最多的时候2000多人,现在只有500-600人,因为特钢一垮,整个外迁。我们现在在努力践行一些东西,还好这两三年有很多回暖的迹象,特别是学生价值素养层次在逐步提高。最早的学生都是本土孩子,外来的没有学位收不了。特钢垮了以后,学生逐步流失,最少的时候是400多人,经过这两年的改变现在恢复到500多接近600,层次也有所改变。2016年的时候达到了80%流动人口,回流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这跟老师素质的提升和社会口碑的提升有关系。孔子不区别对待,只要学生本人有学习的愿望,奉上几两肉就能够成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不论家庭出生和社会地位,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孔子招收了大量底层社会的弟子,使得他们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并且在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成了社会上的精英。孔子的思想2000多年来影响很深刻,特别是对寒门家庭的子女。
三在教育方案上孔子注重了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想要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指导他,他心灵明白却不能完整表达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举例了。学生本人没有获取知识的愿望则不要去启发、引导,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举更多的例子。孔子非常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意识。在孔子的职教生涯中,也能够很好将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探讨的时候,确实给了我很多触动。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有一个老师是想把学生教好,他想学生多学点东西。老师给学生举例,学生用迷茫的眼神看着他,老师多问几句,学生紧张,让学生讲出来,又不知道讲什么。我们说的举一反三,什么叫举一反三?怎样来举一反三?平时我们真还没有这么仔细探讨。我们平常喊的举一反三,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很肤浅的认识上,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举的一都没有搞懂怎么能反三。
四在教学内容上涉及的范围很广,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学识、知识。注重了教育的全面发展,2000多年前与我们现在的教育方针是吻合的,让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全面发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礼、乐、射、骑、书、数。具体而言,孔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由此可见,孔子教学内容涉及范围之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都在倡导公民要做君子、圣人、仁人志士,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又和现在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人文之心相吻合,2000多年的一个教育家的东西,2000多年以后还能被提倡,了不起。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贤人,首先知书明理,博学多才。因此孔子在他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在各方面对学生非常严格,力争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完善,做一个各方面都较为完善的贤人。尽管有人可能会说,孔子身处等级身份的古代社会,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为阶级服务,然而孔子的教学内容涵盖面仍然对现在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五在师生关系上孔子提倡了师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念,对我们现在的影响特别深刻。孔子与自己学生的关系非常好,作为老师,孔子非常关心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的生活。关于描述孔子与其学生的关系故事,在《论语》多处记载有所涉及。在《论语记载》,有学生生病了,孔子自己曾多次探望。还有孔子的一个学生因意外事件去世,孔子听说消息过后,当场难过的嚎啕大哭。这些都足以证明,孔子作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的。另外,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
教学相长也,意思就是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自己的欠缺之处。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促使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学。
我举个双碑小学的例子,我们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获得了沙坪坝区“创新区长奖”,很难得。这有一个孔子教学相长的典故,该学生是我们学生机器人培养班的学员,这个学生的点子改变了机器人的命运。在重庆市的比赛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历史书法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让残疾人写字,或者室外没有桌子的时候,有一个台板可以写字,很方便。最开始设计拿出来,这个创意在重庆市科技竞赛展中获得二等奖,这个学生提出建议进行修改,修改之后机器人运行流畅多了,同时美观多了。师生配合,暑假参加全国比赛,拿到全国一等奖的第四名。能够遇到这种小孩是一种幸运,这种小孩能遇到专业辅导的老师也是一种幸运。
最后,当代教师要向孔夫子学什么?我有几点小的认识:
一要注重道德教育,提倡全面发展。孔子在其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塑造和培养。反观现实,不难发现现代教育与孔子的德育思想相距甚远。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后劲发展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至此,从国家层面提出素质教育的方针。之后,多次在不同场合重申和强调。如果从首次提出开始计算,素质教育的方针已经执行了三十多年。然而从现实的情况看,我们的教育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怪圈里面,不难发现,类似于为中小学学生减负的新闻报道还会不时出现在各类媒体之上。为什么媒体提倡为中小学生减负,其中的原因不言而明,我们现在的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特别重,特别是城市的孩子。社会出现了一种现象,在学校里,老师往往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在一些学生分班和座次都是按照学生成绩高低排。在学校之外,家长讨论最多的也是学生的成绩,他们想尽办法给孩子报各类辅导班,想提高孩子的成绩,甚至孩子休息的时间被占用。问题在于孩子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事情?老师和家长一味追求的考试成绩真有那么重要吗?在现实面前,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这个社会去认真反思。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很多孩子成为了考试机器,除了学习好,成绩好以外,其他各个方面都非常欠缺。现代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考试的机器。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转向重视学生思想素质,创新能力,独立自主,健康身心,人际交往的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现在中央提出的全面清理培训机构,一方面是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另一方面也是肃清培训机构的教育乱象,修正教育发展方向。
