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审计的研究
2018-03-28闫思檬
高校内部的建设工程项目在经过招投标阶段后,进入了极其重要却又极易引发后续施工问题的合同管理与审计阶段。如何优化合同管理与审计,避免关键关口的合同風险,是当前每一所高校都可能面临的共性难题。本文引入了工程实例,追本溯源,以点带面地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对于高校的合同管理与审计工作方法的改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案例分析
某高校2006年1月动工新建了一栋教育实训基地大楼,学校的投资预算约为7300万元。后经公开招标,以最低价中标法确定了一家施工单位为中标价确定的合同价款为7000万元,计划工期为400天,即计划2017年2月竣工。由于缺乏科学的合同管理与审计方法与理念,对合同执行中的关键关口风险防控不力,引发了工程纠纷,直到2015年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才最终解决,完成了工程结算,最终结算价格为8384万元,超过投资预算近1000万元。原因分别如下:
(1)由于施工图设计了泵房的新建工程,但招标清单将此项遗漏,合同形式为单价合同,造成648万元的签证支出。
(2)由于排水与检修需要,施做沟盖板、井盖板、井圈的实际工程量比招标工程量增加了2000m3,但双方在施工合同的专用条款中已有约定:“不因工程量的变化调整综合单价”,造成此项结算增加不合理支出116万元。
(3)由于乙供材料方钢管为暂估价,投标人按暂估价确定投标单价为12000元/t,双方约定结算价格以市场价为准。但是施工期间价格方钢管价格上涨,结算经甲方确认为13000元/t,由于双方未就乙供或乙控“材设”单价风险范围与调价方法明确约定,从而造成物价波动的材料价格风险的未能合理分摊,浪费了学校财政支出20万元。
(4)本案例使用部门未征得相关职能部门的同意以及相关领导审批的情况下,擅自要求施工单位对原施工图做设计变更,施工单位也未及时上报,就同意并实施了设计变更,造成增加无审签手续的工程变更共计600万元。
(5)由于施工单位未能按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归口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强,造成施工阶段的多个关键节点工期延误,实际工期为640天,比计划工期多了240天,若按合同价款的5%计算误期赔偿,至少给学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严重损害了学校的经济利益。
2.建设工程合同审计的若干建议
2.1加强合同条款的适用性分析,有力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1.1要优选最有利于保护学校合法权益的合同形式
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单价合同,清单工程量一般具备合同约束力;总价合同,清单工程量不具备合同约束力。”即:“总价合同”实际上是包干施工图纸全部设计范围的“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则是包干招标清单全部范围的“总价合同”。对于施工图纸设计深度已然达到施工要求的工程,选择总价合同比单价合同更有利于建设单位将合同风险的合理分摊;而对于招标清单内容完整,但设计图纸设计范围不全的工程,选择单价合同则更有利于建设单位控制投资预算。
2.1.2综合单价要根据工程量偏差适当调整
根据本案例中施做沟盖板、井盖板、井圈的情况,依据(13清规),计算得调价前的结算报价为450万元,调价后的结算报价为334万元,节省差额资金116万元,约占未调价前的25.7%。
2.1.3要明确约定“材设”的风险范围与调价方法
“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材料单价高于基准价:施工期间材料单价涨幅以投标报价为基础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值,其超过的部分按实调整。”风险范围为5%。故方钢管的调价基础为投标单价12000元,非基准单价9000元。由于合同双方未在专用条款中具体约定风险幅度和调价方法,采用造价信息差额调整法调整方钢管材料价格,调整后方钢管单价在12000~12600元范围内都属于市场波动的合理预见,不予考虑。因此若能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约定“材设”的风险范围与价差的调整方法,可为节省支出30万元,约占调整前结算合价的4.6%。
2.2制定清晰、完整的合同管理与审计流程
高校一定要重视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按照合同的决策、授权与审批、签订、执行与解除、监督与评价的总体框架,具体制定清晰、完整的合同管理与审计流程,形成书面合同管理办法,向全校乃至全社会公开发布,并严格履行。特别要注意结合学校内部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归口管理部门,并且形成相互协调,相互牵制的良性运行机制。如果涉及法系庞杂、高等级施工风险点、经济投资重大、施工影响深远的合同事项,必须要组织技术、财会、法律等相关领域专家,就合同的真实完整性、严谨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论证。最后由学校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的集体议会讨论后,才可正式决定。绝不能因为“嫌麻烦”而“跳跃式前进” ,正如本案例中的使用部门与施工单位,不走正规的变更审批程序,而随意增加设计变更,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2.3加强对合同执行的监管力度,保障合同目标的实现
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负有直接管理责任,所以要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保持与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传递,并形成信息传递的书面资料,与其他竣工资料一起分类装订、归档保存本案例中,虽然工期延误施工单位负有直接责任,但是合同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监管,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因此高校必须建立追踪管理考核制度等方式,排除制度因素、人为因素对合同执行的干扰,从而助力于合同目标的实现。
结论
本文通过对某高校教育实训基地大楼在合同的管理与审计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从而助力于高校内部合同管理与审计的科学发展、制度改革,为高校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全过程规范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Z].2013-07-01.
[2]陆毅,黄贤东,夏金贵.论高校合同审计审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85-86.
作者简介:
闫思檬(1989- ),女,吉林省通化市人,通化师范学院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