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运用初探

2018-03-28戴金杏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利用微微课

戴金杏

摘要: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将以往的“讲授式”、“演示式”等教学转换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入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

一、我所理解的微课

2017年9月-12月,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六盘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项目,期间对如何制作微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让我对微课的含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微课具有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微课以视频为载体,教学时间短,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更易让学生接受。

其次,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教学中某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相对于完整一节课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多为农民工子弟,信息技术学科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等方面的重视。我在近四年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认识不到位。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大部分学生是带着一种到计算机教室玩游戏的心理来上课的。他们在课堂爱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整个课堂教学很难维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模式,运用微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有两大点,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常常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学,很难接受并让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实践操作类的知识单靠教师的讲解演示,教法过于单一,久而久之,难免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微课将枯燥难懂的理论或实践操作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的知识点,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压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信息技术学科为利用微课学习提供了便利

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学科在网络教室里进行,网络化的教学平台为微课的传递和使用提供了便利。信息技术学科基本上每节课学生都有大量自主探究的时间,这与微课的特点非常契合,它更适合操作技术类知识的学习。最后,信息技术教师较其它学科老师在制作与使用微课方面更具优势。

三、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为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在课堂上如何传授本节课的知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若我们决定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备课前就应考虑好不同类型微课资源的鉴别、整合、开发及使用,应结合我们的学科课程内容及学科特点。关于微课的来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制作,也可利于网络平台搜集我们需要和资源进行修改后使用。随着微课热,各地微课比赛的开展,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在这些比赛平台上找到我们想要的微课,如中国微课网、全国首届微课程比赛平台等,甚至是我们六盘水市教育局的门户网站,这些平台都有很多优秀的微课案例供我们教学使用。

1.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视操作技能的学科,微课可以很大程度应用于操作技能演示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们知道,操作技能类的学习是一个连贯完整的过程,若一个步骤没到位,就会导致后面的操作甚至整个任务失败。例如在教学《邮件合并》这一课程时,不同office版本操作也不一样。在word2010版本中,需先在菜单栏中选择“邮件”,找到“开始邮件合并”,选择“邮件合并分步向导”,再在右边的窗格中占击下一步“选择文档类型”等。在讲解的时候,操作步骤较繁琐,学生往往只关注到部分操作,导致实际操作失败率较高。因此,在上课前,我选择了常见的成绩统计表及成绩报告单为数据列表和模板,并制作了微课进行教学。利用微课,可以使用高亮鼠标点击、或放大屏幕,或配上一些标注来进行操作提示,再加上教师的精讲,学生不仅可以非常直观、轻松地学习,还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暂停、播放等。利用微课,轻松高效地再现了教师的操作细节,突破了重难点,学生能快速地掌握操作技能,这样师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程上更多其它创造性的活动。

2.微课应用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完成知识构建。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四册《探索计算机秘密——硬件》和《探索计算机秘密——软件》这两节课时,我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将两个课时的内容有机地接合起来。利用视频结合图片、音乐、文字等,生动有趣地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学生自主观看完视频,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工作原理。最后,再针对同学们学习中出现的较集中的问题给予解决。如果单凭老师拿着计算机部分硬件站在讲台上枯燥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其抽象的工作原理,微课真正把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3.微课还可应用在课堂导入中,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计算机病毒》这节课时,结合网络平台收集的资源,制作了一个微课《熊猫烧香》作为导入。微课开头以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熊猫烧香么,想不想一起去认识一下?”紧接着通过音乐、图片、新闻链接等向同学们展示“熊猫烧香”这种病毒它的一些特征和由来:会自动关闭众多杀毒软件和安全工具;感染系统中exe等文件,并更改图标为“熊猫烧香”。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任务中去。

四、关于使用微课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在微课火热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微课?是否每一节课都需使用微课来进行教学?这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判断。我认为,如果微课的设计及使用没有认真的揣摩教材,没有考虑学生的特点,忽视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停留在浏览视频这个肤浅的层面,其形式大于内容,或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再者,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微课学习,觉得好奇而积极参与其中,但时间久了能否坚持下去,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01 期刊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勢》 电化教育研究 2011年10期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利用微微课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