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个善良的孩子

2018-03-28李若然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善良沟通交流成长

李若然

【摘 要】文章通过讲述班级里一个善良学生的苦恼,展现了儿童发展的未成熟阶段,孩子存在缺乏沟通交流的能力,难以辨明是非,不懂得保护自己等的问题。教师细心观察、用爱呵护、通过自身经历,与父母沟通等方式慢慢帮助和引导孩子走出了困惑,让他成为了不仅善良,还很幽默,有个性和想法的一个孩子。

【关键词】成长;教育;善良;沟通交流;语言表达

他很喜欢叫我月亮老师,他喜欢一下课就奔跑、打闹,他喜欢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他一个星期去了两趟医院,他很调皮,很善良,又很苦恼,因为他常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

那个孩子,很善良。当同学找他借铅笔,他就大方的把铅笔送给同学,导致自己的文具盒常常没笔,干干瘪瘪的文具盒像他瘦小身体的缩影。因为没笔他常遭到老师的“关注”,遭到爸妈的心疼,他很想解释清楚,但又常常表达不了。他很喜欢笑,即使同学把他的书碰掉在地上了,把他的笔摔断了,把他的衣服弄脏了,他还是微笑回应,最多抱怨一句,于是同学们就更喜欢欺负他了。每当他值日,他负责打扫的区域总是很干净,他还常常替别人打扫,也是扫得一尘不染,和别人一起去倒垃圾也是他喜欢做的事。他总是急切地说话,急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却时常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就像那只丑小鸭总是被讥讽、取笑。

但我很喜欢他,我喜欢看他紧张而又可爱、天真的回答问题,即使答案并不理想。我会告诉他说慢一点,慢慢想清楚再说。他回答问题总要耽误很多时间,但我愿意等待。下课铃声一响,我就盯着那个孩子,一个男生正在打量着他的新铅笔,正当他把笔递给同学时,我叫住了他俩。“我们想获得任何东西都应该靠自己的双手,绝不能不劳而获,占同学的便宜。”我对他们说,“还有你,要学会拒绝,不要什么东西都给别人。你是在害他成为一个懒惰的人。”善良的孩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才说完,那个孩子就东瞧瞧、西瞧瞧,想和另一个同学一起玩耍,于是他悄悄敲同学的背,同学以为那个孩子故意打他,于是给了他一拳,一拳就把他打哭了。两个孩子都委屈的来告状,还好我看到了全过程,知道是他沟通方式不对。于是,我讲清了事情的缘由,让他们拥抱和好,后来,他们成了要好的朋友。这个同学也成为了他在班上的第一个朋友。

正当同学们准备为50米男子跑步参赛同学呐喊助威时,班长神色慌张,急匆匆的跑来和我说那个孩子受伤了,头流血了,我连忙跑去花坛旁看孩子的伤势。血顺着额头流到了下巴,我看着都触目惊心,心疼的想拭去他脸上的血迹,他却笑着说不疼,我拉着这个傻孩子就往医务室赶。边走边问他怎么受伤的,他平静的说是摔倒在花坛上,头磕到了地。在医务室用酒精棉花擦了伤口和血迹,因为伤口大,必须到医院去缝针,于是我给他的父母打了电话。陪着他等父母的时候,我对他说:“你以后也要像李老师一样有成长的印记了,李老师右眼上也有疤痕,这是成长的痕迹。我们都一样。”他笑着说:“那我就和李老师一样了。”看着他裹着纱布的额头,想起我也是在小学时候磕到头,血模糊了视线的感觉仿佛又涌上心头,我知道那有多疼。

从此他的额头多了一个成长的小足迹,每当他跑到走廊,走出教室,我都让同学跟着他,提醒他注意安全。后来,孩子再也没有发生过意外,他做事也开始小心翼翼了。直到有一天他跟我说,之前磕破头其实是班里的一位同学不小心把他绊倒的,我这才知道真相,为他的善良感到敬佩和心疼。我告诉他:“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即使不是故意的,但他让你受伤了,你要懂得保护自己。他至少应该要道歉和后悔。我们可以原谅同学,但要让他记住教训。”后来绊倒他的那个同学当着我的面郑重的向他道歉,并且保证不在课间追逐打闹。又是一个拥抱,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一次与他父亲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孩子从小就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父亲与母亲忙于工作,所以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不多,加上还有一个患病的弟弟,孩子在家中的关怀就更少了。导致他有些缺乏自信,胆子小,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又缺乏和别人沟通的技巧,还不大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成绩也并不理想。了解到這样的情况,我及时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多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成长。同时,我还得知孩子很喜欢我,他认为我很关心他、爱护他,我在他心中有一个美好的形象。于是我利用孩子对我的“好感”,经常和他聊天,给他鼓励,有时候爷爷一直不来接他,我还会送他回家,每次坐我的车回家他都是欢呼雀跃的,一路上和我讲很多他家里的事,我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多。我告诉他:“善良是美好的品质,你要一直保持,但不能因为善良就一直帮助懒惰的人。还有说话的时候不要着急,先想好要说什么,然后再慢慢的讲出来,把话说通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有老师会保护你。”

善良的孩子下课不爱跑去走廊玩耍了,他喜欢跑到我身边,和我说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或者来问我一些脑筋急转弯,或者说说他家里的事。他变得越来越开朗,喜欢表达自我,每次语文课他都举手,他的发言由一开始的发颤变得越来越大胆,有时候还能说出深刻的道理,赢来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当同学跟他再借东西时,他会说:“借了之后一定要还给我,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他学会了拒绝,渐渐学会了判断是非。他仍然还是那个善良的孩子,但学会了与人沟通与交流,懂得了不急不躁的说话和做事,他的成绩也逐渐提高了。这个孩子还慢慢成为了大家都喜欢的同学。因为他不仅善良,还很幽默,懂得谦让,又有个性和想法。

这个善良的孩子刚融入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身心、智力发育上都不成熟,而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积极和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性。教师用爱心铸就的“保护墙”会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解放自我”,喜欢与别人沟通。教学过程中,教育除了关注学习,还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身心压力和负担。教会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学会明辨是非,懂得自我保护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善良沟通交流成长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从《西游记》看战胜心魔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