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和社交障碍之间关系
2018-03-28王雨虹
王雨虹
【摘 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正在以无比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手机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也同时带来了许多弊端。在大学生中,拥有手机的比例相当高,对手机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发生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与社交障碍之间的关系,文通过查找文献搜集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的资料,结合国內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总结人际交往效能感、手机依赖的概念、结构、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并同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预防和矫正提供新观点,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
【关键词】手机;依赖症;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2-0174-002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bile phones are at very fast speed changing people's life and study way,mobile phones can br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but also brought a lot of disadvantag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proportion of mobile phones is quite high,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occurs, caus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barriers, wen by looking up the literature about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ith mobile phone rely on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 their interpersonal self-efficacy, mobile phones, rely on the concept, structure, measuring method and related research,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and among the same time,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rely on and rectify provides new ideas,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somatic health.
【Key words】Mobile phone;Dependen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0 引言
随着进入信息化时代中,手机凭借小巧、便捷、无线移动等特点和不断完善的上网、读书、听音乐、玩游戏等等功能,渐渐成为大学生重要的通讯和娱乐工具。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并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我国有 26.1%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过度依赖手机而患上了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生活,这种疾病被心理专家定义为“手机依赖症”。如突然忘带手机时,40% 的大学生觉得很不舒服,37% 的大学到生觉得无法忍受,一定要取回;经过调查,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如果自己过久没有收到短信,会把其他同学的铃声认为是自己的手机。手机依赖症又被称为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手机依赖症并不是单指对手机的依赖,而是对手机的过度滥用或者是手机使用者沉湎于玩游戏、上网、发短信、拍照等手机功能,并因此影响了工作、学习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本质上来说,手机依赖症是一种“行为成瘾”。
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交往活动的判断被称为人际交往效能感。学者来燕、边玉芳在综合借鉴国内外研究中提出的人际交往结构,得出人际交往效能感的6个维度:言语表达,社交调适,观察与倾听,主动交往,情绪控制以及问题解决。
1 手机社交媒介概述
(1)社交媒介
欧洲商学院教授Andreas M. Kaplan等将社交媒介与Web2.0和用户生成内容进行了区分,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交媒介是基于Web 2.0技术,服务主体为广大用户,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需求、允许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和创造的高度互动平台。
武汉理工大学赵洁(2010)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交媒介发展分为三分阶段:概念化社交、个性化社交和真实化社交。并从较广的范围定义了社交媒介,指出社交媒介除了专业的社交网站外,还包括博客、视频网站、论坛等一系列有大量用户的网络社区和平。
根据赵洁(2010)对社交媒介发展阶段的划分,本研究基于社交媒介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真实化社交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真实化社交也可称为熟人化社交,是基于熟人网络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交方式(赵洁,2010),虽依托网络媒介,但其虚拟程度大大降低,因此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具有替代性作用。这种社交媒介的出现给个体增加了一种新的社交途径,这种社交途径对个体的人际关系质量是否会带来改变,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仍是个未知数。
(2)媒介依赖影响因素
Ball-Rokeach (1985)认为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结构依赖、受众个性以及受众的社会心理特征三个方面,其中结構依赖对于依赖的作用最大。也就是表明,影响受众对媒介依赖程度的正是媒介本身。对此观点,Ball-Rokeach进行了进一步解释,他指出,不同的媒介形式在信息资源掌控和传播信息方面能力不同,受众可能会根据媒介对于自身获取信息的可用性来改变他们与不同媒介的依赖关系。国内现有对于社交媒介依赖因素的研究比较欠缺,多数学者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择使用率较高的一个特定的社交媒介,如微信、腾讯QQ, Facebook等进行相关的研究。例如,刘振声以大学生微博依赖为例,研究了社交媒体依赖于媒介需求的关系。首先,发现大学生对于微博使用的普及率很高,微博依赖现象突出。这种依赖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微博本身的便捷性,二则是在发生使用行为后,行为本身激励受众继续使用,受众主动寻求积极媒介满足的结果,便产生了之后的微博依赖,又包含显著的被动性和非目的性(刘振声,2013)。
(3)手机社交媒介依赖研究现状
