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探索*

2018-03-29李祚山方力维

残疾人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残疾人心理健康社区

李祚山 齐 卉 方力维

残疾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残疾人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往往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些困惑和障碍,影响其社会心态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美好生活的需要由“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共同组成,要满足残疾人的心理需要,必然要加强残疾人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在新时代,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必然要改变,由以往的生存保障取向转向社会服务取向,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其生存需要,而且要注重其潜能的开发和发展的需要,由保障民生向改善民生转变。而残疾人心理服务属于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全国残疾人口总数高达8500万人,其中约1900万人常年居住于城市社区,残疾人心理服务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措施的推进都必须依托于社区,因此,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培育残疾人心理健康意识,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1.社区心理服务与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

社区心理服务也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1963年,美国通过了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 Act),标志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正式诞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社区心理服务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社区心理服务的实践探索。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主张易感人群在社区内接受心理服务[1],改变传统的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倡导以预防和早期干预为重点,以增进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力为目标,力求减少需要心理及药物治疗的人数,构建和谐的社区心理环境[2]。

1.1 社区心理服务在国内的探索和实践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纷纷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如新疆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社区心理服务模式[3];杭州市将社区、街道、区、市相连接,构建了四级心理服务系统[4];济南市在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和医院建立了三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5]。但是专门针对残疾人的社区心理服务体系还未建立。尽管残疾人的心理服务体系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现已建构了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6],并提出了以社区作为残疾人心理服务体系的载体,但还没有人提出专门针对残疾人的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的模式及其实践运行机制。

1.2 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残疾人社区建设的成果已经为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早在2000年,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中国残联等14个部委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规划中,自此,我国残疾人社区工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残疾人社区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据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联发〔2018〕24号),2017年有95.4%的社区(村)建立残协,总数达到58.6万个,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59万名,可以看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建设有所发展;另外,通过建设和推广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积极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2016年,在947个市辖区和2015个县(市)开展社区康复工作,配备45.4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7]。如果能对这部分人员加以培训和利用,可以为残疾人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因此,我们认为,为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发展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1.3 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的定位及界定

正确界定残疾人的社区心理服务,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工作。首先,残疾人心理服务应被纳入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的范畴。我国社区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是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为实现残疾人公共服务而组织起来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它的运行过程是基于社区这一载体,以残疾人需求为前提,多元供给主体参与,且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区内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要,逐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为目的[8]。社区服务包括需求性服务和情感与认知服务。其中需求性服务包括衣食住行、医疗救治等,而社区居民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或是精神寄托都属于情感与认知服务[9],情感和认知的服务属于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的内容。发展残疾人的社区心理服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残疾人的需求也应随之改变[10],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保障性服务跟上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发展性的服务应当在国内展开,这些服务应该向更专业、更广泛的方向发展,最终使残疾人有更加全面的保障体系。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的建设是对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但是以往关于社区心理服务的定义都是从专业技术和达到的目的来界定,而未站在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界定,不利于服务的推广和政策的落实。社区心理服务是指社区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运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规律保持与促进居民的心理健康[11],同时通过培养健康心理,达到预防身心疾病的目的。还有人提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指具备心理服务资质的专业人员面向社区成员开展的心理健康评估、教育、咨询和干预等服务,培养人的健康心理,以达到预防身心障碍的目的[12]。因此,界定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既要考虑到微观的专业技术的需要,也要兼顾宏观的管理需求。我们认为:残疾人的社区心理服务是在政府及社会力量支持下,以满足残疾人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依托社区基层组织为载体,调动多元供给主体积极参与,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在社区内提供的满足残疾人认知和情感需要的心理服务,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模式

残疾人的社区心理服务不管是理论研究或者是实践探索,在国内均还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国内外开展的一些社区心理服务模式,主要有宣传教育模式、健康管理模式、咨询和辅导模式。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新时代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提出增加残疾人心理服务的需求导向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2.1 宣传教育模式

宣传教育模式主要发挥公共服务产品的文化功能,注重事前预防和积极要素的注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的宣传和教育、培训等方式,普及心理知识,强化社区成员的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成因,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如可以针对残疾人群体,讲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帮助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等。针对残疾人家属,则帮助他们掌握疏解情绪的方法,缓解思想压力。对于社区其他居民,让他们学会更好地接纳残疾人,为残健融合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具体的宣传措施包括:心理义诊、心理橱窗展览、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手册的发放、心理健康标语的张贴等。要在社区中营造出一种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提高对心理和精神问题的认识,增强大众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能力,从而转变对心理服务的态度,自觉地维护心理健康,达到积极参与和重视心理健康服务的目的。

2.2 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模式主张从健康促进的理念出发,强调健康是政府的责任,通过政策、立法等手段,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公共卫生项目,这种模式体现的是公共卫生产品的性质。健康管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即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13]。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包括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管理和针对群体的心理健康管理,内容包括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的评估、心理压力的缓解与释放、精神疾病的规范治疗等。健康管理模式将健康管理学的理念运用于心理健康领域,针对特定的个体或人群,全面适时、动态地收集心理健康信息,及时有效地分类处理[14],或者基于“以卫生局为领导,以心理卫生协会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落脚点”的服务模式,创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组织体系[15]。

