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2018-03-29

四川水泥 2018年1期
关键词:造园魏晋古典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430068)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灿烂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国的园林随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成而变化着,自春秋战国到秦汉,是中国社会动荡最甚的年代,中国园林在这雷电交加的环境里开始孕育发生。由魏晋至盛唐,社会趋于稳定,期间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中国山水园”,屹立于世界造园之林。盛唐之后,天下大乱,至宋,商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社会造园之风大盛,从宋代至明清是中国园林发展时期,并达到顶盛。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1.1 胚胎期――先秦两汉

在这个时期所出现的原始与自然相结合的山水园,如西周的灵囿、灵台、灵沼,秦汉的宫苑和“一池三山”,都是结合自然或向往自然的结果。

中国古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并非自然主义。它是基于一定哲学思想的启示,选择自我寻求的美,以物比兴。例如《诗经·小雅》采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植物、气象来表达自我的情思。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山水比德,把自然美与人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儒家把仁智作为安生立命的准则,以山水作为仁智的比兴,这对于中国山水园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先秦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园林形成的基础,但并没有完整的园林出现,所谓灵囿、灵沼、灵台之类只不过是园林的胚胎。

1.2 成熟期――魏晋隋唐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长,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艺术的进程完全合拍。先秦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动乱最甚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是上极解放自由、最富于智慧、创造艺术的时代,且说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这时,文化艺术的理论逐步趋于完善,就风景园林而论,不再把道德观念加到自然山水身上,而是去欣赏大自然本身的蓬勃生机。

在动乱的时代,一批文人雅士为超脱现实,向往大自然,到山川去寻求安慰,谈玄论道。如竹林七贤的“水竹居”、王右军(羲之)的“兰亭曲水流”等山野式的园林,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就园林的性质而论,一般习惯归纳为四种:及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公众风景区园林,从园林的造型构成去归类,这个时期的园林归纳为以下几类:

1.2.1 自然山水园――以真山真水为背景的园林,景观以大自然为主体,略加点缀人工建筑。

西晋石种的“金谷园”是当时著名的自然山水园

1.2.2 写实山水园――仿真山真水的园林,以城市里的小园为主以及一些寺观园林。在园内叠石造山,挖池开渠,模拟自然山水。

继秦汉之后,魏晋南北朝以致盛唐五代,帝王将相,豪门富商无不仰慕山水之美。他们有充裕的财力,大肆建造园林,一方面效仿自然,构石叠山,挖湖积水,刻意追求真山真水的效果;另一方面为满足他们穷侈豪华的生活享受,在园内营造厅堂楼阁,极尽华丽之能事。

1.2.3 写意山水院――以抽象的构成造园,意在象征,不拘泥于形似,但求意境的显现。在城镇宅院内的小小庭院,立石遗山,可取得咫尺山林的效果。

继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之后,隋唐民间造园之风更盛。尤其是一批弃官归隐的文学家、士大夫,亲自参与造园的活动,这批文人雅士已不满足于写实的自然主义对真山真水的模仿,进而用诗画的境界去探索园林艺术的更高层次。如:唐代王维所经营的“辋川别墅”园林布局的诗情画意已达到很高的境界。

1.2.4 公共风景区――以自然山水为景,因景制宜加以开拓,已构成人文概念的景观。其规模一般都较大。

由魏晋至唐五代,像庐山、五岳这样的明山风景区以及曲江、西湖、兰亭、桃花源等公共活动名胜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发展期――宋元明清

中国社会经历五代50余年的战乱,暂时趋于稳定,宋京汴梁(开封)曾一度繁荣,造园之风大盛。如董氏东园、西园、丛春元、归仁园、苗帅园、李氏仁丰园、司马治公独乐园、白乐天的大字寺园、斐度的湖园等。

元代在大都郊区今西山一带经营有香山、玉泉山。

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高峰,造园的理论趋于成熟,到了清初,康熙时期,有北京西郊三山五园的出现。江南一带除继承历代士大夫建园之风,在苏州所建的环秀山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元代建)等园林外,由于清初商业经济的发展,扬州巨富也纷纷建园,附庸风雅,为迎接乾隆江南巡行,故有瘦西湖的出现。当时名园还有海宁的陈氏安兰园,无锡的寄畅园、惠山园,南翔的古倚园,等等。

中国古典园林几千年来从酝酿、成熟到发展,与每一个时期的现实条件和历史的继承息息相关。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艺术之林中的一支。每个时代所出现的园林造型,都深受当时社会的时尚和艺术风格的直接影响。所谓的“建安骨风”、“魏晋风度”、“盛唐气象”都有其艺术含义。

近代世界建筑领域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空间理论,如:“环境空间论”、“空间延伸论”、“灰空间论”、“外部空间论”、“图式语言论”、“建筑形体论”等等。如果用这些现代的空间理论语言去寻找答案,只要到现存的中国古典园林里去转上几圈,完美无缺的事例定能映证。这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为世界文化艺术---哲学、心理学、艺术、建筑、园林作出的巨大贡献。

[1]孙明伟.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发展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1):41-42.

[2]李建华,任彬彬 ,张齐.城市居住区的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2005(05):49-50.

[3]滕绍华.住宅建设的思索(续二)[J].天津建设科技,2004(05):17-20.

[4]朱玉胜.浅论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01):173.

[5] 梁丽莉.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J].科学之友,2005,(2):94-95.

[6]高劲,武渝.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深圳市荔源山庄室外景观之山水意境[J].山西建筑,2001(04):11-12.

猜你喜欢

造园魏晋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壹 造园·纳瑞集祥
怎样读古典诗词?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清漪园赅春园造园艺术及园林审美探析
古典皇家园林造园艺术特征辩证评价——以谐趣园为例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