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术专著原稿质量
——以地学专著原稿为例
2018-03-29王运
王 运
学术专著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科研成果、思想的系统化总结和升华,对于传播学术思想、保存重大研究成果、指导科研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优秀的学术专著对学科的发展或建设有重大的贡献和推动作用。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深入人心,出版界陆续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也有一些学术专著水平不高,内容粗制滥造,差错率较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学术专著质量滑坡,有出版社把关不严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原稿的整体质量太差,即使编辑和校对再努力也无法“点石成金”。
笔者从事地学专著的编辑工作已有7年多,发现一些原稿质量较差,表现在:原创性不足、拼凑抄袭,整体结构混乱,知识性错误较多,专用符号和术语使用混乱,错别字多,语句欠通顺,参考文献不规范等。由于原稿质量差,编辑加工时在错别字、标点、图表统一、参考文献等格式体例上的修改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忽视了编辑真正需要做的提升书稿质量的逻辑错误、语法错误、术语规范、润饰提高等重点工作,顾此失彼,出版的专著只能算勉强合格。要想出版精品学术专著,必须切实提高原稿质量。以下简单分析学术专著原稿质量差的原因,再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稿质量差的原因
(一)选题学术水平低
学术著作应当内容新颖、观点独特、论述层次清晰,所采用的资料和数据真实可靠,论述逻辑严密、准确无误、无片面性。学术水平不高、原创性不强是目前我国学术专著出版的一大问题,存在低水平重复、跟风炒作、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等现象。主要原因一是社会转型期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盛行,有的作者在争取项目时花费精力大,拿到项目后下的功夫少,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了“任务达标、职称评定”而拼凑出没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的书稿。二是有的出版社重经济效益轻学术效益,盲目追求规模效应,使一些学术水平不高的著作能以资助出版的名义进行出版。三是现行的学术评价体制和学术激励机制通常以论文和著作的数量多少为评价标准,导致作者片面追求数量,不重质量,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作者撰写的书稿学术水平太低,并不是某一学科或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和认识,也不是新发现或者新发明。以地学的原稿为例,有的作者为了评职称直接将地质调查报告、野外考察报告甚至博士毕业论文一字不改就作为专著出版,书里很大篇幅都在介绍自己的工作量和技术路线,而不是叙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类书没有高质量的科学内容,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很低。出版只是将作者的成果复制传播给读者的中介,如果作者提供不了优秀成果,再高明的编辑和校对也无能为力。
(二)作者责任心不强
专著的写作难度很大,不但需要很高的学术水平,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科研人员的任务重,工作繁忙,基本都是挤时间出来写作,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是很难完成一部高质量的学术专著的。有的作者责任心不强,本身有能力写好稿子却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当编辑提出审稿意见让他们修改时,他们却没有耐心仔细浏览一遍,匆匆修改后就把仍有很多问题的书稿又寄回给编辑。国家层次的大项目如“973”“863”计划的成果专著,往往是多人合作写成,如果没有一个负责任、组织能力强的统稿人,就会因各合著者学术水平、文字水平、逻辑思维方面的差异,导致编写质量参差不齐和风格各异。有的选题虽然委托的是科研水平很高的专家,但他们常因多项业务缠身而将写作任务转交给同事或者研究生承担,未做最后把关,其原稿质量可想而知。专著的写作不是一朝一夕,“急就章”自然质量差。笔者今年接手了一部稿子,各章层次不清,有大段文字前后重复,错别字很多,参考文献格式十分混乱,一问才知道作者仅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写,写完后未经雕琢,自然是一团糟。笔者花很大力气才算理清了全书脉络,调整了章节,并撰写了详细的修改建议发给作者。然而作者因赶着评职称,修改得并不到位,笔者只能硬着头皮进行编辑加工。因原稿质量太差,付出了比其他书多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勉强达到出版要求。
(三)作者不了解编写规范
在工作中,经常发现原稿中有很多低级错误,比如:放了很多图表,但正文中却没有引用;图表按“章号.序号”编号,公式却按“章号-序号”编号;同一物理量字母正斜体不一;正文中引用了很多参考文献,书末却没有对应文献;引用文献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混用;使用非法定的量和单位;使用不规范的名词术语;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作者是第一次撰写科技学术专著,根本不了解出版规范。如果编辑在组稿时没有就写作规范与作者进行深入沟通,那交来的原稿自然很难符合出版规范。以地学稿件为例,1993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地质学名词》中,规定海西期、埃迪卡拉动物群、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期为标准用法,但一些稿件中仍在使用华力西期、伊迪卡拉动物群、喜山运动、喜山期等。2008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宣布取消了“第三系(纪)”,把第三系拆分为了古近系(纪)和新近系(纪),但仍有稿件在使用已废止的上第三系、下第三系、老第三纪、新第三纪。又如,仍使用“绝对温度”“分子量”“体积百分浓度”等不规范的量名称,未按规定改为“热力学温度”“相对分子质量”“体积分数”等。在加工地学原稿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错误的地名,比如把“新潟、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州、斯堪的纳维亚、亚马孙”,错写成“新泻、加里佛尼亚、亚里桑纳州、斯堪地纳维亚、亚马逊”等,这都是作者不熟悉地名译名规范的结果。