二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我们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即所谓的灌输式教育,没有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启发引导,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调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而不是老师对学生的灌输,更不是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现在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有些学校,有些老师从一年级开始要求背字句,二年级背片段,三年级写作文,有点脱离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轨道。要求他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记忆,但是不能超越他的发展规律和年龄阶段,去加重负担。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教师传授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常规教学中有所欠缺的。沙坪坝现在在搞合作学习,有一定的收获,也有一定的困惑。特别是现在全区推进的合作学习,马上区里面进行第二轮专人教师的展评课,前天开了一个吹风会,提了要求,今年的展评课一堂课40分钟,学科老师讲和学生自学,把最后展学强调得特别突出,一堂课2/3拿出来展学,前面十几分钟学生自学、互学和教师的辅导,真的能够把这一堂课的内容让学生搞懂吗?2/3的时间学生去展学,前面的时间,连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都没有搞清楚。
三注重对教师水平的提升,做到终身学习。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就要求公众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更新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时代精神的引领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就必须做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并掌握前沿知识,传授给自己的教育对象。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关键在于其教育水平的高低,而教育水平的核心就在于教师水平的高低。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拥有一支世界顶尖的人才队伍,而人才培养的核心就在于教育。而且在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作为人才培养者,国家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以四个面向要求自己,为我国未来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教师要践行终身学习,我们每学期要求教师至少精读两本书。我们现在从网上也查到国民的阅读量,惨不忍睹。我们老师已经从刚开始的抵触到现在适应,向着良好的方向走。不仅老师得到了成长,家长的行为态度也有了改善。特别是原来的家长会,家长在会场里面走动,讲手机,小孩闹。今年一年级家长会一个电话都没有响,一个电话没有接,同时没有小孩在里面闹,家长非常专注、认真,很多家长自带笔记本做笔记。我作为校长给他们讲家长会,这次是我最感动的一次。按道理来说,60%的流动地方的家长,能做到这种程度,说明真的发生改变。
四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践行孔子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于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拥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轻松,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好接受和理解学生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另外师生关系的友好和谐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另一方面讲,师生关系友好和谐也能够使教师在工作中感到轻松愉悦,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中。从而也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升,也更加促进了友好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形成良性循环。孔子在其教学活动中与自己的学生关系非常要好,在各方面关心、照顾学生,甚至在学生生病期间亲自给学生送药,自然而然学生对孔子也是非常好的。孔子晚年生活也是学生照顾,甚至在孔子去世之后,学生为其守孝三年。这些都足以说明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教育教学、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当然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包括学校、社会、家庭、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建立友好的和谐师生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才可能拥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我们更应该向孔子学习,转变教育发展的方式,着力发展素质教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
师生关系,管理学生的培养,师生之间只有达到了友好和谐的关系之后,他才有可能往下一步走。我们小学还是有很多困难,特别是现在的大政方针,真还有很多困难。教育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每个孩子,对得起每个家长,对得起每个家庭。
邹景伦:要把孔子智慧引入教师培训内容
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主任委员,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邹景伦认为:
首先向孔子学智慧。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和道德的化身,老师、学生各个层面向他学习都是有必要的。尤其是教育系统的老师们更应该向孔子学智慧,因为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空前的重视。今年1月2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在建国以来是第一次这么重视教师队伍的改革。紧接着1月23、1月24号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大会,9月10号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实空前的重视,特别是1月20号发的文,要求各个省市一级每年必须有党委以上的一次会议研究教师工作,教育的春天到了,确实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首先按照教育部或者相关部门的要求,教师全员集中培训,五年一周期,不少于80学时的集中培训。也就是说,至少每个老师要参加10天以上的集中培训,在10天的集中培训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现在可以说就是孔子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的培训中,安排哪些板块?
