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2018-03-28郑亚春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郑亚春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展开,对于小学基础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小学的课程教育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问题,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汉语的基础运用能力,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也必须对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就旨在针对性的研究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转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一、引言

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而这其中语文的素养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语文的素养包括了正确使用汉语以及对于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传统的课堂教育的模式很难完成有效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在这个情况下就要对现有的语文课程和教学进行改革,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中,受制于师资和学校双重因素的影响,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阻力重重,而且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所要面对的是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在发展中的儿童,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具备交高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而且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任务。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

(一)教育观念落后

在整个高考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中,各阶段的教育都深深打上了高考的烙印,这反映在小学的学科教育中就是教学为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依然延用着传统的教材为导向,教师讲课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模式,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更加偏重于课文的解读和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对教材要求的知识点的简单的记忆,并不会有太多深入的理解,这一方面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刻板和趣味性的缺失,同时也很难达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思维严格的禁锢在书本要求的范围之内,忽略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同时简单的教学模式也让语文的课堂变得枯燥,让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深层次的考虑,教师的教学观念来源于一直以来经验的总结,而缺乏发展的眼光,对于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不足,这也就为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增加了困难。

(二)师资力量不足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发展中,很多小学受制于自身的规模和外部的资源支持,很难吸收和引进大量的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在我国的小学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就是学科教育全靠有经验的老教师牵头,虽然这种方式能保证教学的稳定性,确保教育能在一定的水平上稳定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和文化飞速发展,这也要求教育的理念和方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教育人才带领和推动;而且新课改虽然为教育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但是在实际的实践的过程中,却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教师沉溺于过去的经验中,而很少去主动需求创新的道路,缺乏对新课改的深入的解读,无法理解新课改的思路和方法,反映在课堂上就是缺乏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引导,这也是和课程和教学的改革相悖的。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所坚持的依然是讲述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将书本的知识点讲述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个模式是我国多年的教育发展的产物,虽然不能全盘的否定,但是其实际也已经凸显了和现代教育发展不适应的方面,因此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对教学的展开模式进行改革,引入大量的、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丰富课堂的内涵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全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和创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转向

(一)转变思路

一切的改革都是从观念的改变开始的,这句话用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中同样使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认识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实行差异化的教学,培养个性突出、能力全方位发展的现代新型人才,同时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过去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发展,同时注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注重研究和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和本土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在理念的融合和冲突中发展适应我国教学现状的新的教育模式,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教育理念的内涵,转变思路,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小学的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全面的评价自身,发掘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加以改善,同时找准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对于现阶段的语文教师来说,教育活動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就是小学生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指向标,因此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对于学校来说,更要注重教师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进步,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以及教学经验分享,让教师之间的信息能够畅通的传递,同时也促进教师的相互比较和能力提高。

(三)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直接接触并能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多样化的方法的引入以及通过这些方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精神,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注重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和实际教学情况的结合,引入到课堂的教育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改革的过程中,既存在相应的困惑也有不同的转向,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促进小学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9期.

[2]董凤莲.浅析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在新时期背景中改革方向[J].中华少年;2015年20期.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