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专家阐述食品工厂卫生清洁管理方法
2018-03-29山田哲广
山田哲广
(Bikentechno Sanitation总部,日本,999001)
日本Bikentechno 株式会社作为卫生管理先驱,在日本全国开展以食品工厂为中心的全国互联网服务。基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实绩,该公司的卫生管理专家从计划到实际操作、员工教育究竟采取了什么样的观点呢?以下请Bikentechno 株式会社的山田哲广执行董事为大家详细解说。
1 要求的结果
在食品工厂的日常工作中,“卫生管理”这个词原本是什么含义?日本Bikentechno 株式会社的“卫生管理”体现在“生产线的日常清洗业务”上,这就是将“生产线上的所有机器和辅助设备的清洗、除去制造工序中产生的残渣及有害微生物”作为基本任务。
总之,卫生管理不仅仅是设备外表干净,还要除去有害微生物,追求的结果是达到切实“有科学根据的清洁状态”。
2 卫生管理计划的重要性
食品工厂生产的食品种类各种各样,加工机械种类繁多。此外,还有各种条件的制约,生产环境也不相同,即便表面上看着一样,实际上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除了正确掌握食品生产现场的情况外,制定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从一开始就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卫生管理。
图1 根据不同作业现场选择不同的海绵和刷子
【卫生管理要素】
• 化学作用(清洗剂)
• 物理作用(工具)
• 环境作用(温度、时间)
只有把这些要素恰当地组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彻底满足卫生管理的要求。相反,如果这些要素组合不正确,不仅卫生管理效果不充分,甚至有可能出现最坏的细菌污染等不良的后果。
突出“两个转变”,防汛抗旱减灾效益显著。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着力推进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战胜了2003年、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2005年“泰利”台风引发大别山区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2008年滁河流域特大洪水,以及2004年、2009—2010年、2010—2011年特大干旱,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年来,全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减灾效益累计近2000亿元。
一言以蔽之,“污垢”就是指食品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污垢。从大的方面来讲,污垢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但是,根据加热条件的不同,污垢种类也会发生变化。对此,随便使用清洗剂和药剂是不可取的,需要综合考虑清洗机械的材质、污垢种类、清洗剂成分、清洗方法等。因此,专家认为:如果要使用清洗剂,食品工厂的管理者最好与清洗剂的制造商充分商议后,再选定清洗剂种类。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清洗剂,不仅污垢得不到充分的清洗,还可能因为药剂使用不当造成机械设备的腐蚀,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会使食品工厂的管理者无从下手。
另外,完全考虑前述三要素的清洗就最理想的吗?当然不是!由于受清洗对象生产线环境等各种条件制约,实际清洗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因此,重点考虑的是哪种要素?其中获得最佳清洗效果的方法是什么?这是卫生管理计划和工作构成的核心。
3 最佳清洗方法的选择
最佳的清洗方法,按照以下三点来探索:
3.1 机械(构造、材质)
食品工厂的机械设备主要是不锈钢材质,其中也有铝和黄铜、铜合金设备,材质不仅有金属,还有许多橡胶衬垫等树脂制品。如果忽视清洁剂对材质的影响,就会造成设备腐蚀劣化、成为设备断裂、破损的原因。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异物就可能混入设备内。
3.2 污垢(沾污方法、污垢种类)
根据搅拌、切分、成型、加热等用途和产品种类的不同,机械设备的沾污方法和污垢种类也是形形色色。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提高清洗水温、改变刷子种类与材质等措施,这对提升清洗作业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3.3 环境(干燥还是湿润)
如果地面有水洼,微生物很容易在此繁殖,必须采用挤压法将残余的水擦拭干净,保持地面的干燥状态。所谓的干燥化并不是“不使用水”,而是使其“处于不潮湿的状态”。因此,环境改善的关键在于所采取的解决办法。
4 各操作顺序的要点
以下将按照实际的操作顺序逐一加以说明。
4.1 清洗准备
清洗的基本准备工作,首先要进行操作开始前的检查(确认机器停止运转、各机器的总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等等)。当然,这也是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
接下来,清洗人员要对不能沾水的地方进行养护,准备清洗时需要穿戴的防护服(围裙和帽子)、清洗用具(除刷子和海绵以外的用具)、拆卸设备的工具等,并整理好周边的作业环境。
