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体育后进生锻炼兴趣的研究

2018-03-28钱潇敏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培养

钱潇敏

【摘 要】兴趣在任何活动中都有情绪色彩,因为兴趣所以热爱,良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充分发挥此项事物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有的同学体育成绩很好,对体育锻炼有饱满的热情,兴趣浓厚,有些同学由于各种原因干扰导致锻炼兴趣不足。因此,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帮助体育后进生进步,提高学生锻炼兴趣是关键。

【关键词】锻炼兴趣;培养;体育后进生;分析与实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对其发展进行详细规划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1-2]。无论是文化课、兴趣课,实行素质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因此在体育教学上,应努力承担起责任。但是体育课堂中,学生不可避免的出现分型,部分学生体育成绩较好,也不乏其中存在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面对正态分布的体育成绩[3],作为老师不能对全体学生教学工作统一标准,应该因材施教,面对学生的弱点以及不足进行补充与改进,充分提高体育后进生对于锻炼的兴趣。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它的形成能够取得学生的优先注意权,从而使得学生带着肯定的情绪态度进行锻炼,充分发挥体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中的重要作用。

一、了解体育后进生形成原因

体育后进生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小部分是由于先天素质不好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惧怕锻炼,久之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甚至有些同学提及体育即色变、恐惧等。

除了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大部分原因是老师教学存在问题[4-5]:第一,体育后进生在体育课堂中较胆怯,很容易由于紧张出现失误,此时老师大加训斥,会增加学生的自卑感,这种责备会让后进生更加压抑,在众多学生面前更加抬不起头;第二,有的老师为了让体育好的同学在全校面前争得荣誉,会因此放弃后进生,在体育课堂中,一些运动的示范与训练会自动放弃这部分学生,长久的孤立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丧失对锻炼的兴趣;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端正思想,一味地将是否超越别的同学作为成绩优异的标准,而忽视了体育锻炼本身是强身健体,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与生活。

二、体育后进生的表现

体育后进生与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有很明显的区别,表面看是体质、体态问题,实际上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这部分同学大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别人可以,我不行,我也就只能这样了”[6]。这些学生大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身的素质产生怀疑,可能再加上性格等原因,会畏手畏脚、焦虑、紧张等,导致肢体运动的不协调,从而更加打击了学生的锻炼兴趣。

我们通常将这类学生归为四种分型:

第一, 羞怯型,这主要指女生,她们因为性格内向,胆小等不敢抛头露面,指导其锻炼畏手畏脚,没有自信心。

第二, 迟钝型,这部分学生体型较胖,在锻炼中反应较慢,行动力不高,常因为训练时间较长,而体力不支。

第三, 懒惰型,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不端正,每次训练过程只求完成不考虑完成质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第四, 体弱型,这部分学生由于体质较差,意志力较弱,不能承载高负荷的运动量。

体育后进生的特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自信心不足,过度的自卑让其在训练过程中逐渐丧失兴趣。

三、提高锻炼兴趣的措施

(一)端正后进生思想

体育虽然不是文化课,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做好做精某项任务,最终成为精英,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体育是一项运动,通过锻炼帮助自己强身健体,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

(二)经常鼓励与支持后进生

后进生可能由于心理原因等自卑较明显,老师要经常针对性指导其巡训练,如果学生的训练没有达到预期,也不要因此大声斥责,适当的给予一些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对锻炼释怀,不断的认识与发展可以帮助兴趣的培养。

(三)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根据学生的弱点,适当的分配学生使用不同的器材,合理的人员分配,可以让学生充分领会到锻炼的乐趣,而不会由于部分场地人员过多,学生没有机会锻炼产生消极情绪。

(四)将音乐、旋律应用于教学

单纯的体育课堂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乏味的心理,适当的增加一些有节奏感的音乐或者旋律,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也能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锻炼的表现力。

(五)将课外体育活动充实起来

通过班长以及各位班委的协助,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收集起来,根据学生的喜好,适当的在每次课外活動中满足学生的需求,不同的锻炼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对锻炼的期待,而且可降低疲劳。

(六)讲述终身锻炼的重要性

可以挑选一节课询问学生最爱的一项运动,从而针对该项运动对机体的影响进行讲述,诱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加强锻炼,将其作为一种终身的锻炼充实自己的生活。

四、小结

人们在认识新事物过程中都是会有不熟、甚至厌恶到慢慢熟悉、喜欢,这种慢慢熟悉的过程就是兴趣产生的过程,它是一种认识事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让机体在认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面对体育后进生,其本身对锻炼没有太高的兴趣,其这种兴趣不足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与其自身以及老师的教学密切相关。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不足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因材施教。让后进生在锻炼中逐渐恢复兴趣,让兴趣在体育课堂中充分展现。

因此,老师要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案,不要因为后进生锻炼不好放弃,而是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体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钟丽玲.我校体育选项教学针对后进生的程序教学法的探析[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7):57.

[2]沈益雪.浅谈体育后进生的心理分析和教学策略[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B),2014,(5):166-166.

[3]赵永红.浅谈如何提高体育后进生的转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3):267-267.

[4]牛艳锋.中学体育后进生兴趣的培养教法探究[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2):64.

[5]张怀真.体育课堂教学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教学对策[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94-94,96.

[6]高伟.浅谈成功教学法在体育教学的运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3):38-39.

猜你喜欢

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