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2018-03-28卢婕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卢婕

摘要:中華传统美德包括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优秀的传统品质,例如说讲礼仪、富有诚信意识等等。我们在初中关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适当的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学生对传统优秀品质的继承与发扬,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初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对于融入中华传统美德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这样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合;问题方法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中适当的融入传统美德对于教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结合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道德素养,完善当前的教学体系,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同时还能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1传统美德选取的原则

1.1须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选择教材时,教学内容一定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将传统美德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结合起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更新,内容也越来越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我国重要的瑰宝和财富,也是激发我国人民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曾有外国学者写《中国文明与世界》这本书,记录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本书作为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的参与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2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然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符合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既不会偏离我国的主流思想,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比如说,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崇尚儒家思想并提出“ 仁者爱人”,儒家思想之所以为世人铭记,正是因为它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值得继承和发扬,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和书籍作为传授知识的教材。

1.3须契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

除了上面叙述的之外,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传统美德还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来选择教材,一定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好的了解。

2将传统美德与道德与法治深度融合的切入点

2.1以教材主要内容为切入点

我们一定要契合书本内容对传统美德进行渗透,在此基础上,可以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说,在学习《诚实守信》这一小节时,可以给学生列举“曾子杀猪”等历史典故,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从古至今一直弘扬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要学习,更要继承和弘扬,这样学生不仅对书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传统美德内涵的了解也更加透彻。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反面教材,比如说“三鹿牛奶案”等等,这些无良商人违背了做人的准则,没有做到诚信,注定要被世人唾弃,为社会不耻。无论是个人还是大型的企业,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2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

我们对传统美德的渗透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我们还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日常在学生中发生的真实案例作为课堂的案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传统美德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更好的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并对其进行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2.3以问题探究分享为切入点

当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我们还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的去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反面案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其中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去学习书本内容,同时学生也会警醒,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3将传统美德与道德与法治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当然我们在渗透传统美德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说,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到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主动的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另外,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无论你身处何时,身处何方都要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另外,还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生的教学创造健康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老师也要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加强自身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教师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学校的氛围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重视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明白优秀美德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中,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总而言之,我们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道德和法制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教师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去学习,去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朱德蘖.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1.

[2]王夫艳.规则抑或美德:教师专业道德建构的理论路径与现实选择[J].教育研究,2015,36(10):64-71+97.

[3]张济洲,黄书光.美德是否可教——论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J].教育研究,2013,34(04):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