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设计中的伦理道德

2018-03-29彭敏琪李有生

传播与版权 2018年8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设计师规范

彭敏琪 李有生

一、在设计中的伦理道德

工业革命以来,设计逐渐成为一个常见的词语,它从最初的一种人类通过造物改善生活的设计概念细化至设计师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性创作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常会将自身或者市场需求相关的理念融入并体现在设计的产品之中,其中就包括设计者和社会大众的伦理道德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前进的步伐,设计的内容不断被完善,其中设计及其产品中所被赋予的伦理道德内涵更是成为在人—人、人—社会、人—自然环境中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它负责调节、维系各个关系的平衡发展,并体现在了各项人类设计活动之中。从人类具有社会这一概念伊始,社会伦理道德便逐渐形成体系并且跟随着人类进行千百余年的变化发展。与此同时,设计中的伦理道德也一并以规范及原则的地位、作为设计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设计理念中,最终通过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产品展示出来。

二、伦理道德与当代设计的关系

美国丹尼尔·贝尔在著作中表示:“当下文化正变成一种影像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或书写)文化。”过去的传播方式从最开始的文字宣传、图文印刷,派发传单等方式转变成通过各种多媒体影音、电脑技术等非具象物体进行传播,从各个方面都扩大了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他的话背后所表达出的其实是一种科技的进步,社会文化传播形式的转变,这无疑是文明跨时代革命性的飞跃。影音、图像成为人们视觉中心的重点后,当中的视觉文化符号便主宰了人们的一切。

在生活领域中,影音图像多媒体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充斥着所有人的眼球。过去,人们欣赏音乐可以通过观看舞台剧、传唱歌曲等形式,而如今,欣赏音乐已经不再局限于这首歌曲本身的旋律、音调和歌词等听觉感受,它通过多媒体图像、互联网等非具象的实物附带了除音乐外的舞蹈、服装和灯光这些视觉上的感官刺激,从眼球开始占领我们的视觉听觉及大脑的所有注意力,形成了现在流行的MTV宣传形式。近些年来,高居不下的视频直播平台话题度与点击率同样表现出了这种新的视觉文化所带来的翻天覆地式改变。

视觉文化的飞速发展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在眼球经济为主导的时代中,我们认为‘看到就是消费’,视觉的消费在人们消费观念中逐渐有了一席之地。当代视觉审美趋向于为人们提供愉悦的、感官化的和短暂的审美体验。”这种视觉文化审美的转变在各行各业中都能感受得到,而在设计领域当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视觉至上让各种宣传广告都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向人们传递视觉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当代的设计充满了拜金主义、追求物质欲望的成分,就如我们常见海报广告中所出现的各类封面女郎与当下大热流量明星等,他们通过塑造完美形象以满足人们的乌托邦,影响人们的购买经验与消费判断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

这么看来前景似乎不容乐观,我们或许会担忧当代的设计品质良莠不齐,但实际上我们更该从设计的伦理道德与当代设计的关系中发现,设计一直受到了伦理道德的规范,两者一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实际上在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的时候,其自身的伦理观作为设计师的职业道德能够对产品的最终表现方式做出相对的规范调整,就如我们从小接受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般,一旦形成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代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冲击了陈旧的伦理道德观念,使这些观念也不断地进行更新,突破旧观念。现代设计中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了当代设计的呈现方式与作用,令其依然制约在一个改善人类生活,建立良好秩序世界的目的之中。

三、伦理道德在当代设计规范中的体现

(一)对人类需求的设计规范——从大众消费者到弱势群体

设计最直接的目的之一是满足人的各项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呈现出从低阶向高阶逐级递增的状态。在20世纪初几乎统治设计风格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因过分追求功能的实现,忽略了人的心理情感需求,使得尔后当代的设计重点转向了消费者从设计产品中寻找感情表达、人文关怀。因此我们能看到现代设计除了满足功能外,更加考虑了人的各层次需求,从而满足不同的消费者。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上看,设计师除了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外,也需要考虑到其他弱势群体消费者的需求,如今备受关注的通用设计是最好的例子。日本松下品牌所推出的30°斜式滚筒洗衣机,相比过去的顶开门与前开门式洗衣机,它更加适用于任何不同高度的消费对象,能够使用的对象也比过去两者更多,除了普通成年人消费者外,还有青少年、老年群体以及部分坐轮椅的残疾人士,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这款商品更加便利了。无障碍设计也属于通用设计的一种,它的目的是在一切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和建筑环境中都能配备相关设施及对应需求,以满足具有生理缺陷等的弱势群体。通用设计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将无障碍设计与普通设计相结合,这使得平等的理念更加显现,表达更多关爱在里面,这不仅体现设计师高尚的职业情操,更能体现创建美好和谐生活的设计目标。

