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03-28刘莹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木桥功利化姥姥家

刘莹

小时候,姥姥家和我们家只隔一条河,由于这条河,我们必须绕到很远的地方的浅滩处,才能到姥姥家。那时候,妈妈常常抱着我望着幽幽的河水出神,也常听她念叨:“要是有座桥就好了……”

后来,这条河上真的架起了一座小小的索桥,我终于可以自己跑到绿林深处的姥姥家了。

这座小桥连接了扯不断的亲情,妈妈的心愿,我小小的快乐!

在我九岁的心中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桥可以跨越距离,桥是距离的主人。

不久,由于爸爸调动工作,我又踩着这座简陋的木桥来到了城里。城里现代的生活渐渐改变了我的心性,使我由一个抱着黑白电视不放的小乡巴佬变成了一个看画王都兴味索然的酷女孩。然而我知道,就像那座简陋的木桥不会丈量太远的长度一样,我走过的路和这段距离,在地图上小得都可以忽略不计。

六年级的一节多媒体课首次冲击了我的大脑,望着屏幕上别人国土上林立的高楼大厦,海市蜃楼般的高速公路,街市上人们那令我深感自卑的穿着气质……距离!距离这真切的概念才深深地嵌入我一片空白的大脑。而后的电视、inernet上纵横交错的信息网更是将这个概念逐步详解,我知道,此刻徒然的羡慕只能加大差距,我们中国人只有用知识和能力来为弥补这份缺憾……

十四岁的我对距离的感觉又回到了从前,想要用知识来驾驭它——人间的距离。

因为,在我看来,桥是距离的主人。

十五岁,我考到了离家不远的重点高中,高一这座桥一下子将我的人生架到了一个抉择的高度——我可以自己决定未来了,只要我努力。同时,那份对未来所涌起的无名恐惧也将我求学认知的初衷功利化了。这念头不知不觉地降低了我的兴趣。现在的奔波只是将来能平安地生入高中,顺利地到达理想大学的彼岸。总之,一切绚丽的青春梦都变得黑白分明。直到今年扑面而来的奇迹才叫我又一次找到了从前的“感觉”:

中國足球出线!

中国申奥成功!!

中国加入了WT0!!

中国成功举办APEC非正式首脑级会议!!

一条条消息映得我脸颊发红心跳加速!

中国!我的祖国!……

那天在ICQ上,一位美国朋友用特地下载的中文软件给我留言:“恭喜你,恭喜你们的国家!”

在打开留言箱的时候,我全身的血液为之一热,继而沸腾起来,距离,已不再那么难以跨越!

是啊,距离算什么?!

我们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祖国,她的人民具有别人无法匹敌的聪明才智,只要每个人为祖国这座桥添一块砖、加一条索,就可以驾驭这距离,哪怕这距离再大!

是的,十年前,我就知道桥是距离的主人;十年后,我和我的国家定会用一个个奇迹书写历史并告诉未来——桥的对岸是超越!

猜你喜欢

木桥功利化姥姥家
长出来的大木桥
竹筷木桥
木桥上觅夏凉
Single-Log独木桥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姥姥家的“网”
姥姥家的小菜地
姥姥家的蒂园
姥姥家的小菜园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