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1)

2018-03-28魏雯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小学数学

魏雯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科目,对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能使小学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呈现生活常态化。本文通过论述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对其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对基础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认知过程分析;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指导,更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探究意识的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忽视了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小学生在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当中,只是在跟随着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却没有形成一定的数学探究意识,这对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数学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将带来不利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当前小学数学实际教学活动,对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探究教学模式的论述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思考、观察、研究等途径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找出客观事物之问的发展规律进而形成自己的概念,加深理解,这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下的创新举措。在这一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为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原则

1.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问题设计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着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启发和引导,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进行小断的创新。

2.科学性和教育性并重的原则

小学数学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以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意义,用明确的教学方向和教育目的来指导教学活动的完成。

3.创新性原则

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打卜坚实基础。因此,在探究问题设计过程中要富有创新性,不仅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要进行创新,还要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小学数学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水平上进行学习创新,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让小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多数是教师处于课堂教学指导的地位,而学生则需要乖乖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学习数学知识.这些教学模式下,学生似乎像是一个“稻草人”,只是在被动地学习,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新时期背景卜,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充分激发学生数学问题研究欲望和数学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问题的探究和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探究的乐趣。

三、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教师在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究问题设计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结合,根据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提出难度适当、逻辑合理的问题,做到探究教学模式的生活化,使学生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例如,在“1十1——2”这一课堂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创设学生买苹果的问题情境,学生分别扮演买方和卖方,将“1十1-2具体化到买卖苹果的过程当中,使学生在情境中对数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注重对小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目的,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当学生在对小学数学内容小理解时进行适当性的点播,并引导其进行合理的数学探究,对其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例如,在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讲解时,数学教师要在学生脑海中刻画一个长方形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周长的求解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等方式对身边的长方形物体周长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归纳,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开放小学数学课堂,提倡合作探究

教师要改变僵硬化的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开放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试验或者查阅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并且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交流自学成果,进行合作探究。小学数学教师则要将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使学生的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例如,对乘法结合律这一小学数学内容讲解时,通过学生的团体合作,将其他小学数学运算定律与乘法结合进行有机结合,并且最后交流学习成果,发现更为简化的数学运算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乘法结合律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四、结束语

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这是教育体制改革深化下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是践行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中,教师要以引导和启发并重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丁广春.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19):75.

[2]王华,吴清莉.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探究问题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7,(02):12-13.

[3]王美玲,张兴花.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教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79.

[4]汪奇.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6):108-109+111.

[5]魏雪峰,崔光佐,徐连荣.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問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8):101-107.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小学数学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