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探讨

2018-03-28沈波

商情 2018年7期
关键词:党内监督加强新时期

沈波

[摘要]党内监督是一个政党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如何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是当代执政党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只有深挖当前党内监督所存在的问題和产生的原因,才能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才能更好地推进我们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落实。本文对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 加强 党内监督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内监督主体意识不强

在党的日常事务管理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党员以及党员领导干部都只把自己作为监督的客体,而忽略自身也是监督主体的事实,认为只有组织才有监督的权力,缺乏了作为一名监督主体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与自觉性。首先,在行政工作中,缺乏责任感,一味地“躲懒”,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面对同级以及上级领导的行为。其次,“官本位”的思想浓烈,只接受上级领导的监督,对于下级部属的监督视若无睹,甚者进行打压报复。最后,部分党员对民主监督存在曲解和误解,认为监督就是故意和别人过不去,会影响集体的团结和耽误行政效率。

(二)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运行效率不高

制度的建设相当于行军中的粮草,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缺乏制度的保障,党内监督就如缺乏双桨的航船。首先,相关制度只注重理论性,而缺乏操作性。其次,对于监督客体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震慑力和警示性。对于监督不力和监督缺位等监督主体的监督责任追究和责任连带机制界定不清,难以保证监督主体切实地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

(三)党内政务缺乏透明,党内监督存在死角

当前在党内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却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将党务公开是上级领导和民众对自身工作的不信任,要把自己的“隐私”公之于世,因此对于党务公开存在极大的抗拒心态。由于党政事务不公开,很多党内政策和信息都没有及时发布,即使监督主体要进行监督,也无从下手。同时,党政事务的隐秘性,使得党内监督工作存在局限,无法真正对党内的事务及时进行有效监督,这种“监督死角”的存在,也为违纪违法行为提供了“温床”。

二、加强党内监督的措施

确保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实施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首先确保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的实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党内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要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的实施,就要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与罢免权等,并不断地完善有关党员民主权利的相关制度。

积极推行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知情权。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就要做到党内情况及时报告、党的重大决策及时征求党员意见,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从而确保党员对党务的知情权。此外,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规定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以及形式等,并始终坚持做到事前充分公开、事中积极讨论、事后及时反馈的运作机制,真正把党务公开落到实处。

提高党员民主意识,确保党员参与权。列宁曾指出,党章应该“保证全体党员甚至最落后的党员都积极地参加党的生活,参加讨论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让所有党员参与到党内事务,就要提高全体党员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民主素养。

确保和完善党员的选举权和监督权。确保和完善党员的选举权,要不断地完善党员的选举制度,扩大党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制度、改革候选人提名渠道等。实现党员对党内权力的制约,还要确保党员的监督权。确保党员对党内违法乱纪行为质询和监督的权力,确保他们对不称职的干部有权建议罢免或者调换。党的上层组织应该正确对待来自党的下级组织的批评,规定党员干部应主动接受来自下级党员的监督。

加强党员对党的干部的监督

党内监督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道“防火墙”。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执行党的宗旨,代表党和人民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因此,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党的领导干部都不能随心所欲、逃避监督。党内只有接受自下而上的监督,才能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坚持公开民主的干部选任制度。干部选任要走民主的渠道,实行推荐责任制和党委讨论票决制,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干部选任的民主程序和方式,坚持公开和公示的原则。建立和健全优秀人才破格选拔和不合格人员淘汰退出机制,以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领导干部队伍,以最大程度实现干部选任的公开和民主。

加强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陈云曾指出:“每个党员、每个组织,都应该自觉自愿地接受其他党员和上下周围组织的监督。”

完善监督党员干部的相关制度。积极建立和完善党员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结果与干部的任免、奖惩和晋升挂钩的制度。积极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官员直系亲属财产公示制,通过公示官员及其直系亲属的财产,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员对党的干部的监督。对党内违法乱纪的干部严格处分,决不允许搞干部特殊化,决不让个人凌驾于党规党纪之上。

确保纪检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加强纪检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如今党的纪检体制已经形成这样的格局:建成垂直的纪检机构,实行巡视制度,加强纪检机构自上而下的监督;建成平行的纪检机构,实行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加大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省级纪委书记的提名权由中央来掌握,加大其对地方纪委的监督权限。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对纪检机关进行改革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只有不断地根据时代的要求,对纪检机关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始终确保纪检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们党要不断加大纪检机关处理和处分其同级党委干部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权限,赋予纪检机关立案决定权和处分决定权,实行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增强纪检机关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结语

加强党内监督是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只有确保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的实施,加强基层党员对党的高层的监督,确保纪检机关的独立性、权威性以及时代性,才能保证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掌好权、用好权,克服和消除党内腐败现象,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来自各方的执政考验,从而促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猜你喜欢

党内监督加强新时期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定位、价值意蕴及其路径指向
西柏坡时期党的工作纪律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机关党建研究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