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

2018-03-28朱莉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作品创新能力

朱莉琳

新的课程标准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及当代音乐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这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从某种角度、某种意义上讲,是我国新世纪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都离不开民族教育这条主线。因此,在我国中小学课堂加强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弘扬民族传统音乐,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中小学生音乐欣赏课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对我国本土的民族音乐充满着排斥的态度。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而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更要将它发扬光大,将我国民族音乐永远地传承下去。当学生不能用心聆听我国的民族音乐时,教师必须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当地使用多种教学形式,结合多媒体的适时运用来引导学生聆听音乐。

一、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兴趣的培养

对于民族音乐,中小学生相对比较陌生,这时可以将民族音乐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创作背景,以一种讲故事的形式表达给学生,先让他们熟悉、了解,让他们知道我国民族的伟大历史和伟大人物,让他们产生共鸣,再通过深情讲解,播放民族音乐,在音乐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美。

二、 曲目的选择与欣赏方法

1.曲目的选择

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创造音乐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一切音乐作品都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因此都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我国民族音乐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但是选择音乐欣赏曲目时还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偏小,接受能力较差,在选择作品的时候篇幅要小,音乐形象生动明确,音乐内容学生们容易理解。

2. 欣赏民族音乐的方法

教师可以按初听全曲、分段欣赏、欣赏全曲以及重复欣赏这四个步骤进行。

首先,开始进行教学时,要对欣赏的作品做个简单的介绍,比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背景、作品中情感的体现、音乐所表达的内涵等,用简洁的语言,学生们才能够初步理解作品,这时可以将乐曲整体地听一遍,以便使学生们对作品有个总体的印象。

其次,分段欣赏能够更好地使学生领略作品的细节。在分段欣赏的时候,必须要用简洁的语言对音乐作品各个旋律进行讲解,以方便学生们理解,但是不宜讲解得过细,应该给学生们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最后,“以听为主”是欣赏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反复聆听有利于巩固学生们获得的知识,加强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了解,对音乐旋律熟悉,甚至可以哼唱。只有熟悉了音乐作品,才能扩大学生们的欣赏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欣赏力。只有有了对音乐的欣赏力 , 才有可能对音乐欣赏产生兴趣,热爱音乐欣赏。

三、形象生动的举例说明

太多的语言解说还不够充分,应该要适时地举例说明。师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如,欣赏才旦卓玛的《酒歌》,让学生思考:欣赏这首乐曲能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欢快、热情、奔腾的场景,然后再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方式欣赏歌曲,学生马上就能感受到这些歌曲的风格特征:旋律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宽广;同时又能理解地理环境对民歌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在这些简单易唱的作品基础上,再引入简单优美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乐曲舞动起来。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体验中,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游戏、自编舞蹈、歌表演、乐器伴奏等,创设出各种愉快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直到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堂的开始就组织好教学,一个成功的导语就像深深地拉开故事的帷幕,让学生们看到了精彩的画面,借用学生喜欢的电影导入,不但可以欣赏民族音乐,而且能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充分运用电影、多媒体宣传,立刻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情趣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师针对同一问题应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行提问,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描述,开阔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真正地学会学习。教育者针对学生回答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引申,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说话能力和表演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课外活动。活动是指在课堂以外,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项目和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踐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形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活动这一有效载体,善于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针对音乐课,学生们可以唱歌,跳舞,表演,其中他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选择,可以一人表演,还可以多人组合表演。在活动中,教育者还要引导学生,必要时还要对创新活动进行提示,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阴区赵集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作品创新能力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