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说的审美阅读

2018-03-28曾海嫦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孔乙己人物形象美的

曾海嫦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了重视。因此,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小说的审美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道德情操,乃至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很重要。在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小说中的美,可以以正确的审美观干预学生的生活,使其在学习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对于提高学生的小说审美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小说的人物美:以“形”传“神”

小说创作的中心课题就是塑造鲜活又富有典型性的小说人物。小说人物形似和神肖于生活原型,既是作者在创作时应遵循的审美规范,也是构成小说人物美的重要标志。

在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紧扣人物,借助其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性格,捕捉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之美,从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如鲁迅《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写出的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历经沧桑,已变得麻木迟钝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小说通过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小说人物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家创造的艺术形象要求小说人物要“形似”于生活人物,但小说人物形象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与复制。作家在创造小说人物形象时,可将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物原型直接写进小说,如小说《故乡》里的闰土;也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即将几个人物形象分解后重组为一个新的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还可以通过想象虚构去创造新的人物形象。这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使小说人物不仅在外表上“形似”于生活原型,而且富有了自己的生命和神韵。当我们引导学生走近这些人物,如见其人的外貌描写,如闻其声的语言描写,如展现其精神的行动描写,如触及其灵魂的心理描写,无不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

二、小说的情节美:曲折构思

小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也是作家对故事进行因果安排而形成的艺术性结构。我国小说自诞生以来,就注重故事情节。以曲折的情节来吸引读者,成为小说的一大特征。跌宕起伏的情节让读者的心弦随之一张一弛,读者也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心理愉悦。如《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就采用张弛有序的手法老构思情节。

在故事开端,林教头沧州遇旧知,遇到酒生兒李小二,善良安分,知恩图报,林冲在沧州过得平顺,这是“弛”,接着写陆虞侯密谋害林冲,林冲知晓后怒不可遏,买刀寻敌,这是“张”,读者的心高高悬了起来。接着写林冲三五日“未见消耗”,“自心下慢”,不久又接管草料场,苟且偷安的故态复萌,情节又趋平缓,读者悬着的心暂时也放下来,这就又形成一个“驰”。陆谦欲置林冲于死地,火烧草料场,林冲忍无可忍,手刃仇敌,这又是一个“张”。奸贼受到惩罚,英雄报仇雪恨,读者为之扬眉吐气。整个情节就这样一张一弛,疏密有致,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文似看山不喜平。小说情节生动曲折,具有变化美。但无论情节怎么变化,小说情节一定要符合情理,使情节呈现出一定的逻辑美,这既是情节连贯的审美要求,也是小说情节美的一大特征。

三、小说的语言美:细致品味

作为艺术,小说必须是审美的,而作为语言的艺术,小说的审美特征又必须体现在语言上。“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小说以其灵活多变的语言运用手法,能够广阔地描述社会生活,刻画人物性格,反映历史发展的进行,并且可以通过抒情、议论、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段,把艺术家的审美认识和情感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具体的叙述中,因小说内容、表现的主题、作者的写作个性,甚至小说主人公经历与性格,不同小说语言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首先,阅读中要品味凝练优美的语言。《故乡》的语言丰富而生动,回忆童年往事时温馨而灵动,叙写这次回乡经历,则沉重而压抑,展望未来又另有生机,语言呈现出的美感特点处处贴切小说人物的经历、性格与作品主题,并且为了突出人物与作品主题,在叙述闰土和杨二嫂的事迹时,小说的语言充分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作者复杂的感触与追求,借助语言这根线,纠缠在一起慢慢地抽出,再铺展开来。扣住语言,仔细咀嚼,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忧郁——一种不激烈但又摆脱不掉的悠长的情感和情绪,它笼罩全篇,引导学生抓住它,也就抓住了切入小说的钥匙。

其次,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对人物语言的阅读感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感受人物所体现的或崇高、或质朴、或壮烈的美。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那不多却极具个性的语言:“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些语言无不显示主人公深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迂腐透顶,酸腐无用的语言是他唯一的抵挡盾牌,显示着孔乙己作为一个时代受害者的悲剧美。

“由于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在提高了对艺术美的认识的同时,必然也提高了对现实美的认识,并且促使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的美,让他们辨析生活中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在生活实践中,以美的标准要求自己,使其能够以美的标准创造生活、创造美,并追求更高的美,以达到美育的目的。所以,认识学习小说的美,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小说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前提。

猜你喜欢

孔乙己人物形象美的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好美的雾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孔乙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