第一是向孔夫子学什么?这个范畴比较大,从老师的角度说向孔夫子学什么。另外一个作为老师来说,在教育方法上向孔夫子学什么。启发式的教育是我们要学习的,但是要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来丰满培训。让老师们通过深入浅出的事例学习孔子教学生是怎么教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等等,孔子的教育思想最主要的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现在集中培训真正像原来专家们的说教式的培训,老师们不喜欢的。孔子有许许多多的案例,可以激发参训老师的积极性。在教师集中培训的时候,可以在课程里面设置向孔子学什么,具体学什么,老师可以重点去思考。
第二教育老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向孔子学习。老师不能单单是给学生讲的,给学生没法讲,只有引导老师向孔子学习,或者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等等,来引导学生向孔夫子学习。
第三立德树人。不管是教育大会也好,教育工作大会也好,教师队伍改革都强调了立德树人。从孔子的思想说就是道德,体现了以德为首的思想。这些都是能够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向老师灌输的思想。
因为关工委重视家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就学孔子的家庭教育。綦江教育搞得比较好,是全国关工委树立的一个品牌,全国的家庭教育工作会连续两次都在綦江召开了。
向孔夫子学智慧现实路径里面,家长教育向孔子学什么?通过关工委的家庭教育培训,使家长和学校的老师共同来参与,从他们思考的角度向孔子学习。
利用各种培训向孔子学智慧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教师的全员集中培训,可以增设这个专题,同时加大培训课程设置。
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教育方针。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首先强调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就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都包含有,主要是把它专题化、系统化。教师培训的时候要把这个道理具体化,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引起教师学习的兴趣。我们原来的专家讲座比较枯燥,老师们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比如《兰亭序》,把过程展示出来,有些听他的故事,有些学过没有了解过,觉得还是很有趣,然后把故事讲了,把历史也了解了,老师们感觉不枯燥,这个培训就有效果。如果两期培训之后,老师觉得不行,不是课程设置问题,是专家讲得没有意思。綦江7000多职教师,有些参加了国培市培,区县的培训有3000-4000人,一个人集中10天培训是量很大的事情,我们最多的一个班50个人。真正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主要是靠教师培训。现在老师主动看书学习很少,平时我们把心得体会说了,然后开一个会,大家都要来讲心得。即使是这样,有些老师还会找百度查,不是认认真真读的。通过书上勾划的内容,来检查教师读书的情况,不用看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作假。翻看书上的批注,这种效果好很多。
敖依昌:重新回顾孔子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思想
重庆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华夏教师智库联盟副主席敖依昌认为:
首先今天这个会很有必要,因为9月28号重庆传统文化研究会、教师教育学会,孔子教育学会,要在孔子诞辰举行纪念活动,有这几个组织共同举办。学习孔子的智慧,在东亚和美国对孔子已有很高的认同,特别是他的立德树人,对亚洲,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很大。我们回到孔子智慧的主题,抓住了关键。雅斯贝尔斯认为,在距今2500年前人类同时产生了伟大的哲学家、宗教家、教育家,他们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塑造了人类可以共同接受的文明准则,就是道德和伦理,使文明出现有秩序、有规则、有伟大的发展永续过程。在高度智慧的设计和道德光辉下,人类文明才可以一步一步积累,不至于因为道德的失序,因为人类价值没有相互的交流,导致文明崩塌,我们也始终能够逃脱野蛮。到现在为止,这几个文明,中华民族在里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共产党习主席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习总书记推崇的汤一介先生和杜维明先生,他们认为中国以孔子塑像为主题的文明要参与全球文明的对话,为人类厚重文明构建一个共同的生存条件。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几个文明对话,相互吸纳,最后构成文明准则,人类的进步、人类生产。
我认为,一孔子的教育智慧紧紧植根于中国在北半球大平原领域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二建立在以中华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社会,家国一体的社会理念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三适应了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使它们实现有序的运行最好的智慧和最集约的社会管理思想。把其转化为教育思想,事实上既是国家的主流意志,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和谐运行的根本。
