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词主题式教学探索

2018-03-28王婕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主题式古诗词小学

王婕

【摘 要】主题式教学是将单元主题作为依据,在对多个文本进行相互比较的情况下,来让教学的深度及广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以便于可以让课程主题思想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一种开发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因为小学教材古诗词篇幅以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性较强,但是会提出比较多的课外阅读要求,主题式教学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征是密度大以及容量高,可以顺利的让学生将课内以及内外古诗词学习工作完成,自此基础上可以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主题式;教学;分析

一、主题式教学的含义

主题式教学其实是围绕各个单元教学主题,在多个文本相互碰撞以及交融的情况下,使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上让主题的广度以及深度得到拓展,清晰的加工课文主题思想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一种开放性小学方法。主题式教学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零散性比较强的教学资源向着系统化的方向转变,也展现出来了教学密度高。容量大以及发散性强等特征,可以在学生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过称各种,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也可以让学生课内以及课外阅读相互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古诗词教学方法。

主题式教学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建构主义认知观念作为依据,知识不单单是依靠教师来传授给学生,而是应当将学习者放置在一定的情景当中,凭借他人的帮助,使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并在对意义建构模式加以一定程度应用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知识,主题式教学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管理者以及引导者的橘色,应当保证全部学生都可以进入到文本主题当中,也应当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逐步引导学生在相互比较的过程当中,将需要学习的主题找寻出来,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切实的将各种类型的问题解决,站在纵向以及横向的角度上,让古诗词教学资源得到拓展,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对主题思想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在这样一种学习过程当中,占据的是主体地位。

主题式教学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都应当对主题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加工主题作为依据导入各个教学环节,将主题作为中心开展类比分析工作,以便于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主题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也可以围绕主题开发出来一定数量的课内外教学资源,拓展自身的思路;在和主题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开展较为丰富的综合性练习工作,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情感形成一定认识,也可以让课文主题逐步深化,并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课文资源向着深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教学组织以及教学效果自然也可以得到保证。

二、小学古诗词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的古典诗歌,特别是其中短小精悍的绝句和律诗,是国学领域当中的精华性内容,更多的会在小学教材当中出现,以往的一段时间当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任务的数量呈现出来一种逐步增加的态势,依据现行课程标准当中提出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当中,学生应当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数量不应当小于240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当中提出,语文教材自从一年级开始,就涌现出来了数量众多的古诗词,在年级逐步提升的情况下,每一册课本当中古诗词的数量也呈现出来一种逐步增加的态势,小学阶段十二册课本当中,总共出现的古诗词的数量达到了64首,相较于课改之前古诗词的数量多出一倍以上。除去上文中所说的这个问题之外,也需要在课外阅读环节当中,阅读数量众多的古诗文背诵内容,因此古诗词阅读数量呈现出来一种大幅度提升的态势,古诗词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也因此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三、主题式古诗词教学模式实际应用

针对文本能内容进行研读,逐步将古诗词的主题确定下来,课本当中包含的每一首古诗实际上都是诗人的心路历程,和诗人的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密切。《赠汪伦》这一首诗当中展现出来的是一幅离别的场景,当诗人自身乘船将要离开桃花潭的时候,诗人的好朋友王伦深情的演唱歌曲来送行,他将自己的踏步作为节奏,一边行走一边唱歌一边挥手。这种送别的场景已经超出了诗人的意料,因此会让诗人呈现出来一种十分感动的态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诗当中,勾勒出来也是一幅送别的场景,柳絮如烟,繁花似锦,黄鹤楼下、长江之畔,诗人在此背景下目送自己的朋友行舟,即便是朋友的身影已经消失,但是也长期不愿意从这个地方离开。孤帆渐渐的在天边消失,但是长江之水仍然浩浩蕩荡的向着东边而去。

仔细的对上文中这一首古诗词进行分析,就可以将朋友难以割舍的感情体会出来,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将主题当成是出发点,上下开展延展工作,以便于可以和其他主题相似的古诗词相互联系在一起,逐步开发出来一种适应小学生心理特征的主题。

构建出来一定的意境,以便于可以呈现出来十分丰富的感情。在教授《赠汪伦》这一首古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故事将学生引入到这首诗的意境当中,李白的一生十分喜欢作诗,与此同时也喜欢喝酒和在各个明川大山之间进行游玩,因为王伦十分仰慕李白的才华,想要和李白成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在这一封信上面写:“先生,您喜欢游玩,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看完这一封信之后,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我要去这个地方去看一看,但是在到了那里之后,既没有看到十里桃花,也没有看到万家酒店,李白因此感觉到十分疑惑,之所以说有十里桃花,是因为在十里之外地方有一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因为有一个姓万的人开设了一家酒店,并不是说在这里有大多一万家酒店。李白在听过汪伦的解释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以及风趣逗得大笑起来,二人也因此成为了朋友。在讲解这一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视频,以便于可以让学生对这首诗的意境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吴志英.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主题建构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7):70.

[2]于文香.时空隧道——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古诗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7):81.

[3]马彩芳.试谈古诗统整课教学——以课例《走进李白》为例展开说[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Z1):67-69.

猜你喜欢

主题式古诗词小学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主题式课程整合的价值、困境与改进
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主题式整合的教学思考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