国内外直接对手机社交媒介依赖的探讨比较少,对于手机依赖相关的探讨己经比较丰富。经过对诸多国内外文献的学习整理发现,多数学者认为个体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包括孤独感、社会需要与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控制源,他们为进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可信的成果。在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关系研究中,王堵坷提出,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依赖程度可以用大五人格显著预测,不同应对方式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并指出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于责任性特质和宜人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开放性特质、神经质、内外向的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王堵坷,2014)。
基于对媒介依赖理论的了解,本研究范围内手机社交媒介依赖是指:一个人越依赖于使用手机社交媒介来满足社交的需求,手机社交媒介在这个人社交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手机社交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大。张天宇也认为社交软件己经与人们口常生活密不可分了,有超过八成的大学生表示,社交软件是移动设备一大用途,在社交方式上,大学生对于关系越亲,联系越紧密的人,选择“现实交流”方式(打电话、发短信)可能性较大,而对关系一般或联系较疏远的人,“虚拟交际”(社交软件交流方式)则是首选。近年来,手机社交媒介依赖现象显现,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与探讨,各学者陆续将视觉重点放在了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对于用户产生的影响上,继而一些学者得出了手机社交媒介依赖对于用户影响的研究结论。郑夏冰提出使用移动社交网络Apps超过正常范围,将会导致认知偏见,而使用过度和认知偏见的程度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冲突,包括家庭朋友间的关系冲突、工作或者学习冲突和个人身体健康的冲突。技术压抑症在以上负面影响的作用下出现。
2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成因分析
(1)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随着科技迅速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手机功能也因此越来越丰富,手机所拥有的的社交、游戏、音乐、拍照、视频、阅读等功能被大学生们广泛使用,特别是手机的各种娱乐功能,更是对大学生存在极强的吸引力,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是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之一。
(2)空余时间更多的大学环境
与中学不同,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过大的学业压力,学生可以自由自配的时间很多,单大部分的大学生可能会不知道如何去合理地安排时间,再加上运营商为针对大学生而制定的多种手机套餐,校园里便利的移动网络条件,因此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手机上,产生了手机依赖现象。
(3)远离父母的家庭环境
进入大学之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会到异地上学。部分父母存在工作繁忙、距离遥远的问题,导致他们并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管束,大学生与父母交流少,再加上大学生并不成熟的心理,难以抵挡手机的众多功能对大学生带来的诱惑,从而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
(4)大学生对手机的需要
进入大学之后,因为中学长时间单调高压的学习生活和升学的压力,学生需要释放累积的复杂情绪,希望在大学生活中能够享受自由。其次,大学生的社交需求也能够通过手机得到满足,因为手机通话、短信和各种社交软件的功能,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与他人联系。
(5)大学生自身的人格特质
“手机依赖症”在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中尤为多见。这些人往往交际圈小,朋友少,想与外界联系又不积极主动,所以更容易产生对手机的依赖。而在大学生中,由于部分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制能力不强,对群体有强烈的依赖感,从众心理人格,存在攀比的心理需求,也是手机依赖的主观人格因素。
3 结束语
网络日益普及,社交软件开发技术不断完善,使用手机社交媒介己经成为大学生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手机社交软件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社交行为,这种便利性也致使大学生对手机社交软件使用愈加频繁,当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得一部分,依赖现象显现而生。大学生对于手机社交媒介的依赖现象作为大学生社交行为的一部分,社交媒体不是一时的狂热,而是人们社交方式的改变,因此必然或多或少改变社交的原貌,本文主要着手于满意感探究这种手机社交媒介与人际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会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还是抑制,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是个体获得荣誉、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若是抑制作为大学生本身、社会等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改善这种情况。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介依赖对人际关系满意感有预测作用,二者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自尊对人际关系满意感有预测作用,二者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介依赖对自尊有预测作用,二者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对此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思想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丰富校园文化,扩展社团活动,建立良好氛围,培养学生个性,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1.
[2]2014年中国社交媒介报告[EB/OL].http://socialbeta.com/t/china-digital-landscape-2014,2015.5.(下转第161页)
(上接第175页)
[3]S.Ezoe.M.(2013).Toda/Open.Journal ofPreveutive Mediciue,3, 407-412.
[4]土芳.电了邮件与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5]陈婷婷.手机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依赖研究![D].西南大学,2014.
[6]Andreas M.Kaplan.& Michael Haenlein.(2010). Users of the world,unite!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59(53),59-68.
[7]Ahlqvist,Toni Back,A.,Halonen,M.,& Heinonen,8.(2008). Social media road maps exploring the futures triggered by social media.VTT Tiedotteita-T}altiou Tekuilliueu Tutkimuskeskus, 9(5),24-54.
[8]H.Kietzmann. Jan.,&Kristopher; Hermkens.(2011).Social media Get serious!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只241 -251.
[9]洪彬.基于社交媒介的溝通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10]曹博林.社交媒介: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J].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大学,47(3),65-69.
[11]刘慧芳.《数字生活,势不可挡》[J].市场研究,2009(02).
[12]赵洁.论社交媒介一基于“受众”视角[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