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实施办法

2018-03-28李强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低段教学小学语文

李强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新要求指示小学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人文教育,因此本论文将具体讨论在根据新课标如何实施语文课程,本论文以小学语文课程动物儿歌为例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动物儿歌;识字韵文

一、仔细剖析课文,做好课前准备

我们在授课时,应该明确本课的具体内容以及内容所要传达的思想,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师素养和相关知识剖析课文,对课文有大体的掌握,例如动物儿歌这篇课文,教师要明确《动物儿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典型的集中识字韵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6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活动情景,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通过这些剖析,教师会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明确教学目标,找出教学重点

有了对课文的具体剖析,教师应该理清思路,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运用哪些教学方法可以达到这些教学目标,例如动物儿歌这篇课文,教学目标可定为:1.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我们要从教学目标中找出教学重难点,由于本篇课文是小学低段的课文,因此教学重难点应该更加注重识字方面,例如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了解课文表达的主要思想。此外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准备相应的教学用具,如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三、注重教学环节,详解教学流程

1.激趣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龄学生最容易受其他事物影响而不专注学习,因此教师在上课的前半段时间,利用激趣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很多昆虫、小动物也悄悄地跟着夏姑娘一起走上了夏的舞台。你瞧,蜻蜓正在小河的上空展翅飞翔,蜜蜂在花丛间嗡嗡地唱着勤劳的歌……小朋友们,让我們一起去看看它们,并与它们打个招呼吧!(展示各种小动物在草丛间穿梭的情形)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想象出一副动物们在草丛中玩耍的场景,学生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课堂上来。

2.重点讲解本课的新知识点:认识形声字。

在教授新知识点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点,把新旧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点,例如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生字,课件出示带有虫字旁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生字的形旁都带有“虫”,而虫的另一旁都是学生们学过的字,因此教师可以总结出: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有趣了,有的汉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像这个“蜻”字,左边的“虫”表示它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板书:形声字)来,跟老师读: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认识很多字。

3.朗读韵文,理解内容

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要以多读为主,读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也可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教授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看图,指名以“谁在哪里”的句式说话。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记,说说儿歌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记住了哪些词语哪些句子。打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同桌互读,学习轻松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检查“展、运、网”字的书写。请学生画蜘蛛网或自己知道的网的样子,帮助记忆“网”字。给“网”字扩词:你还知道有什么网?指名读儿歌。正音,指导朗读。跟读、齐读。质疑,引导理解。根据质疑情况引导理解“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想想、说说儿歌的句式与刚才我们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的话有什么不一样。明白儿歌句式特点:谁(两个字)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字),所以整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好听。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朗读与背诵。如:什么空中展翅飞?蜻蜓空中展翅飞。还可全班朗读韵文并背诵。接着课件出示以下一段话:夏天到了,小动物们都赶来凑(còu)热闹了。蜻蜓展开它透明的翅膀飞在水面上,像刚刚起飞的飞机;一只只蝴蝶在花丛间钻(zuān)来钻去,就像在玩捉迷藏(cánɡ);房檐(yán)下,蜘蛛正忙着结网,它要结又大又结实的网,捕获更多的小虫子;潮(cháo)湿(shī)的土里,蚯蚓伸(shēn)缩(suō)着自己的身体,它在造自己的地下宫殿(diàn);地上的蚂蚁,总是那么忙忙碌(lù)碌,好像总有运不完的粮食;小蝌蚪正在水里游着,它们一边游玩一边找妈妈呢。要求自由读这段话,多读几遍颜色不同的字。(写动物的词)并指名读一读。还可以跟读、齐读。检查背诵课文。需要注意(1)指名背诵。注意背诵时不忘语速语调等。(2)小组背诵比赛,发现没有背好的学生,督促其课外背诵。

四、进行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同时,我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例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记住了几个虫旁的形声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教学总结:

以动物儿歌为例进行教学实例,本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背诵韵文的基础上,又用一段文字来展示课文内容,让同学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然后拓展课文,让孩子们说说自己了解的哪些动物也像文中的一样,把自己说的按韵文句式编儿歌,既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刘文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54-55.

[2]王协顺,吴岩,赵思敏,倪超,张明.形旁和声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02):130-140.

[3]万业馨.略论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0,(01):62-69.

猜你喜欢

低段教学小学语文
几何直观在小学低段(一二年级)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听,数学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