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光缆资源协同优化方式探析
2018-03-28杜进卢曌
杜进,卢曌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西安 710119;2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77)
1 当前城区光缆网建网模式和不足之处
对各大运营商而言,城区是业务开展的重点,经过多年建设,光缆遍布大街小巷,路由错综复杂,资源纷繁浩瀚;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光纤作为廉价的高带宽媒介,正在广泛、迅速的延伸至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而目前各项工程独立建设,缺乏协同,重复建设比比皆是,城区光缆网也因杂乱被戏称为“蜘蛛网”。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这些光缆资源,支撑业务开展,实现网络建设降本、增效、提速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地体现出来。
现有城区光缆网一般按照“纵向分层、横向分区”、“一张光缆网”统一承载各类业务的原则建设。具体情况见图1所示。
城区光缆经过多年建设,能够较好的支撑各项业务,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除安全性问题外,其他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使用方式上,具体如下:
(1)多条中继光缆同路由敷设情况较多,对于同一系统,安全隐患较大;对于不同系统,容易引起故障扩散。部分中继光缆还存在进出局通路由情况。
图1 现有城区光缆网建网模式示意图
(2)部分重要节点间缺乏直达路由,业务连接需要多层次、多节点跳接,资源消耗量大,网络安全也受到一定影响。例如:视频监控、政企客户专线等业务跳接大量占用中继光缆纤芯,层次多、距离长、迂回大,资源消耗严重。
(3)接入主干层光缆纤芯利用率不均衡,部分系统纤芯消耗量大,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光交覆盖范围过大,接入宽带用户过多;或是光交覆盖区域业务量大,宽带用户密集程度高。二是政企专线直接使用光纤开通,全程大量消耗主干纤芯。三是大量OLT设备设置过于集中设置,大量占用主干纤芯。
(4)除承载基站传输系统(PTN/IP RAN/MSTP)的配线光缆采用环形和链形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外,其他配线光缆大多采用星形方式建设,接入距离长、纤芯利用率低。
(5)存在中继光缆和接入光缆、接入主干和配线光缆混用的情况,网络层次不清晰,纤芯消耗量大,网络安全也受到一定影响。
2 业务需求和能力评估
针对网络优化的特点,我们结合业务需求,从业务架构支撑能力、网络安全性、业务承载能力和业务响应能力4个方面入手,区分不同的网络层次,进行科学的能力评估,以求准确的检查出网络问题的症结。
2.1 业务需求
中继光缆: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路由器连接,IP城域网设备(OLT/交换机/BRAS/MSE/SR)上行业务连接、中继传输系统(OTN、MSTP、PTN、IP RAN等)、政企专线跳接等。
接入主干光缆:接入网(PON)、视频监控(PON、MSAP等)、传输系统(OTN、MSTP、PTN、IP RAN等)、政企专线跳接等。
配线光缆:宽带接入(PON)、视频监控(PON、MSAP等)、传输节点接入(OTN、MSTP、PTN、IP RAN等)、政企专线接入、基站光纤拉远(BBU—RRU)等。
2.2 网络能力评估
2.2.1 业务架构支撑能力评估
对于中继光缆中的核心层网络,业务架构以网形和环形为主,网络能力由节点间直达路由的数量体现,至少应达到2条。
对于汇聚层、接入主干层和基站接入配线光缆,主要采用环形和链形方式组网,同时在系统节点数量、组网方式等方面都有较为细致的要求。它们对业务架构的支撑能力可以采用式(1)的方法评估,其结果越接近1,光缆系统对业务的支撑能力越强。
P表示对业务架构的支撑能力,D表示节点数量,S代表光缆系统数量, A代表单业务系统节点参考值,C%代表成环率。
宽带和政企接入配线光缆主要采用星形方式建设,其自身接入组网简单,但需要从全网考虑,合理设置上层网络的接入层面,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响应速度。
2.2.2 网络安全性评估
考察网络安全可以先采用成环率体现概况,具体方法见式(2)。
P%表示成环率,D表示环路节点数量,Dm表示节点总数。
对于同一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式(3)的方法评估,安全指标能力越低网络安全性越差。
对于不同系统间的影响,可以采用式(4)的方法评估,安全指标能力越低,故障波及的范围越大。
S表示网络安全能力,P表示路由总数量,Pk表示重合路由的数量,Lk表示重合路由的长度,L表示系统路由总长度,Dn表示重合节点的数量,D表示系统节点总数量。
此外,在网络层面衔接处,需要考察衔接点的数量,一般双节的连接较为适宜。
2.2.3 业务承载能力评估
对于中继光缆、配线光缆主要调研纤芯使用数量和利用率,分析纤芯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通过优化方式释放纤芯,是否需要新建其他路径的光缆优化结构,具体方法见式(5)。
C表示纤芯总数,P表示业务种类,N表示某类业务占用的纤芯数量,R%表示某类业务占用的纤芯占比。
接入主干光缆是城区业务接入的主力,除以上要求外,还需要评估主干系统、节点的数量和容量是否可以满足业务需要,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系统、节点数量可以按照式(6)的方法评估。
B表示节点数量,P表示业务种类,N表示某类业务占用的纤芯数量,CI表示单系统纤芯参考容量,CB表示单节点平均配置容量。
2.2.4 业务响应能力评估
