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政治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一、引言

在新媒体时代之下,信息的获取及发布已经呈现出快速、自由、交互、海量等多方面的特点,这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此种发展背景之下,高校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新媒体,促使相关的理念及技术都能够良好地服务于思政教育工作。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限制:

第一点,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体系不健全。这方面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高校在教育工作的展开之中,往往都是以实际的课堂教育及教学为主,而为能够在思政教育网站、教学平台及相应的宣传工作上提升重视,造成教育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第二点,信息多样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带来不良影响,因信息传播本身便具有多样性,其中必然会包含影响到学生成长及思想政治的网络舆论,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观念便会受到影响,进而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第三点,高校教师在新媒体思政教育方面的水平较低,因教师在教育及学术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使之无法随时的关注及学习传媒理念及新媒体技术,使之在工作之中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及职能,进而对思政教育的成效产生影响。

三、在新媒体时代下强化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体系建设

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早已经由传统媒体背景之下的单方面、限制性,转变为当今的多方面、交互性,使之形成了一种万物皆媒的环境,且其包含了现今存在的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无论是数字化的传统媒体,还是网络、移动端媒体及数字电视都包含在新媒体之内,可以称之为数字化新媒体。而在这一万物皆媒的环境之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充分融入当今的传媒理念,积极强化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工作,此时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点,高校应积极开展针对教师的宣传及教育工作,使之能够充分了解传媒的核心价值,明确新媒体于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而能够将其充分融入思政教育之中,为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打好基础。

第二点,在当前阶段的教育领域发展之中,对于现代化技术及理念的应用已经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加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党与国家高度重视的内容,这就使得各个高校基本都拥有自身的思政教育网站,但其在实际的应用之中,有许多都未能良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此时可将传媒理念融入其中,发挥传媒所具有的服务于公众信息需求的职能,借助新媒体构建出符合高校自身思政教育标准及需求的思政教育网站。

第三点,在高校思政教育网站构建完成之后,为充分发挥其在传媒方面的职能,则高校领导层应展开针对网站管理的队伍及部门的建立工作,安排专门的人员定期对网站的内容进行整理、发布及更新,切实发挥思政教育网站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职能。第四点,在新媒体思政教育网站及相关的工作队伍、职责部门建立完成之后,应面向广大学生开展宣传工作,促使学生也能够对网站的作用、职能、价值等方面拥有较为明确的认知,进而能够提升认识,以新媒体所具有的吸引力,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学习之中。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平台

在当今的发展阶段,新媒体早已成为了传媒领域之中的主流媒体,这也就推动了传媒领域的发展,使之创办了各种与自身相关的信息渠道,也就是当今所说的信息平台,而通过信息平台的创建,能够进一步实现对新媒体稳定发展史的推动,进而营造出了良性发展环境。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之中,应充分融入传媒理念,结合自身的建设及发展需求,强化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构建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实用性的高校思政教育平台,进而以此来创造出适合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及壮大的环境,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一点,在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的建立之中,高校应将之与学校的相关教育教学体系相融合,将之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对其中的内容、责任等方面的细节进行划分,进而为各个模块安排专门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且还应建立相应的思政信息资源库,其中应积极吸纳当今在思想政治领域较为优秀的教育教学视频、教育家理论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便于为学生随时解决思想政治学习之中的不明确之处,这不仅仅能够促使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的教育交互性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还能够以突破时间及空间的传媒方式,促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点,即便是在新媒体时代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不是对传统教育形式、方式方法及传媒方法上的完全替代,而是将之作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基础,促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更加多元化,进而在提升学生思政学习兴趣的同时,深化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削减其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依赖性,使之获得更高的自主性,此时便可将高校思政新媒体教育平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职能充分发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终端,自行下载相关的资料,开展思政知识的学习工作,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强化对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在新媒体时代之下,因社会整体信息呈现出海量化的现象,致使信息环境极为复杂,而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与传统媒体有所不同,其自由度更高、约束力更小,而当今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普及,传统的交流方式早已被新媒体的网络传播所取代,此时高校思政教师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的主要教育者及引导者,其本身的工作任务巨大,若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良好认知传媒理念及新媒体技术,充分让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则必然会造成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成效的降低,于教师、学生及思政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而言都极为不利。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之下,应从高校思政教师入手,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点,加大对思政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此方面工作的开展之中,不是简单地对教师进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方式方法上的培训,其主要应注重对当今的新媒体发展及相关技术的应用知识、技能、传媒理念、传媒职能及价值,甚至包括计算机的应用、思政教育新媒体网站及网络平台的运营等多方面内容的培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依据时代的发展,不停歇地对教育工作者的各个方面进行更新及完善。

第二点,加大思政教育人才的引入力度。因高校教师本身还肩负着教书育人及学术研究的重任,使之难以全面地对自身素质及能力加以更新,此时应建立起完善的思政教育人才引入制度,积极为思政教育工作注入具备现代化知识积极技能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以此来实现对高效思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及能力的提升。第三点,督促高校思政教师强化对学生的了解。高效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的对象是学生,这便需要教师在工作之中能够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及交流,积极应用当今发展之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新媒体软件,如微博、微信、QQ等等,并可通过这些软件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实现在思想政治资源方面的良好共享,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以此来实现对教师与新媒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则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对新媒体的重视及应用,做好加强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强化对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