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艺节目的青年亚文化解读
——以《这!就是街舞》为例
2018-03-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6)
经过数年井喷式发展,中国综艺节目已经形成了自身较为成熟稳定的业态形式,而在互联网完全融入人们生活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收看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自开播以来,广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获得了几十亿网播量和8.0分的豆瓣评价,成为了毫无争议的现象级爆款网综。《这!就是街舞》立足于街舞这一亚文化群体,将原本在舞蹈体系中处于“非主流”的街舞推向大众。
一、基于网络综艺节目的青年亚文化解读
(一)青年亚文化及其发展
简单地说,青年亚文化是青年对社会主导文化的对抗。在西方社会逐渐城市化工业化时,学界就已经注意到了亚文化问题。经过芝加哥学派的研究,亚文化的概念逐渐被确定。学者们认为青年群体与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1950年左右,“亚文化”一词开始被作为学术术语使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逐渐成为全球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主要阵地。伯明翰学派的学者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有一定突破, 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二)青年亚文化发展的缘由
科学技术发展至今,网络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青年亚文化因此获得了新的发展。如今,亚文化的发展不仅拥有了更好的条件,更拥有着现代技术的支持,当下流行的很多新媒体应用都具备一定亚文化特征,例如微博、微信、哔哩哔哩动画网等,基于这些网络平台,亚文化发展迅速。与此同时,青年群体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主要用户,互联网的虚拟和开放更利于青年群体表达自我,于是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弹幕、流行语、网红等新鲜事物,青年亚文化也就由此开始了全速发展。互联网和青年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于深入探寻网络综艺节目的青年亚文化呈现起着枢纽作用。
二、青年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反叛性和边缘性
亚文化的诞生本身就是对社会主导文化的对抗,亚文化群体常使用夸张的表现形式来打破大众对于事物的常规印象,以此来获得大众的目光。而对于互联网群体来说,得益于互联网天然的虚拟化特性的保护伞,亚文化群体在互联网中可以更加自由放肆。青年亚文化的边缘性不仅体现于青年群体的社会关系中,更体现在青年群体的文化上。青年亚文化常主动选择成为边缘,在亚文化群体中认为边缘是一种时尚,他们站在边缘的角度以独特的方式参加和揭露社会。
青年亚文化的反叛特征与青年群体的边缘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年群体游离在主流文化之外,产生于青年群体的亚文化自然会对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进行抵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捍卫自己的利益.反叛性是青年亚文化的本质特征.
(二)动态性与流行性
在当代都市文化的动态环境中,青年亚文化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流行”这一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流行”能够直接展现是当代青年心理动态和追求,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等文化类型相比,青年与亚文化呈现出鲜明的“亚”状态,即它不屑于成为主流。
伯明翰学派认为大众文化、主流市场会对亚文化进行收编,亚文化最终会成为主流的一部分。亚文化虽然游离于主流之外,但是它的内容和形式最终都会被主流市场整合,而亚文化不是静态的,它会以新的亚文化内容填补漏洞、扩充自身。
(三)风格化与层次化
在英国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中,风格这一词汇被反复强调,学者们认为“对风格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对亚文化的解读”。青年亚文化创造出各种流行的独特的风格和符号系统,通过风格来展现他们的存在。
层次化着重于对这种风格化的进一步分析。这种层次化表现在年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社会背景一系列客观条件基础上。在国内以“小清新” “非主流” “愤青”为身份识别的阶层分化,显示出青年文化圈内部真有不同领地的“亚文化”圈之间具有的相交相离的特征。
三、青年亚文化网络综艺节目的风格呈现
(一)拼贴
在《这!就是街舞》节目中,有两个重要的道具,即毛巾和可乐瓶,亚文化拼贴的风格手段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亚文化研究学者认为“亚文化风格的产生,不是在‘一无所有’中创造物体和意义,而是在现有的语境中把已有的物体改编,将它放置在新的语境当中,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意义。”