2000多年以来,由于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以人为核心,忠勇为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影响教育思想,使中国不断走向文明,不断创新道路。分析一下教育思想的重点在哪里?事实上,由于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历代先贤不断完善,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最光荣的思想和梦想。一在历代先贤不断完善后,事实上孔子的思想完成系统构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和促进。二与中国社会治理的目标相适应。三实现了中国社会细胞和民间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完整良性的构建,是中国社会的基础细胞,实现了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由于这个系统位于整个社会治理系统中,为社会大循环提供了微循环的基础。所以,基础细胞是在孔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了有效的修复和运行,使整个大社会细胞运行极大降低了成本。习总书记在2014年第五次国际国学会议的讲话中,以孔子思想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指示,为道德建设提供启发。
今天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过去的思想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一个文化智慧和社会控制系统,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的构思要看得高一点,今天的社会发生很大变化。搞了很多次活动,以前讨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很重要的来源,亚当斯密《国富论》和费尔巴哈等。经济学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来自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就看到一个问题,世界分工的问题,导致社会的分化。原来我们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思想,对家庭,对社会,对生产有很大影响,既是教育的智慧,同时也是社会管控的法则,是社会需要高度融合的表现。现在由于社会分工,分层,教育的内容变成适应世界产业需要,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孔子学术就由原来统一系统的人格、立身、处事、治国的综合学科变成教与学。分工之后,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安身立命谋生的需要,把人格的培养和生存的需要和家庭的教育功能进行了分离。
我们今天处在后工业时代和全球化的时代,在学术上走向辉煌的时代。怎么办呢?我认为,重新回顾孔子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思想,能够产生进步作用和对人类产生重大贡献,我们要重建一个实施孔子教育的系统。孔子思想是什么?从《大学》《中庸》就看得出来。首先是齐家理想的破壁,导致了今天孔子思想和教育的缺失。我主张,真正挖掘孔子的智慧,学校首先要和社区、关工委实现在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分配,使学生、教师和校长之间真正构成一个共同体,真正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忠孝仁义礼智信。所以,学校要和社区配合,要父母和家庭学习人格和齐家这套伦理的教育,否则整个教育就会出现问题。
国家正在创文(文明城区,文明社区),学校、家庭整合起来,重新吸纳过去的经验。具体来讲,学校老师和学生,班上教育和家长教育,就像过去解放初期对没有文化的工人农民进行文化教育,今天是进行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教育,小手牵大手,重新从基础家庭细胞的修复做起,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我们学校里面做了教育,回到家里面是另外一回事,社区不配合,面子工程,落不到实处。关工委应该从这个方面同党工委、政府、教育系统,跟城市文明城区创文的活动进行融合。在这种可能下,我们才可持续,真正才能把学校课堂上要实现的教育目标,在家里和社会不出现脱节。
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发挥关工委、校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家庭、家长、社区综合的治理。我们发挥孔子智慧教育,传承他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基于一种系统,从经济到社会,特别以家庭为基础的中华血缘社会,再到国家治理,起了一种很好的作用。如果把他的思想分解,肯定就会背离本质。今天由于社会本质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整合功能,如果这个功能要实施就应该构建一个更合理的系统来实现孔子社会和孔子教育思想在现代的创新性发展。
事实上从人格的魅力到社会价值的重建是相融合的,把学校、社区、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一个整合性的,在孔子智慧中完善提高,教师也在里面学习,学生也是学习,家长也是学习。
杨春茂:孔子智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原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监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华夏教师智库联盟主席杨春茂认为:
