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德育的渗透

2018-03-28吕芳军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中德育

吕芳军

摘要:当下中国愈发重视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和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理应受到音乐教育者的关注。音乐教育者要紧随教育潮流,做好科学地将德育渗透入音乐教学的工作。本文围绕高中音乐教育中德育的渗透的主题,阐述了德育渗透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从学生,教师和社会这三个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课堂和教学工作者两个方面提出了利用德育渗透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德育

引言:

广义上的音乐教育通常被定义为学校按计划进行的利用音乐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技能的满足一定社会需求的音乐教育。对于德育,大众通常将其理解为社会,学校,家庭及各种组织对社会成员施加的影响其思想道德的活动。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德育和音乐教育的利德利智的有机结合能够在中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因此,把德育渗透入音乐教育中,不仅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有紧密联系,也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时代潮流。

一、当下高中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1、学生角度

1.1课堂

一方面,高中生对音乐教材缺乏兴趣,对音乐课堂缺乏热情,往往阳奉阴违地在音乐课堂上做与音乐学科无关之事。另一方面,在某些素质教育欠发达地区,时有发生音乐学科的课时被其他学科取代的情况。

1.2课业负担

我国高中生绝大部分有沉重的学习负担,尤其是面临高考大关的高中生。高考科目的课业压力使高中生精疲力竭,无暇他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在作为非主科目的音乐课上投入的精力。

2、教师角度

2.1教学方法

许多高中音乐教师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教学模式的主动性。以典型的“填鸭式”教学为例,教师只照本宣科,向学生灌输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无法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不能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音乐知识。一些脱离学生生活的音乐知识更是让学生对音乐课敬而远之。

2.2教学内容

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普遍侧重于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学生情感体验的需求,品格和个性的塑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2.3教育理念

大部分教师没有更新教学理念,缺乏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改革创新意识,没有达到知识技能,思维品格,价值观培养这三者的平衡。

3.社会角度

对于高中音乐课堂,社会存在严重的刻板印象,认为音乐课堂影响学习,浪费时间。许多家长和学生没有认识到音乐课堂的有益之处,对音乐课堂持消极态度。甚至一些学校和老师也不能积极地支持中学音乐教育。唯高考论思想占主导的群体更是视音乐课堂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有助于改变大众对音乐课的负面观点。

二、如何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

1.音乐教育

1.1课堂设计渗透德育

教师应该丰富音乐知识的呈现形式,联系实际,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和探索音乐知识的热情。在音乐课入课方面,就可以采取导言入课、故事入课、诗词入课、图画入课这四种入课设计。以著名的《黄河大合唱》为例,在欣赏此音乐作品时,首先让学生齐诵唐人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再引入导言,点明这是一首依托黄河谱写的中华儿女保卫祖国母亲的赞歌,同时展示数张黄河河水波涛汹涌,奔腾流淌的图片。这种形式的入课有利于课堂起始浑雄壮阔的气氛的营造、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的萌生、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兴趣的激发和学生对于音乐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该多维结合的模式不仅能成功地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有机地融合音乐教育和德育,使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2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具有喜动,好乐,求美,期望参与集体活动,渴望表现自身能力的特点。音乐课外项目是高中音乐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学校和教师应组织开展符合高中生特点的、形式多样的、多姿多彩的音乐课余活动。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合唱团和乐团。通过合唱团与乐团的训练和演出活动,学生在习得相应的音乐技能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享受到整体声音相互配合所具有的美感,体会到团结和协调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意识到部分属于整体,部分服从整体,最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合唱团与乐团的严格要求和刻苦训练也会使学生树立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立志成才的观念。

2.教师素质渗透德育

音乐教师身兼音乐教育的光荣使命和传播音乐知识的重担,必须以身作则,具备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高尚的情操,才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崇高的理想、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才能在孜孜不倦的钻研后,理解透彻音乐教材,科学渗透德育内容。唯有这样的音乐教师,才能循循善誘,寓教于乐,充当学生的指路明灯。

3.音乐教学工作者应向社会展示德育渗透音乐教育的实践成果,让社会了解融合德育的音乐教育能够发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三观的作用,打破社会赋予音乐教育的陈旧枷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存在学生对待课堂态度消极,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僵化,社会重视程度低的问题。音乐教育者需要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目的,把握德育渗透音乐教育的特点,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德育实践,借助音乐教育绘声绘色的音乐力量,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于无形中发展学生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卉娴.润物无声的高中音乐德育[J].陕西教育(教学),2016,(9):20.

[2]杨家伟.高中音乐教学德育渗透方法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0):243-243.

[3]崔英红.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散文百家(下),2015,(4):42-42.

[4]任建萍.德"如影随形",育"润物无声"——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北方音乐,2017,(14):196.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高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