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幼儿的退缩行为

2018-03-28李占娣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成长幼儿

【摘 要】退缩行为是幼儿成长中的一种现象。以现阶段幼儿成长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有关幼儿退缩行为的案例研究和分析,明确幼儿产生退缩行为的原因,分析解决幼儿退缩行为的方案。

【关键词】幼儿;退缩行为;成长

幼儿时期是孩童接触社会的开始,在这一时期产生的社会性能力,对未来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很多幼儿因为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产生社会退缩行为,會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构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幼儿出现退缩行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幼儿退缩行为的方案。

一、产生退缩行为的原因

幼儿出现退缩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幼儿自身的综合素养、个性趋向以及自我意识、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等都会对幼儿的退缩行为构成影响。

(一)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形式、构成以及生活环境、父母的关注度、父母的期望值等都会影响幼儿的成长行为。如家庭关系不和睦或者是父母之间离异都会导致幼儿产生恐惧和自卑的想法,极度缺少安全感;父母的过渡宠溺会让幼儿难以家庭之外的生活氛围;粗暴的管理形式也可以让幼儿构成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由此,粗暴、冷淡以及溺爱等形式都会让幼儿出现退缩行为。除此之外,家长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若家长在别人面前总是说自己家孩子非常安静,不喜欢说话,那么也会让幼儿产生退缩行为[1]。

(二)幼儿自身素养的影响

幼儿自身素养也就是先天性素养的生理特点,其中包含了脑的结构功能、感觉运动器官等特点。目前在怀孕阶段的营养、情绪以及身体情况等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改变胎儿的体型、外貌等,因为影响幼儿的先天适应水平过低,对新环境感到不适应,不想与其他人沟通,只愿意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长此以往会让幼儿产生自我封闭的意识,出现严重的自闭心理,导致幼儿不敢与其他沟通和交流,更不敢去参加活动,逐渐产生退缩心理和退缩行为。

(三)个性因素的影响

个性是说个体中独特的,经常出现,可以平稳表达出现的心里特点的总体轮廓。幼儿时期是个性初步构成阶段。成人以后的性格构成和幼儿时期的性格培育有一定关联。由此,要全面研究和关注幼儿时期的个性培育。第一,安全需求对幼儿的影响。幼儿因为难以面对环境中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安全需求变得越发强烈。他们希望被保护,获取安全,渴望消除自己的恐惧心理。若此时的幼儿因为某种行为出现了恐惧的心理,乃至产生严重的危机感,但并没有获取相应的帮助,那么他们在之后生活中若是再一次碰到相同或是相似的事情时就会产生退缩行为。较为严重的幼儿退缩行为会影响到幼儿的正常生活,这样不但约束幼儿的言行举止,且阻碍幼儿的成长。第二,语言能力对幼儿的影响。对于幼儿而言,语言能力是幼儿的语言沟通技能。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因为有语言的参加,可以让幼儿的认知过程出现改变。若此时幼儿的语言能力出现了问题,那么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沟通水平,长时间受到影响,会让幼儿产生自卑、孤独以及不想与人沟通的想法,最终出现退缩行为。第三,自我效能感对幼儿的影响。自我效能是说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行为的推论和判断。幼儿时期的孩子对自身和他人的判断一般都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有一种不再思考的轻信观念。若此时成人对幼儿的行为不关注或简单批评,将会让幼儿对事情产生自卑心、失去做事的兴趣。由此,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导致其出现退缩行为的原因有很多种,明确幼儿退缩行为的构成因素,就可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来预防和整改这一行为[2]。

二、解决幼儿退缩行为的方案

上述全面分析了幼儿时期影响幼儿产生退缩行为的原因,由此在这一重要阶段,提出有效的方案来预防和整改幼儿的退缩行为至关重要。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构建优质的家庭氛围

家庭构成的全面性、家庭环境的和谐性都是引导幼儿构建全面人格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幼儿出现退缩行为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其经常与妈妈生活,爸爸不在身边或者是忙于工作,而妈妈为幼儿提供的安全感非常小,因为长时间缺少安全感,导致其非常胆小,感到害怕,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由此,家长需要从幼儿成长期明确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构建优质的家庭氛围,促使幼儿可以无忧无虑的成长。

(二)设计科学的教育方案

家长和老师的教学形式会影响幼儿性格的发展。父母一定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欲望,支持并认可其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和研究,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自主权,促使其可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父母也要注重不能过于溺爱幼儿,以此预防幼儿在未来沟通中过于自我。对存在退缩行为的幼儿来说,不能指责或者是嘲讽幼儿,而是要以亲切的语态去支持和激励幼儿解决问题,让他们与周边环境和同伴构建良好关系,若是幼儿表示可以参与到活动、学习中,家长和教师需要给予鼓励。同时要注意,不能让幼儿感到自己与其他同伴的区别,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本身就是这个集体的,并从参与中感受到快乐。

(三)应用游戏对幼儿实施目标性的训练

对因为个性原因产生的退缩行为,最为有效的方案是实施游戏。不论是有退缩行为的还是没有退缩行为的幼儿,他们都喜欢玩耍,游戏就是幼儿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幼儿退缩行为的重要方案。游戏的设计要结合幼儿的行为进行设计,并展现出简单的特点,如跳舞、丢手绢等。在幼儿喜欢上这一游戏时,得到幼儿的同意后,可以让幼儿在熟悉的叔叔阿姨面前表演,以此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平台和机遇,促使其更好参与到活动中,进行更多的人际沟通[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是幼儿成长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对幼儿的成长而言有一定影响,若是不能及时改善这一情况,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幼儿退缩行为出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就极容易产生退缩行为。为了确保幼儿可以健康茁壮的成长,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解决幼儿退缩行为。

作者简介:李占娣(1982-),女,河北省大城县人,民族:汉,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解析幼儿的退缩行为。

参考文献:

[1]杨晓伟.2-4岁幼儿的行为抑制性、亲子依恋与退缩、焦虑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成长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