80年代末开始,台湾、马来西亚、韩国、美国的加州,这些国家和地区就开始重视对孔子思想的研究和学习。最可笑的是,从那以后每年都有政协代表委员提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习近平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现在还没有看到效果。其实在他谈到中国梦的时候说的一句很重要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复兴什么?目前为止专家领导都没有讲清楚。我个人倒认为,我们要复兴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840鸦片战争以后,我们没有什么可复兴的。为什么复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要?习近平已经把它梳理得非常清楚,涉及到几个阶段。他有一次讲话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简单,中国人太多,这就是特色。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教育经验对中国没有用,北欧、芬兰确实是好,但是人少,资源丰富,解决问题太容易了。我们这么多人,这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么大的地理面积,一般的经验都没有用。实际上孔夫子早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们的有些教育专家不这么认为。总书记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是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走出来的,这三十多年要总结研究。二由新中国成立60多年持续的探索中走出来的,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三从鸦片战争以后历次总结出来的。四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传承中总结出来的。他说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我们经历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比如“五四运动”,还有“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认识到这些危害,为什么不重视传统文化,为什么传统文化教育不接地气?是需要我们思考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要重视这个?真正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市场机制发展中市场能力的建立,形成勤练做事、诚实做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构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德性规范,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家已经意识到经济特别是技术的发展太快,我们的管理体制机制、法治差距太远,需要形成一种全社会都认同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就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国际公认的,几千年历史检验的。总书记讲到了文化自信,首先要有自信,要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优秀的。
我梳理了一下,我们至少在这十三个方面应该有文化自信: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二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四舍身取义的牺牲精神;五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六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七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八以人为本、民为邦本的理念,尤其是以人为本;九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十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十一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之道;十二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十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这些东西应该把它倡导起来。
在讨论国家梦想、民族梦想与个人梦想统一时,中央要求建设国家梦想、民族梦想、个人梦想的统一不是像美国那样主要突出个人梦想。教育作为最重要的行业,有关实现人们的梦想,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归纳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人成才。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所以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010年发展纲要内容就与孔子有关的,当时讨论,用一句话回答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大家想半天,就有一句话,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我们自己没有认识到孔子智慧教育的重要,别的国家早就意识到了,比如新加坡就做得很好,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有点像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道德出现了危机,不知道怎么办?盲目的学西方的东西,那是走不远的。所以,李光耀发起了“文化再生运动”,把中国的儒家传统道德忠孝、仁义、礼智、仁慈作为准则和政府的治国纲领。所以,他们在1991年共同发布了价值观白皮书,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类似,提出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公私;种族和谐,宗族宽容。最后形成东西方结合的特殊文化,既有西方文化的进取、活力,又有东方社会的包容、谦和,成为中国儒家价值观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样本。
