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3-28王杰武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培养思维

王杰武

摘要:在课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在学习交流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因此小学生能够从分理解和真正掌握数学,也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的核心就是思维。在老师上数学课中,首先会和学生互动,创造一个平等互助的氛围,其次开始抓住学生的兴趣,最后交给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一系列的数学解题方法。

关键词:教育教学;思维;培养

通过教育心理学,数学课程标准等的学习,从而了解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数学思维活动中,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一、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1、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

小学生总是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记忆,。例如在拼七巧板,不管拼成正方形,长方形,还是拼成鱼,船,全部都是建立在他所见过,摸过,看过的事物之上的,如果没有他所了解过的事物,将不会拼的出来。

2、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较弱。

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弱,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例如一道题中把两个棱长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合并成一个长方体时,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小学生他们通常会忽视其中的一面,只求其他的五面的面积。

3、小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较短。

由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小学生的有效思维较短,一节课是45分钟,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可能只达到20到25分钟,所以在老师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的更换教育方法,课堂氛围也要不断的调整,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既要延长小学生的注意力,又要教会他们解题思维的方法。

二、培养思维能力的策略

1、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从20世纪开始,教育的理念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应试教育慢慢转变成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主导者,身份没有变,只是将角色进行分工。教师不应该永远的站立在高高的讲台,在至高的讲台上只是作为授业者,而是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以平等的姿态,良好的情绪,饱满的热情面对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更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良好沟通,让教师感受到学生学习的状况,学习的难易程度,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主动参与学习。

2、要有数学兴趣的培.

数学思维是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加快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加减乘除能够运用的很熟练,为以后高难度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小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内在乐趣,可以有利于培养数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相当于建房子有了堅固的地基,他的学习效率和听课质量大大提高。

3、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数学思维

由于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较强,自己听到,看到,摸到的事物能有利于数学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比较枯燥乏味,连贯性不是很强,教师可以将自己今天所教的数学内容制成PPT或者动画的效果,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仅是利用教材而且也要从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在课间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可以找一些包含数学内容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家都离不开数学,促进学生的大脑感官。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语言的表达是论述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一些的研究表明,看的思维效率最低,写的思维效率较高,说的思维效率最高。有许多思维的跳跃和对问题的思考都是在说的过程中实现的,通过和对方的谈话中,能够了解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思考方式的不同。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着的。语言是思维的“外表”,思维是语言的“核心”,思维决定着语序的表达,使语言能有说服力,反过来,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使思维更清晰,两者相辅相成。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想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与学生进行了解。,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平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争取能都让学生用流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对语言的探索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思维的方式,做到思维与语言两者密不可分。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数学,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通过对数学基础知识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学会多种多样的运用方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了解解题思路,争取举一反三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那些需要经过周密思考,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这类的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总结:

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了解到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应该从课堂,教材,课堂氛围,多媒体等等方面入手,让小学生从对数学有乐趣到对数学感兴趣,真正掌握数学思维,从而了解数学的解题思路和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秀荣.小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建议[N].科学导报,2017-09-08(C02).

[2]税忠.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73-74.

[3]周建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8):225.

[4]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66-67.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培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