4.2 准备清洗
生产结束后,食品制造设备上附着的污垢非常多,如果不处理就直接用清洗剂清洗也不能充分清洗干净。另外,如果在放入容器内的清洗剂中混入污垢,清洗剂的效果就会大大下降,用混入污物的清洗剂清洗设备,污垢就会再次附着在设备上。
在此,本研究首先检查拆开的部件内是否有破损,甚至检查了O型环和衬垫类细小零件(图2)。检查内容,不仅包括设备内部,就连手接触的门把手和手柄、开关等容易附着污垢、细菌易繁殖的地方,都需要逐一检查。然后,用水和温水大致去除设备上附着的污垢和异物。如此以来,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清洗剂和药剂的作用。
4.3 清洗剂清洗
清洗剂的使用方法,要根据作业环境和制造设备、辅助设备等条件的不同有所改变。粘附污垢(油脂等)少的地方,用刷子刷洗就能完全除去污垢。对于重污垢部位,为了加速污垢膨润,可选择在专用容器中“浸泡清洗”的方法。对于无法放入容器的大部件和设备,可利用泡沫使污垢从附着表面浮起的“发泡清洗”法(图3)清洗。这些清洗方法都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
图2 清洗准备要点
图3 设备本体的发泡清洗
此外,人们普遍认为,清洗剂浓度越高清洗效果就越好。但是,大多数清洗剂超过一定浓度,清洗效果并不会有所提高。如果擅长使用清洗剂,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清洗剂的效果。例如,即使是高性能的碱性清洗剂,如果每天都使用的话,细菌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性。因此,要定期更换清洗剂,防止耐受菌的增殖,并且采用正确的清洗温度、清洗时间和清洗剂浓度,这样就能有效地对设备进行卫生管理。
4.4 杀菌
要想将食品制造设备的微生物水平控制在干净的理想状态,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实施清洗。如果清洗能够完全除去污垢,那么大部分的细菌也将被同时洗去,同时提高清洗与除菌的效果。在没有清洗干净的情况下使用杀菌剂,也不能充分发挥杀菌效果。这是因为:如果清洗后仍残留有污垢,药剂就无法到达细菌所在之处将细菌除掉。
例如,拆开的部件在组装时,不仅要肉眼检查设备没有出现破损等不良状况,而且一定要确认清洗后没有污垢残留,才能进入杀菌工序。彻底清洗后用杀菌剂除去残留的少量细菌,这是完全除去细菌最好的方法。
图4 清洗对象外相邻生产线的养护
5 维持清洁状态
自清扫、清洗、杀菌作业结束到开始生产前的这一段空闲时间,要对设备进行养护。因为对浮游菌、沉降菌等的防护也很重要(图4)。另外,在开工检查、安装好设备后就开始生产的场合,对部件采取事先浸泡杀菌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移动器具如果能放在冰箱等冷藏室内进行静菌处理(防止细菌增殖)的话,保持清洁状态的效果会更好。
还有一点,不能忘记要事先保持清扫用具的清洁。不是说设备达到清洁状态就结束了,还要考虑设备清洁以后的使用管理。刷子、海绵、围裙、手套等经过加热、用药剂杀菌或清洗后,不仅要保持干燥,而且还要对它们的放置处进行管理,更换消耗品。工作服要每天洗净,生产时要穿着新工作服。
6 操作员的“三现”主义教育
即使卫生管理的清洗计划和构建已经齐备,但如果操作员不按照规则执行的话,食品安全性仍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此,必须使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可能会发生问题的危机意识。操作人员还要定期参加各种相关讲座,但是,“现地”、“现物”、“现实”的三现主义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完善作业环境、操作姿势、安全对策和创造适宜的工作氛围之后,重要的是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人在遇到危险时,首先会意识到危险来临,同时,也经常会做出错误选择、应急反应、省略行为、臆测判断等错误行为。因此,操作员能否在现场发现实物并采取正确的措施非常关键。除此之外,为了防止二次污染和事故的发生,全体员工要具备非常高的卫生管理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努力提升员工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有效地进行现场作业。举例如下:
• 拍摄设备及部件状况的照片
• 旨在防止异物混入而进行的O形环、衬垫类数量、劣化状况把握,制作成更换部件的名单(图5)。
图5 有效的现场作业
这样的操作不仅能通过记录实现“可视化”,而且资料制作也是详细了解现场状况的一个契机。这自然与学习掌握的知识有关。
另外,卫生管理还应该养成以下良好操作习惯,这在二次污染防止对策的教育中也是有效的。
• 在机器杀菌结束后,操作人员要更换作业服(组装部件时要换上经过杀菌的专用手套和围裙,见图6)。
• 经常携带酒精喷涂器
• 作业过程中不要接触门把手和电源开关等。
图6 手套也要区分清洗用手套和装配用手套
7 结论
在生产转换特性上,食品工厂的卫生管理大多数是深夜(凌晨)工作,越来越多的食品工厂全年无休,这也是事实。假如食品制造机械能够自动清洗,采用不使用清洗剂的新清洗方法,目前的状况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不过这样时代的来临还只是后话。至今,虽然卫生管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还需要一步一步切实地提高卫生管理业务,进一步提高卫生水平,强化卫生管理体制,不断维持、提升卫生环境,这才是食品工厂卫生管理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