包括中国台湾有一段时间有关孔子的研究贯彻落实到整个社会的情况比我们好得多。日本的传统文化教育很接地气,他们规定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学《论语》,一年级就背中国的古诗,他们觉得学生的道德意识不强,需要教育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而《论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初中,规定每周两节的《论语》课,而且是校长亲自讲授。学完之后,要写一篇人生规划,标题是统一的,把人生理想和梦想写在里面。
孔子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全球好几次投票,影响人类发展的十大思想家,也有亚里斯多德和马克思,孔子排在前面的。二70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探讨21世纪人类怎么发展,最后发表了《巴黎宣言》。最经典的东西就是,人类在21世纪大发展,必须回溯2500年,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三日本6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著作中有一句话,我在物理学当年所有的成就得益于中国的孔子的思想。这些都是人类公认的思想家,他们说的话绝不会开玩笑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四大文化大师之首时,我们宣传推广也做得不够,国民仍然不重视。
当今世界到底有什么矛盾?我个人觉得有三大矛盾,一人与天地万物的矛盾,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三人自身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都越来越严重,从感官享受、物质财富、权力地位、贪污腐败,到人格分裂、心里不平等。
其实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人文合一,身心合一三个哲学命题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向。要加强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找到自己成长的根。我们的教育应该在德育中加强爱国思想、道德精神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审美能力、创造精神、勇敢精神的教育。
这些东西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可以用编书的形式,最好是丛书。过了几千年,全世界公认孔子的思想是宝藏,里面肯定有我们需要了解和理解的东西。
黄明超:向孔夫子学习哪些智慧
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重庆与世界》杂志社主编黄明超认为:
我们设想将向孔子学智慧形成一个体系,来回答教师向孔夫子学什么,学生向孔夫子学什么,学生家长向孔夫子学什么,社会人士、公务员向孔夫子学什么的问题。
一是学习孔子的修学智慧,就是学习。孔子特别重视学习,《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不管今天学立德树人,还是学温良恭俭让,学仁义礼智信,学忠孝勇,都是从学习开始。教师和学生都要学孔子的修学智慧,这是共通的。
二是学习孔夫子一直鼓励和提倡的修身智慧。修身涉及到一系列的个人问题,包括个人身心的问题。今天一生病就去吃药,不知道如何自我调解排解。其实,有些问题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身体疾病。现在一生病就去医院,若医院诊断为癌症,便再无解救之法。古人有癌症这个词但没有癌症这个概念,他们能够调节自己,提倡化解心头之气,心头的疙瘩一解,什么疾病也不存于心头了。现在的人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应该向孔夫子学修身,无论是《论语》还是各种著作中,关于孔夫子的言论都强调个人的修身。孔夫子言简意赅,讲如何修身,提倡做谦谦君子。希望教师们作谦谦君子型教师,学生做人不知而不愠的谦谦小学生、小君子。现在,一些学校连做谦谦君子的说法都无法认同,还怎样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做谦谦君子?这个社会需不需要谦谦君子?
我们一些人满口的羡慕日本、新加坡的谦谦君子之风,却反对自己做谦谦君子。所以教师学生向孔夫子学什么?学做谦谦君子;教师教学生学做什么?学做谦谦君子。我们不能认为谦谦君子,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气吞声。古代的谦谦君子,仍然会为保家卫国上战场,也就是说谦谦君子也能忠孝勇。
