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2018-03-28俞诗蓓

商情 2018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

俞诗蓓

[摘要]互联网与金融两个行业的结合体“互联网金融”备受关注,成为人们在金融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传统上银行逐渐显现出线上平台建设、数据挖掘、成本效益等方面的不足,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其实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在大潮流驱动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做到的就是把握好机遇,努力创新转型,直面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转型

互联网技术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慢慢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近几年来,互联网悄然拓宽到金融行业,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新思路。2013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其发展势态非常迅猛。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将目光投向消费金融领域,利用自身强大的数据库、社交平台所拥有的客户源、先进技术等优势,使得互联网金融抢先机,快速发展。其战略布局从理财余额出发,进而成立自己的民营银行,这无疑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而且日趋明显。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金融行业,也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2015年国务院发文表示,互联网应该带动其他行业一起发展,为业务创新提供思路。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相较于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必须经银行和券商中介期限和数量进行匹配,就是意味着对于资金的流动性有一定的期限限制和数量方面的限制。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不需要通过中介撮合定价完成交易,从信息筛选到交易完成整个的流程都可通过网络平台操作,这样不仅减少了交易的成本,更加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提高了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金融机构减少了开设营业网点需求以及资金投入,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减少,也使得消费者不费力就能迅速找到自己合适的金融产品。传统金融行业却往往在信息处理方面花费的成本比较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一般是由计算机操作,办理业务流程使用同一基准,简单快捷,不需要等待,从而大大加快业务处理速度,提高效率,让客户更加满意。如阿里小贷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不必为银行繁琐的流程烦恼。利用的就是强大的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信息使用者能快速全面了解个人或企业的财务和征信状况,通过对数据筛选、比对、识别及分析,构建了风险分析与信用调查方面的模型,客户贷款从申请到发放的同时就能够实现到款,打造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贷业务工厂。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对比传统商业银行的劣势分析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的事物,不仅填补了传统银行的业务缺陷,而且生命力旺盛。虽然说传统商业银行经过了长久的风雨洗礼,在金融市场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是互联网金融开启一种结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的全新模式,它保留了互联网技术原本的优势,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大大降低成本以及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避开了之前必须通过传统银行、交易所金融中介才能办理业务,节省交易时间并且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互联网金融生的巨大效益将会更加惠及普百姓。传统商业银行的体量大,发展转型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资源,其主运营成本高,物理网点在竞争中得不到优势,反而增加银行成本,而且传统银行发展受到现有制度的极大约束,相比互联网金融并不够自由且缺乏创新性。同时,互联网具有大量关联性强的用户群体,挖掘的潜在客户优势,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产品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挥巨大优势。表1则是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劣势比较分析。

(二)传统商业银行优势对比互联网金融的劣势分析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积累沉淀,具有雄厚的底蕴和较为完善的系统。与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就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把互联网监管提到日程上来,网络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但是互联网金融想要有一个完整的准入、管理和风控体系,是暂时不能实现的,网络监管陷入了一个“管则严,不管则松”的尴尬局面。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一个隐患。传统银行在资本规模上相较于互联网金融有着体量大的优势,市场信誉上也具有较好的公信力,风险管理上更为完善。相较之下,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短,体量规模小,此前市场的混乱带来的市场信誉不足,对于自身的风险管理还处在发展阶段,这些劣势对比于传统银行还尚有不足,但互联网金融还在不断发展,其劣势也会在发展中逐渐完善。

三、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转型策略

(一)改变传统观念,加快人才培养和储备

在互联网金融潮流下,对于不同群体的要求、投资理财观念变化导致的金融业务要求变化,商业银行应该立刻抛弃固有的金融主体一家独大的观念,努力将金融服务大众化、平民化和普及化,不能僅重视公司业务而忽视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业务。银行应针对年轻消费者,开发出多元便利的金融服务与产品,改变原有的仅通过柜台或者半闲置状态的官方网页模式,通过当下流行的网络平台或者APP手机端建立和消费者的联系沟通,尝试形成符合当代的消费观。

同时,互联网金融需要的不仅仅是金融技能过硬的人才,为应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要求,更需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数据分析以及相关IT技术的新技术人才,这些人才都是传统银行顺应时代进步的生力军。但是就目前来看,银行有专门从事金融业务的人员也有工作于IT部门的员工,但是互联网金融更需要金融与IT技术的结合,银行现在最是缺乏此类人才。因此,商业银行更应着重发展信息科技,从实际中发现网络之于现代金融业的重要作用。为达到能够与网络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吸纳综合性优秀人才,同时更新对内部人员的管理提。

(二)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参与程度

在实际的发展中,金融消费者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期望十分高,他们的要求十分严厉,十分不愿意这些传统的金融机构出现任何差错。因此银行需要重新审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客服的满意度,通过信息化的途径加强和客户之间的交流沟通,使消费者感受到银行改革的诚意、对于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要及时处理,提供给消费者全面而高效的服务。不但要开发新群体,也要对旧群体回访和安抚、争取转介绍等机会。首先是要根据客户消费偏好的差异和业务特点对客户类型进行细分,精简业务处理流程,满足各层次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其次,加强和兄弟银行的多方交流和业务贯通,将信息提供方、支付第三方和电子商务公司等诸多资源整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全方位的资源投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一条龙式的全面服务”,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最后,以市场为导向,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客户的参与程度,更好的改进银行的金融服务。

(三)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数据的整合与积累

伴随着网络金融的日新月异,银行机构融入到网络金融的发展浪潮迫在眉睫。需要金融机构积极的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精准判定潜在的客户群体以及不同客群的金融需求,为客户能够提供网络理财项目,并提供全面的网络金融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还应该充分分析数据信息,对资产进行优化组合,不能以缺乏创新、单调的评判方式审核信贷业务,而是结合网络信息多角度核查风险,以提高自身发展的效率,这些行为将使得传统金融业中劳动力和专业知识密集的服务模式遭遇巨大的危机。所以,传统金融业要多加研究互联网知识,充分运用顺应时代发展的网络金融,进行现存资源的深度探索与资源开发,与其他银行以及权威网络平台展开合作交换公开但是隐蔽的信息资源,统筹各方资源,取长补短,发挥整个银行业的实力。

(四)注重顶层设计,再造业务流程

要注重商业银行的顶层设计,首先是要保证效率,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网络化,推动金融机构的扁平化,提高效率水平;其次是要方便,要简化业务流程,压缩中间环节,节省客户时间,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最后是要保证多样化,要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中小微企业上,提高对中小微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在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加以整合,通过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理财与投资偏好,为消费者准备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