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几钗之悲剧“不悲”
2018-03-28李石茜
李石茜
[摘要]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以悲剧贯穿始终,包括性格悲剧,时代悲剧,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人性中的毁灭因素,裹挟浓烈的美感。金陵十二钗无一不悲,开头谶语基调已定。而笔者认为,其中几钗的生命轨迹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解读为另一种极大牺牲之后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本文以前八十回文本为基础,辩证对待已有的探轶资料,分析林黛玉、贾探春、贾惜春的结局。
[关键词]贾探春 贾惜春 悲剧不悲 个人价值实现
在《紅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仙境中,十二钗的结局已经有了明确暗示。即便八十回以后的文本轶失(笔者认同八十回以后为高鹗著),也可以基本揣测出十二钗的悲剧结局。至于如何界定十二钗的结局是否是悲剧,基本上是以世俗的观点衡量,如经济状况、寿命、地位、是否孤独、亲友状况等。但是如果从十二钗自身性情出发,以其心灵所需为立足点,就可以发现,其中几钗的悲剧并不完全。
一、林黛玉早亡之悲剧“不悲”
“玉带林中挂”、“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无不暗示了黛玉凄惨死去的结局。而且通过玉与麒麟之兆、“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刘心武先生的考证和高鹗续本的倾向,基本可以得出,木石之盟并未完姻。黛玉是本书悲剧的一大体现。但笔者认为,如果黛玉没有在青春时节死去,而是流入俗世,后果更不堪设想。
当宝玉要把花撂在水里时,黛玉道:“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①蒋勋评道:“对黛玉来讲,世界上只有大观园这个地方干净,她决定要在这里埋葬自己的青春。这其中有很深的象征意味。”②如果黛玉没有夭折,而是走出了大观园,她必定会像随沁芳闸流走的花瓣,面临着比死亡更可怕的玷污。
死,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黛玉是一种保护。曹雪芹在这方面采取了同黛玉一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没有让黛玉走进社会,而是在此之前毁灭了她,也成全了她。荣格心理学中讲:“美不是一种存在,美是一种消逝。,大观园外的世界之污浊,任谁都无法全身而退,对于身为绛珠仙草的黛玉来讲,死亡是比玷污更好的结局。
二、贾探春的远嫁之悲剧“不悲”
探春远嫁之事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已有明确交代,由于后半部文稿轶失,具体情节不能敲定;但离别之悲惨,从“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等处可见。据此而推,探春独自远嫁,从此再无回头之路,凄惨孤独,实在是个悲剧。但是深究全书对于探春的塑造,可以发现其背后似可以有另一番相反的解读。基点在于:文中似有端倪,探春远嫁虽迫不得已,但仍有自愿成分在;同时探春远嫁之后的经历未做交代,但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人物属性做推测。
五十五回五十六回集中讲述了探春在替凤姐理家时的种种出色作为,她要强的性格在平时也处处可见,可以看出探春的不甘平庸和反抗精神,她一直在与自己的庶出身份作斗争。风姐曾叹:“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为挑庶正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远嫁,正是一个可以摆脱庶正身份束缚的时机,迎春的婚姻悲剧就摆在眼前,纵然离别之苦无比沉重,纵然这个机会如此双刃,但考虑到探春的理智刚强和野心,很难想象她在这样的抉择面前没有一点点的动心。与王昭君出塞的的心路历程作比较,更容易理解这种凛然。这样一来,远嫁的探春摆脱了庶出身份,如同卸下了一副枷锁,这就为她提供了一次改造命运的机会,一个能够使她的精明才干得以施展的机会。
三、贾惜春的出家之悲剧不悲
惜春因为年龄尚小,在前八十回中出场次数不多,但每一次都可圈可点,尤其是在与尤氏的争执中,语言描写、虚实结合,表现出了这个年轻姑娘不同常人的冷和慧。惜春在送宫花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对佛门的向往,赶走入画则体现了她未来在斩断尘缘这方面将会表现出的决绝。
第五回中已经明确表示,惜春在贾家败落后成了尼姑。试想,如果贾家不败落,惜春又会怎样?根据她对佛门的向往来推断,很可能会像其父贾敬一样,成为一个不理俗务专心修行的人,而不是享受荣华富贵。如果惜春的超脱到了一种境界,那么贾府的破败与否其实于她已经关系不大,反而是贾府的破败让她得以摆脱既定的命运,成就了她皈依佛门的愿望。“独卧青灯古佛前”常人看来固然凄惨,但是对于有佛缘的惜春而言,这恰巧成全了她的心愿。
四、小结
《红楼梦》的悲剧,很多并非正常意义上的世俗悲剧,而是结合了美的破碎和生命的幻灭,这就要求在解读之时要从每个人物的特定角度辩证看待。上述三钗的“不悲”之处都表现在对生命真正需求的成全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亦或是表现在抛弃俗务追求自我的悲壮和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