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校通识教育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融合
2018-03-28刘杰畅朱辰龙
刘杰畅 朱辰龙
[摘要]在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活动中,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要策略。在教育改革中,学校应该根据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情况,明晰该职业对于人才在专业知识、技能及人文素养上的要求,结合学科发展趋势,综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教育体系,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融入专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土木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校 通识教育 土木工程专业教育 融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活动中,科学知识的教育成为主体。但是,人作为一种有思想有情感的生物,专业的科学知识教育,只是育人的一部分,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和专业素质,还必须融入通识教育,让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能够拥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人格得以逐步健全完善。土木工程专业是目前高职院校中较为热门的一个专业,在教育活动中,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動性,从而促进专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1高职学校通识教育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要模块,前者以学生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完善为主体,教育形式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广泛,综合性比较强,知识点较为基础;后者以学生科学知识水平的提升、技能的专精为主要目标,侧重于对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根据社会职业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二者看似是不同的教育模块,但其实相互影响,是教育活动整体中相互融合的两个模块。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在这一专业的教学中,通识教育涉及到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个性化发展能力的培养,包含的课程有《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休养与法律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导论》、《工程经济学》等;专业教育涉及到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核心知识及核心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涵盖了《土木工程概论》、《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以及土木工程认知实习、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设计等项目。上述能力的培养其实是一体化的,实现二者的融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寻求自我发展的关键性策略,学科交叉,行业交融,社会对于人才专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要求均比较高,传统的单一化专业化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淘汰。
2高职学校通识教育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融合
2.1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
在教学改革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必要性,紧密联系教育实情,将二者从时间、内容上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协调好二者的矛盾,根据学校自身教学条件,以及土木工程行业的人才标准,明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课程结构,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线性结合,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人格上健全,在思想上独立,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
2.2探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类不是一个利用科学知识创造科技成果的工具,而是拥有着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学习科学知识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度,但是要应用这些知识的途径和目的,却与其自身的道德素质及行为品德相关。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体现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关怀学生的个人成长与人格完善,让学生经过数年的专业学习,具备走向社会的资格及在社会生存的能力,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个社会公民,自我价值的体现展示在自己对于社会的贡献上,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则能够让学生获得展示自我价值的能力。
3结语
在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保罗·格雷博士所说:“一位专业工程师再也不能仅仅驻足于工程技术一隅了,他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需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这两个教育模块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科学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能够在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所学知识,并且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从而促使其土木工程应用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以便于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