具体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全力给予资金保障;在政府部门资金保障的基础上,卫生行政部门承担起实施、监督、考核、评估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的职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站点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构建起职责与分工明确的组织网络体系。这种模式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形成的场地资源,并且与社区居委会相比,人才方面有更多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也适合我国国情。但是这种模式更多的是从卫生角度出发,着重于问题咨询和治疗,而不从优势视角强调残疾人的潜能开发、培养其积极的品质。

2.3 咨询辅导模式

咨询辅导模式主要是针对有需要的社区残疾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内容可能涉及诸多方面,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改善自我调适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最终提升残疾人的心理素质[16]。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利用心理学知识和相关理论,帮助残疾人解决由于残疾导致的各方面压力和由此产生的个人情绪、家庭矛盾、职业选择、心理危机等问题。其中,尤其强调帮助残疾人缓解不良情绪以及处理心理问题,使残疾人进一步认识自我,正视残疾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学会认同、接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开展个体咨询与辅导,也可以是团体辅导;可以采用门诊咨询,也可以是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网络咨询等。残疾人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高效便捷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2.4 需求导向模式

需求导向模式是以残疾人的心理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载体,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成员,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为满足社区残疾人的心理需要所开展的一系列服务的总称。残疾人群体的需要更具有特殊性,而且由于他们身体和心理条件的限制,尤其需要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提供多元化服务,因此,必须整合各方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为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服务。

残疾人心理服务的需求调查,至少应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残疾人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状况如何?残疾人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状况如何?是什么因素阻碍或促进了残疾人利用心理健康服务?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帮助我们了解心理服务的潜在需求和资源配置的侧重点,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便于针对残疾人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干预形式和措施,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则能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提供依据。

残疾人对心理服务的态度较为积极,寻求帮助的意识较强,但真正付诸行动寻求帮助的人却比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心理服务的误解,另一方面则因为社区提供的心理服务的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作者通过自编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17],对864个残疾人进行施测,调查和了解我国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现状。结果表明:超过1 /3 的残疾人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价较低,68.4% 的残疾人认为心理健康很重要,90.2% 的残疾人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很重要。这说明残疾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和接纳程度较高,需求意愿强烈。在具体的服务目标方面,24.5% 的残疾人期望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使家庭生活幸福,21.2%的人希望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19.7% 的人希望人际关系和谐。在服务内容方面,44.7% 的人选择了对家庭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39.7% 的人选择了提供心理保健知识。在服务形式方面,39.9% 的人选择求助兼职或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28.8% 的受访者选择了从朋友家人那里寻求支持,而剩余 31.3% 受访者选择了什么也不做或自己解决。在具体的形式方面,41.4% 的人选择了求助心理热线,38.2%的人选择了专业心理咨询。在选择机构方面,以社区服务站和社区的心理服务机构为主,分别占25.5% 和25.3%。调查还表明,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开展力度较弱。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时代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与时代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兜底线、保基本的物质保障模式和医疗保障模式,以适应新时代从保障民生到改善民生的要求。建立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是为了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残疾人事业内在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在其中必须起到主导作用。为此,首先要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国家对残疾人基本社会心理服务的供给制度:一是在构建国家社会服务总体框架时,将心理服务纳入残疾人社会服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二是制度激励与财政引导相结合,切实保证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的供给;三是建立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的行业标准、服务规范和评价体系。其次,动员社会力量,培育发展草根性的社区和志愿者组织,引导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及其社工队伍参与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社区和非营利组织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比政府更加贴近残疾人,并且有整合社区资源的能力,以及具备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服务的专业技能,服务手段灵活,方式多样等。因此,引导社区及其他组织参与残疾人社区服务,有利于社区残疾人心理服务体系的完善,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再次,针对问题比较严重的残疾人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治疗,实现个体化的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

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的工作宗旨是以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半径,以需求为导向,对残疾人容易出现的一些非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采取便利性、情境性的微干预措施,提高残疾人接受心理服务的意识,提升其心理调适的能力,促进残健融合,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从而为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造条件。

3.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的运行机制

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如何介入?实施的路径和方法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运行机制究竟如何开展?心理服务进社区需要秉持两大理念[18],一是“个人”与“社会”取向,可以将社区心理服务的方式划分为两大块,其一是社区发展,即通过社区建设来构建有助于社区民众心理健康的生态环境,打造社区心理支持系统;其二是社区心理干预,即通过直接的心理干预措施来构建社区心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体系。心理服务进社区须秉持的第二个理念是优势视角体现于心理服务实践的各个细微环节之中。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建立完整的心理服务体系是基础。为了保障残疾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运行,除了明确残疾人心理服务理念,还需要政策、组织机构建设、经费筹措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充分的保障。

