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区能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2018-03-28刘景锦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资源诅咒资源开发经济增长

摘要:许多的研究表明,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现如今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国内与国外的区域经济发展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还不如自然资源不丰富国家和地区。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资源诅咒”效应。然而新疆的发展却是出乎了大家的预料,虽然新疆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率却不低甚至高于当时的全国平均水平,从这个情况来看新疆的经济发展并没有陷入“资源诅咒”效应的陷阱。新疆为什么能够逃脱掉这个诅咒呢?这是因为新疆并没有完全的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而是通过不断地发展其他的行业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资源诅咒;资源开发;新疆

新疆是我国占地面积最大的省,位于我国的西北部,目前有近40个民族聚居在此地。并且它还是我们国家边界线最长的省区,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多个国家接壤不仅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理智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丰富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国内与国外的经济发展就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如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它的GDP是呈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然而我们再看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泰国以及自然资源甚至极度匮乏的韩国,他们的GDP都在逐渐地增长。而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山西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大省它们的经济增长非常的缓慢,反倒是一些自然资源匮乏的东部省区经济飞速增长。从这些事例来看自然资源丰富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反而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容易使地区的经济发展过度的依赖自然资源从而造成产业结构单一使得地区经济增长缓慢从而陷入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新疆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它能否逃脱这个诅咒呢?我們将通过观察地区能源禀赋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新疆这个大省能否逃脱这个诅咒,并依据当地的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实施有效的方案。

一、统观新疆地区的能源禀赋优势与经济发展

因为新疆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它具有独一无二的光和热的资源,太阳辐射的热量和日照时长均名列前茅,因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极大的原因,所以对糖分较多的作物生长极为有利,新疆的水资源特别丰富,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值得2倍以上。而且新疆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都极为丰富在国家的资源层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疆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种类多达138种,有43种矿产储量稳居国内前十,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并且新疆还拥有发展钢铁产业所需的锰矿、铬矿等稀有金属的矿产这些稀有金属的矿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金属的矿产这些矿产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按照道理来说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经济增长一定很快。因此我们也观察了山西、黑龙江等与新疆同级别的资源大省的经济增长。发现他们的经济增长远远低于浙江、广东等资源匮乏的省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源诅咒”效应。但是新疆似乎打破了这个常规,新疆虽然是资源大省,但是偏偏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率让人大跌眼镜。因此我们从总体上分析了一下新疆自然资源产品与生产总值的相关趋势,研究发现前期的相关趋势很高,但是到了后期之后发现自然资源与生产总值的相关趋势在逐渐地降低。这是由于新疆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但是又不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而去努力的发展第三产业因此避免了“资源诅咒”的难题。

二、新疆地区能源禀赋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为了实现新疆经济的飞速发展就要培养产业之间的良性竞争。而现阶段想要发展竞争优势产生良性竞争就要解决两个首要矛盾:其一,新疆的自然资源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容易造成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后期经济增长缓慢。其二,新疆目前想要经济飞速发展的话还是要依靠目前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所以说怎样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新疆能够逃脱“资源诅咒”的噩梦并且经济能够飞速发展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新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使得新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浅层次的加工而是在本地进行深加工来提高产品的价值,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改进了经济增长的模式。又因为新疆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又是由国家主导的,地区性的投入相对较少。在新疆地区开发成本较大的都是由国家来主导的例如石油、天然气。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自然资源的开发过度占用其他部门的资金的难题。几点建议:一是不应将自然资源开采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选项要逐渐摆脱对资源的依赖;二是新疆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搭上国家“一带一路”的顺风车申请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三是要坚持可持续性的发展,要不断地创新提高高新技术的实力减弱对资源开采的依赖。四是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培养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增强软实力。五是要根据当地的优势提高开放的程度,改善投资的环境。六是在利用资源开采加快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应警惕资源开采部门对其他的高新产业在财政、技术、尖端人才等方面的挤出效应。

参考文献:

[1]赵领娣,张磊,李荣杰,杨明晔.能源禀赋、人力资本与中国绿色经济绩效[J].当代经济科学,2013(04)

[2]邓健,张玉新.结构性调整视域下高能耗产业的跨地区转移[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05)

[3]程燕.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04)

作者简介:

刘景锦(1986.7- ),男,汉族,新疆昌吉人,助理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诅咒资源开发经济增长
三江并流 “资源诅咒”与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