(四)审读工作不仔细
在组稿过程中,编辑要与作者多沟通,让作者充分了解出版社对图书的要求和专著的编写规范。作者完成部分书稿后,编辑需要及时审读稿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作者,这样作者在后面写稿时就能更符合出版规范。然而有时候因为编辑工作太忙,没有及时跟进作者的写作过程,很多时候是作者都完稿了编辑才第一次接触稿件。稿件已经成形后,如有章节设置不合理,逻辑混乱等问题,则需要“伤筋动骨”的改动,而作者科研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大改,自然无法提供优质原稿。
在编辑加工之前,编辑需要对全部稿件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读,做出采用、退修或退稿的决断。但有时编辑为了赶生产进度,压缩了审稿时间,对书稿没有进行充分的审读,使一些本该退修的稿件进入到编辑加工环节,这样的原稿就有很多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
二、提高原稿质量对策
针对以上原稿质量差的原因,提出以下对策。
(一)策划优质选题
选题是图书出版的源头。出版高质量的图书,首先要保证选题的高质量。编辑要充分调研国内外有关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加强选题策划,认真评判和甄别选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有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的优质选题。
一是表现重大题材的选题。编辑应关注国家科技政策、科技发展趋势和动态,尤其应特别关注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2],比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选题。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了以向地球深部进军为统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工程科技“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战略。地壳深部探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页岩气调查评价和勘查示范、地热调查评价相关的选题值得重点关注。
二是体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项目成果。重点科研项目成果通常反映了相关专业或领域内的关键技术和学术理论,代表了学科研究主流和最前沿水平,具有社会效益和重大社会价值。就地学而言,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A类、B类先导科技专项、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等。对这些项目进行追踪,容易获得高质量的选题。编辑要经常向项目负责人了解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展,沟通编写规范,督促他们及时地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书稿,这样项目的结题之时也就是书稿的成稿之日,为图书的出版节省了时间,也保证了质量。另外一些重点科研奖项的获奖成果也是高水平的,比如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地质科技十大进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编辑应对这些重点奖项特别关注,获奖成果一般都会出好书。
(二)选择优秀作者
有了高质量的选题,还需要寻找靠谱的作者。如果作者选择不当,原稿的质量也很难保证。科技学术专著的编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只有高度负责、能耐寂寞、勇于奉献的作者才能担此重任。策划编辑要了解各学科的科研精英的具体研究方向、才能和性格。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各大高校的学术带头人,科研和写作水平都很高,可以对这些重点科研人物进行追踪和约稿。也可以从高层次期刊(地学的核心期刊如《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岩石学报》等)筛查吸纳潜在的、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作者。编辑可以通过邮件、电话或者登门拜访与作者取得联系,主动向潜在作者约稿,启发、引导作者撰写优质专著。编辑要善于激发作者的写作欲望,用扎实的专业学术素养、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作者的尊重、信任和支持。
(三)做好编前工作
在选题列选之初,就要做好与作者的沟通工作,结合稿件类型有针对性地向作者讲清写作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一些行业约定俗成但不符合出版规范的问题。学术专著一般是作者的科研成果,作者往往有自己的写作思路,但编辑仍然要在选题列选时就与作者就写作大纲进行沟通,让章节设置更加合理,逻辑更加清楚。编辑要把正文的撰写和编排格式、图表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等,明白无误地传达给作者。比如学术专著的参考文献,建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不用顺序编码制,以避免删改一条参考文献时后续文献的编号均会发生改变;地学专著中往往会有很多图,编辑要提前判断一下这些图能不能达到出版要求,对于不清楚的图,要提前告知作者清绘,以免交稿后才发现图无法使用;有的作者研究水平很高,但缺乏写作技巧,将项目结题报告直接当专著出版,编辑应告知专著与项目结题报告的区别,让作者进行书籍形态的转换。在作者写作过程中,编辑要及时了解稿件的进度,阅读样章并指出不符合出版规范的地方如何更正,不能等到作者完稿后才指出问题。最好提供标准写作模板,以免作者在调整体例格式上浪费太多时间。
除了在组稿过程中对样章进行审读外,收到全部稿件后,应该对全稿进行通读。通过通读,了解书稿内容是否符合读者的需要,章节内容安排是否恰当和平衡,编排是否合理,文字水平和学术水平是否达到要求,对于未达到出版要求的稿件,要退作者修改,并附上详细的退改意见供作者参考。对于修改后仍达不到出版要求的稿件,要勇于退稿,不可让质量太差的稿件进入下一环节。
总之,“内容为王,质量第一”是我们出版人需要坚持的理念。没有优质的稿源,出版社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高原稿质量,需要编辑和作者的共同努力。只要做到“策划优质选题,选择优秀作者,做好编前工作”这三步,我们相信一定能提高原稿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术专著的出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