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2018-03-29程少鸿

成功 2018年7期
关键词:粒米国王创设

程少鸿

揭阳市揭东区玉 中学 广东揭阳 522000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宛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入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动形象、立意巧妙的引入设计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自觉主动地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实际模型问题情境

案例1:例如,在“有理数加法”中,如何理解4+(-3)=+1呢?若引导学生举些实际例子来说明这个式子的正确性,那就更容易理解。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把4看作手里原有4元钱,把-3看作支出了3元,则手里还剩下1元钱,故等于+1。通过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对有理数加法法则有了感性的认识。

教材中有些公式或定理往往是直接提出的,而且也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来构建教学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数学理论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的数学知识。

二、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而且使他们会学数学,学好数学。数学故事对于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案例2:有理数的乘方引入。

从故事入手: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若满足大臣的要求,国王的国库里至少要有多少米?请估算,同学们,你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结果吗?只要你学好了有理数的乘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三、利用学生熟悉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设置互动情境,有控制地再现数学思维过程(包括问题的抽象过程、规律的猜想过程、推理中的分析与综合过程、推导中的演算过程等),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最高、最终目标。

四、创设类比性的问题情境

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属性,数学也是如此。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自然延续或升华,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新旧知识类比的方法探索新知识,既较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发生与迁移过程,又有利于学生“内化”,便于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和新旧知识之间的潜在联系,简单地从外部给学生“灌入”新知识,仅仅以课本为本,以教学大纲为纲进行备课和上课,教学效果定会不尽人意。只有充分考察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引导他们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并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出示实物或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实物、教具的特点是形象直观,给人以真实感,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从生活的直观到数学的抽象.几何图形处处可见,处处都有运用,而学生只见其用,不知其理.于是我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简易的教具提出有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正多边形和圆时,一上课我拿出借来的蜜蜂巢胚问:“这是什么东西?”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没见过养蜂,无法回答,只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是养蜂用的巢胚.借此我肯定的回答:“这个东西叫蜜蜂巢胚,它是一定数量和一定大小的正六边形的蜜蜂巢房组僵而成,不管是人工制造还是由蜜蜂本能而筑起的都是这个样子,因为六边形巢房容量最大.那么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怎样制作出这样的图形?”另外又提出:“你想不想画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呢?”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心理上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好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彩的、匠心独具的引入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引入问题必须着眼于应用和创新,必须巧妙精当、真切感人、能够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师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理论,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才能真正“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总而言之,一个引入设计,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必苛求人人相同、堂堂相近,但仍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要求:紧扣教学目标,渗透学习主题;促使学生自觉学习;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结构(学生在长期生活和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的沉积)和认知结构(学生在长期学习实践中的知识积累);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去思考和探究;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必须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达到新课的目标要求。

猜你喜欢

粒米国王创设
粒米千滴汗
贪吃的国王
1亿粒米
好玩儿的国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当当吃国王饼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国王的死敌
13 亿粒米究竟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