拼贴指在“在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里,把物体进行重新排序和语境更新,以此来产生新的意义”。拼贴是亚文化构建风格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一个抛弃和改变的过程。
在节目的第一期海选中,导师发放毛巾给某一名选手,意为这名选手通过考核。而在后面几期节目中,不论是大众评审还是媒体评审投票,投票方式都是将受众的毛巾扔向舞台。选手拿到毛巾会欣喜若狂,队长会因为毛巾数量不够和节目组产生冲突。曾有参与过录制的媒体人说《这!就是街舞》经常录制到凌晨,其中大量的时间都在重复“观众评委扔毛巾”和“工作人员数毛巾”这两件事情,而即使消耗了大量时间,节目组依然坚持着。毛巾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平凡无奇的用品,在节目中拥有了新的意义,它代表了队长和观众评委的肯定。
节目中,通过旋转可乐瓶来决定BATTLE的对象。在第十期半决赛12进7中,6位选手中需要决出最后一位晋级总决赛。导演宣布接下来的赛制将采用街舞比赛中最精彩的“抢分大战”,主持人通过旋转可乐瓶来决定6位选手的出场顺序。街舞是一种诞生于街头的文化,舞者选择随处可见的空可乐瓶作为道具,充满了街头随性的风格。可乐瓶不再是废弃的垃圾,而是拥有了新的意义。
亚文化青年通过拼贴,改变了物品原来的意义,拼贴的颠覆功能给亚文化群体带来了风格的力量。
(二)表意实践
在《这!就是街舞》节目中,Call Out、Cypher、Love&Peace等词在节目中通过表意实践赋予了这些词一种共享意义。表意实践就是更加关注符号的“能指”和“能指”的变化,反而忽视符号的“所指”。表意实践是亚文化群体宣泄自我,寻找自我的实践活动。
例如节目中,cypher一词英文原意为,密码,翻译。而在节目中,cypher意思是舞者们围成圆圈跳舞,不分先后顺序,没有对手,即兴SOLO,代表着街舞的特色文化。CALL OUT原本的意思是召集,唤起,叫喊。节目中意思为,一个舞者对另外一个舞者或者裁判表示不服,发起挑战。
《这!就是街舞》节目为这些符号提供了虚拟感的接触,在这档节目中所运用的符号存在现场性和即时性。这些词语在节目中出现的频率都相当高,于是在创作者、舞者、观众中形成了共享意义。例如B-BOY头上的头巾,其他舞者身上宽松的服饰,这些符号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它们所代表的所指不会超出物品本身的意义。但在节目中这些符号被赋予了共享意义,物质符号不再是静止不变的,变化的能指使亚文化群体能够从中获得意义。
四、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综艺节目中的建构
青年亚文化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二十世纪的学者们在充分总结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之后,找出了可以诠释了青年亚文化群体诞生的原因。而进入到后亚文化时期后,学者们认识到青年亚文化形成的原因不是静态的。青年亚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地区中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同时也存在不同的形成逻辑。
(一)“去中心化”的地位重构
《这!就是街舞》诞生于互联网空间,网络社会无疑是《这!就是街舞》文化语境建立的基础。相较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流动性而言,由于多重因素对人们进行着制约,所以现实社会的结构更加稳定,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都较难产生大的变动。在现实社会中,主流文化占有绝对的中心地位。而在网络空间当中并没有难以改变的森严结构,网络空间呈现出来“一个去中心化”的动态特点。
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传播路径的单向性和不畅通性。而《这!就是街舞》中处处体现了对权威的颠覆。在第一期海选时,四位队长镇守四条街区,舞者自由选择一条街头进行表演,其他舞者围坐在街舞四周,欣赏表演。如果对表演者不服,随时可以上前BATTLE,直到挑战者心服口服。不论是大神还是普通舞者,都在一条街上跳舞,不存在任何差异。
而在选择队长的时候,用一期节目的时长来表现了四位队长与舞者之间的互动选择。与以往选秀节目不同,“这!就是街舞”不是单纯的导师选择选手,而是舞者和队长进行双向选择。
(二)边缘群体的主体化建构
嘻哈文化的起源地点是美国纽约,嘻哈文化在主流文化的视野中通常被看作是叛逆、不学无术,很多人将舞者的大肥裤子和纹身等标志看成于小混混同等。而《这!就是街舞》将街舞这一小众文化作为主体推向大众视野。在节目中,观众可以感受和了解街舞的魅力。每一个技术动作都还有字幕标识,每一个街舞类别都有注释解释,观众能学习到街舞文化。在决赛阶段,节目组邀请到专业街舞比赛的DJ和主持人到节目现场,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街舞文化。节目中反复强调的LOVE&PEACE,强调街舞才是真正的主角,才是最大的赢家。《这!就是街舞》通过对边缘文化的关注,通过为边缘群体建构主体,构建着青年亚文化。
五、结语
互联网的虚拟和开放特质为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这!就是街舞》作为现象级网络综艺节目,高点击率高口碑,甚至刷新了网络综艺节目海外版权的最高报价,这都与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发展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