(二)对社会发展的设计规范——从日常活动到人工智能

伦理道德在社会活动当中规范着人类的活动秩序。社会是一个集体环境,在这之中每个个体、个体与客体之间都存在着伦理关系,每个人的不同行为或多或少都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都需要受到伦理道德的规范,设计师作为创作设计产品改变生活的第一人更是时刻接受着道德观念的规范调节,他除了满足人的需求外,还更应该考虑并且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综观我们的社会生活,许多设计虽看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却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良反应,违反了社会秩序。在中国,适逢节日送礼是人之常情,礼品设计华丽漂亮,但通常由于过分包装或奢华包装设计,往往造成包装比产品更华美、喧宾夺主,使用的也多为塑料等不可回收不可降解材质。这种形式主义不仅使地球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还造就了奢靡、虚荣的作风,破坏社会的和谐风气,既是不负责的设计,还违背了设计应有的伦理道德。

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无论是设计的工具还是产品,都得到极大的创新。人工智能是人类在科技发展上跨时代的产物,它能够代替人类站在不同的岗位上。人工智能似乎给我们带来快捷与便利,但其设计隐藏的伦理问题容易被人们忽略。我们设计的智能机器人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甚至包括感情,但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具有了与人类相似自主意识、创造力、智商、感情,它是否会反抗人类甚至代替人类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由此人机关系的伦理问题同样成为设计活动应该重视的部分,在科技发展的领域,设计创造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在伦理道德的规范下进行创新,并且受到监督。

(三)对协调环境的设计规范——可持续发展

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二者一直是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的,人类从过去单纯的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到现代社会设计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人是自然社会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宰者,并不断提出许多为生态发展而考虑的理念。其中在绿色设计的观念中,3R原则提出的“减少、循环、再使用”成为当代设计师们设计产品的参考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产品既具功能性又不破坏自然和谐,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美好的产物。而在绿色设计的基础上发展到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关怀到人类与自然未来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对于保护环境生态主动性的表现。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思想深刻而又积极地反映了人类在伦理道德层面对环保意识的重视。

然而并非所有的设计师都能在设计活动中考虑到自然的发展需求。过度包装、产品循环使用率低、在设计过程中制造剩余废料、设计工具的不正确使用、因经济或其他各种原因选择的一次性原材料等,都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现象。作为设计者,主动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设计中,赋予产品除了美观以外的特性,解决人类在生态中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是其设计职业道德应履行的。只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平衡发展,人类才能在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结语

人活着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在社会中就等于失去了他的原则,不受任何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信仰的人可能会做随心所欲的事情,而不会对所做之事产生的结果负责任,这是极为可怕的“自由”。同样的,在设计中,设计的伦理道德就等同于设计人的信仰。在设计的活动过程通过设计伦理道德的规范,尽可能地做正确的设计,做好的设计,作为改善人类生活与让世界变得美好的设计。缺乏伦理道德规范制约的设计,最终可能是物质化的、虚荣的,可能是不平等的、冷漠的,也可能是污染的、破坏生态平衡的。而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它都是对人类构建美好世界、协调发展的极大阻力。设计需要往积极的方向成长就必须受到设计伦理道德的规范。

伦理道德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构筑一座桥梁,通过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社会尽量地接近理想。过去西方“乌托邦”和孔子“大同社会”两者中,我们都能看到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追逐和谐平等,在和谐的基础上更加接近和谐,我们用伦理道德不断规范我们行为和思想,使我们的社会更进一步的触及我们所期望的和谐。而设计作为改变生活的先行者,必然在追求和谐道路中更加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设计师规范
小小设计师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设计师访谈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设计师的存在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