3.1 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的工作理念

应将残疾人心理服务的体系作为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可以归入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可以归入公共卫生服务;从优势视角进行的潜能开发,可以纳入社会工作。只有明确社区心理服务的定位,才能引起各级政府组织及其残疾人组织的高度重视,推动残疾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纳入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大局考量。只有将其融入各级各类政府的发展大局中,才能借助行政的力量和公共资源来推动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发展。

3.2 做好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的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持保障

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等法律和规划,为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如将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融入残疾人康复体系,依托残疾人康复,纳入健康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大局,突出政府责任,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残疾人公平享有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残疾人组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不断增进残疾人福祉,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19]。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保障民生到改善民生的质量的转变过程中,将残疾人心理服务融入发展大局中,有利于推动残疾人心理服务的发展。

3.3 实施多元化供给方式,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需求

抓住当前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公共事务等机遇,加大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探索政府、市场、社会力量等多元化社区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供给方式。社区在其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阶段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要加强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提供保障。一是物质资源整合。首先,多渠道筹集社区心理服务资金,将政府投资、单位支持、社会赞助和社区物资进行整合,为社区心理服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其次,充分利用驻社区单位的设施,与驻社区单位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合作互补。二是人力资源整合。通过社区居委会进行组织协调,让社区有志于及有能力从事心理服务的各类主体的工作人员协调起来,如志愿者,社工,甚至有心理专业、精神科专业背景的老师、医生、咨询师或人生阅历丰富、情绪稳定、意志坚定的居民等。尽管他们有的已经在社区内开展了心理服务工作,但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而更多的人并没有主动参与社区的心理服务,这就需要通过社区居委会来组织协调他们的工作,动员并挖掘他们的力量,组建一支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者队伍和社区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有组织、常规性地开展残疾人心理服务工作。

3.4 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的运行提供资金保障

首先,政府要加强资金投入,合理安排运作,建立完善的社区残疾人心理服务的资金投入机制。例如,在市级政府层面建立社区残疾人公共服务基金。该基金的来源可以是个人、其他社会团体或是爱心企业的捐赠。政府也可以运用税收杠杆,鼓励企业参与社区残疾人基金捐赠。例如,凡是参与基金捐赠的企业,政府作为奖励,减免企业的部分税收,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市场化资金投入。政府通过建立规范的社区残疾人资金投入机制,来保证社区残疾人公共服务资金的固定来源,使整个社区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正常运转。

其次,社区应当发挥自身的自组织作用,建立社区残疾人资金筹集渠道。社区组织和发动社区内的企业、其他团体、社区残疾人等社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残疾人活动,在此过程中募集社区残疾人公共服务的资金,让社区资金募集方式多元社会化。

3.5 创新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方式

当前网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必然引起社区心理服务方式的变革,从而引起整个心理服务领域的变革,如网络、智能手机、个人传感设备和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可能都会运用于心理健康服务。针对残疾人的行动不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互联网因其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及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它在心理健康信息传播、教育平台建设以及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方面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可以在网上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辟“网站留言求助”平台等。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可以开发和设计帮助残疾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APP,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心理测量和评估功能,可以做一些常规的心理测验,并提供一些参考结果,同时也可以记录每天自己的情绪状况,睡眠及其他健康状况,辅助诊断一般心理问题。二是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的功能,也就是通过评估系统判断是否存在轻微的心理问题或者仅是情绪糟糕等,还可以进行一些心理调适的自我指导,如放松训练、冥想或是指导你记录下情绪背后的想法等,也就是说通过APP,帮助残疾人掌握一些识别、管理自我情绪,改变不良思维模式的实用方法。据统计,现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的APP已经超过3000多款[20],其中有些由专业团队开发,经得住科学检验,对情绪的缓解效果甚至能与面对面的传统心理治疗相媲美。

3.6 借鉴优势视角理论,强调对残疾人潜能的开发

长期以来,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中不恰当关注残疾人心理问题,给残疾人贴上过多的负面标签,从而导致残疾人的污名效应,不利于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可以借鉴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利用正常化理论、增能理论基础来开展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改变残疾人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激发其生活信心,提升其自我价值。

3.7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

当前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强调向服务型政府转化,要求向小政府、大社会公共服务体制转型,实施政社共建[21]。实施政社共建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从社会中购买一定比例的公共服务,使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得到有效的落实。在这种模式中,残疾人社区心理服务主要是由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的非营利公益事业共同完成,即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社会组织的服务,有效地解决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借此提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广大残疾人受益。这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也能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推动当前社会服务体系的改革以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8 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培训,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为了普及残疾人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对残疾人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能力,提升残疾人心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服务队伍势在必行。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尤其是要利用好已经建立起来的全国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和残疾人康复协调员队伍,对其进行分层培训。对大部分人员进行一般心理疏导和调适能力的基础培训,使其能进行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宣传,掌握初步的调试方法。少部分人员要达到专业水准,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为残疾人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猜你喜欢

残疾人心理健康社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