三是学习孔夫子的齐家智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的特别清楚。习总书记说,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修齐治平现在逐渐被大众理解,但学校教材里面没有,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还是一个空白。我一直主张要学孔子的齐家智慧。现在家庭中有很多问题,比如夫妻之间的问题,动则就谈离婚,离婚原因大不了就是第一性格不合,第二是财产纷争,第三道德品质问题。但是把孔夫子的齐家智慧翻出来看,今天作为一个人该如何严谨的处理好自己的家庭问题,很多人在方面的知识、涵养、智慧还很欠缺。古代有《孝经》讲孝为德本。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从孝敬父母长辈到忠诚于国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逻辑链。我们不能只提倡忠诚祖国,忠诚人民,而不提倡孝敬,甚至相互割裂。
四是学习孔夫子的治国智慧。我担心,独生子女这一代,将来国家命运交到他们手里,他们怎么担当国家责任和使命?我们现在招聘的人工作两天就离开,没有任何理由就走了。治国前面修身为基础的,有一个责任使命和担当。湖南的湖湘文化提出担当齐天下,舍我其谁。今天提出治国理政,让更多人学会治国理政的智慧,这样我们的国家才真正没有后顾之忧。今天我们向学生问如何治国,估计多数学生会答非所问。我记得在一个地方,我讲校长应该学“六韬三略”。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三略是上略、中略和下略,也可说是方略、战略和策略。这“六韬”“三略”,应该为校长所具备。我们说校长应该有韬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韬略,古人已经有这个书了,今天我们还没有把它好好的学起来。今天只说治国,而缺乏治国韬略方面的修养和智慧肯定是不行的。
学习治国智慧值得重视。现在提出治国理政,但是治国理政有什么内容?我们要学孔夫子关于治国理政的智慧。在孔夫子之前就有了《易经》。但是孔夫子做了什么呢?作了《易卦传》,这个就不得了。这要站在很高的高度,才能对《易经》做精准的阐释。真的要读懂《易经》,必须先读《易卦传》。如果单从《论语》看,对孔夫子的思想智慧肯定不能全面把握,只有把《易卦传》看了,弄懂了,才真正了解孔夫子的思想。有些说《易卦传》不是孔夫子写的,这些让考古的人、追究历史的人去研究,只要其中包含的内容是跟孔夫子的思想一致就是好的。比如《系词传》里面提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孔子用二人同心就解释清楚了一个“仁”字。现在还有人没有弄懂或者不清楚“仁”的本义,有的说仁爱,仁政,这些是引申的意义。人类族居本身就应该同心同德,同心同德的思想来自于《尚书》。孔夫子在《易卦传》讲到同心同德,是非常了不起的。同心同德,搞好中国的事情,这就是治国。今天我们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就要同心同德,一心一意。
五是学习孔夫子平天下的智慧。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有一套哲学思想,必须要有伦理道德去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想建立起来了吗?如果没有构建起来,就应该学习和借鉴孔子论平天下的智慧。《礼记·礼运篇》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就是孔子提出来的。这篇文章还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就是孔子平天下的智慧。应该说《周易》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顶层设计框架方案,请问这个世界还有哪个国家的思想家能够提出如此完整的修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完整的一个框架理论体系?没有。只有中国有,只有中国的《易经》《易卦传》里有。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倒,是因为古圣先贤把修齐治平的治理结构建构得如此完美,实在令人惊叹。我们学孔夫子的智慧,就要学这些知识、理论和智慧。
六向孔夫子学伦理道德与哲学智慧。孔夫子的道德伦理非常重要,做谦谦君子是伦理智慧,熏习温良恭俭让品格也是伦理道德智慧,仁义礼智信、忠孝勇也是孔子倡导的伦理道德智慧。《周易》有一个谦卦,专门讲谦谦君子,用于今天,无论遇到多么麻烦的事情,只要谦虚谦恭就好了。客气话说得再多都没有罪过,礼多人不怪,尽量谦恭一点,这个社会就会对你很好的。我常说过,只有笑才能走遍天下;如果靠拳头,连这个屋子都打不出去,何以走天下。这个社会是需要笑的,笑就能和谐。我们要和谐,学做人,这是最大的哲学。无论研究世界观、生命观,都要研究学做人。学做人,才学做事,不会做人,即使很会做事也做不好事。孔夫子在学做人的哲学智慧方面建树很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七是向孔夫子学教育智慧。前面大家讲到了因材施教,我也专门讲过《学记》。《学记》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讲“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讲人生规划:“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谈当老师应该怎么当,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如循循善诱的方法、因材施教的方法等七八个教学方法。讲为什么要开课外活动的课程,今天开第二课堂或者校本课程,其来源可能就有《学记》的因素。
我们的话题《向孔夫子学智慧》今天才是一个开始,值得进一步探讨。应该进一步讨论教师向孔夫子学什么样的智慧,学生向孔夫子学什么学什么样的智慧,学生家长向孔夫子学什么学什么样的智慧,公务员向孔夫子学什么学什么样的智慧,这要形成体系,尽量的把学习孔夫子智慧的故事讲好,讲得通俗易懂。
《向孔夫子学智慧》新闻访谈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坦诚交流,为学习孔子智慧和传统文化教育建言献策,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人们会重新认识孔子智慧,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以孔子的智慧作为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