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例如宽带业务接入光交,基站间互联,政企客户接入模块局或基站等)考察相应业务接入上游节点的覆盖面积,接入距离越小,越利用业务响应。接入半径可以按照式(7)方法计算。
d表示某业务接入距离,S表示上游节点覆盖面积,B表示节点数量。
3 资源优化的总体思路
光缆网易受城市发展、道路规划等因素制约,服务年限长,系统扩容、改造困难且一次性投资大,因此保持总体结构长期稳定是光缆网建设的前提;又因为业务发展变化快、不可预测性很强,特别是贴近用户的区域尤为明显,因此保持区域建设的灵活、便捷、快速对适应用户需求至关重要。网络建设和优化需要将二者结合,在业务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步骤、有指向性、有目标的进行光缆网建设。
目前城区“纵向分层、横向分区”的建设模式在整体架构方面适应业务和光缆网自身发展的要求,优化主要是在这种框架下,协同其他网络优化业务承载,整理光纤使用方式,并适当配置光缆资源优化网络,提升业务架构支撑能力、网络安全性、业务承载能力和业务响应能力。
4 优化措施
4.1 管理实施优化措施
优化光缆资源首先要从管理方面做起,理清理顺建设流程和思路并严格执行,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贯彻先优化、后建设的思路,落实后评估,明确网络能力;考虑是否能够优化释放出网络资源,充分利用既有投资。同时,每年应设定专门的优化工程,解决其他项目需要进行建设前优化的投资。
(2)将网络优化详细体现在规划中,便于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
(3)资源管理准确、及时。不但要对光缆分层、分区管理,还要注重分系统、分用途管理,因为从中能够清晰的看到光缆的使用方式,更有利于发现网络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不但要做好前后端联动,精确配置资源;还要做好与业务和传输系统联动,协同优化承载方式和网络结构,使各类资源达到最优配比。
4.2 业务承载及网络结构优化措施
目前城区光缆网总体架构合理,能够支持业务发展;在存在的各类问题中,由于地理、路由和市政限制,引起的网络组织、安全性等方面不足,并非可以由建设单位独立、主观的完成优化改造;但在资源配置和使用等方面的一些问题,是主观可控的,可以自主或协同其他网络完成优化,进而全面、迅速的提升全网各项性能。具体可以采用方法如下:
(1)对于中继光缆被政企专线跳纤大量占用的情况,可以通过统计专线的起止点,选择互通业务量大、相距较短的中继节点建设系统间直连光缆,减少跳接层次和距离,提高网络安全性和业务支撑能力。具体方式见图2所示。
(2)对于覆盖范围过大,容纳用户多引起接入主干纤芯消耗量大的情况,应补充设置光交,分割环路,调整组网结构,新建综合业务接入区。具体方式见图3所示。
(3)对于一些繁华区域,大量OLT在汇聚节点集中设置,部分局站甚至达到40台以上。PON系统的这种建网方式对接入主干光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即便敷设288芯光缆也未必能够满足OLT的纤芯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协同PON系统,将部分OLT下沉至一些业务量大的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用户群周边,将相关的ODN网络压缩在接入主干层以下,从而减轻主干消耗压力,提高网络承载能力。
(4)对于政企专线接入距离上游节点距离长,或就近接入基站安全性不足的情况,应与传输系统(PTN/IP RAN/OTN)协同,选择一些局房条件好、网络安全性高、地理位置适合的节点,作为政企专线的上游接入点,就近接入附近业务;当政企专线业务量大时,也可以与基站业务分离,独立建设传输系统。
(5)配线光缆有目标、有计划的向用户推进,有条件的应采用环形方式建设。这种方式便于给基站光纤拉远、宽带和政企专线接入提供纤芯资源并提高响应速度,防止配线和主干光纤混用,同时避免星形组网造成的资源利用率低、网络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是后期建设需要重要关注的方向。
(6)有计划的归并小芯数光缆,整合资源,减少管孔消耗或杆路附挂压力。
(7)在繁华区域推广使用微管微缆,提高管道容量和承载效率。
4.3 新技术应用优化
在光缆网建设中,一些与光缆相关或不相关的新技术,可以明显对建设、维护产生促进作用,具体可以采用的一些技术如下。
(1)扩大智能ODF的部署范围,提高维护效率和资源调用速度。
(2) 在光纤资源特别紧张的区域,若BBU集中设置,需建设RRU拉远时,可以采用光纤无源扩展器,克服资源瓶颈,提高纤芯容量。该方案需要BBU配置彩光接口。具体方式见图4所示。
(3)在光缆敷设受限的区域,采用IP微波接入业务或为光缆网提供保护路由,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和网络安全性。
图2 系统间直连光缆建设方案示意图
图3 环路分割组网方式示意图
图4 无源波分器件应用方式示意图
(4)采用4G路由器,为政企专线提供保护,可以应对突发事故,降低建设成本。
(5)对于OLT集中设置的场景,在网络和业务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在PON口和分光器之间配置光纤聚合拉远设备,将PON口信号映射到OTN帧结构中传送,压缩光纤用量,减少接入主干纤芯消耗。具体方式见图5所示。
5 未来建设和优化的方向
图5 光纤聚合拉远设备应用方式示意图
目前产业互联网、NB-IoT已经逐步开展,提速降费继续深入,5G的部署也提上日程,这些业务将大大拉动经济发展;光缆网作为开展各项业务的基础承载网络,其覆盖范围、部署密度和承载业务将不断增加,也会与用户的进一步贴近。业务的丰富和互动的频繁,对科学有序使用光缆资源、发挥既有投资效能的要求愈加重要,因此后期光缆网优化将会更倾向于资源使用方式的优化,更注重多网协同和多项技术配合使用,从而提升总体网络性能,更好的为各项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