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病患者》思想内涵与精神文化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私家侦探贝茨玛丽安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1)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曲折离奇,结局总是出人意料。其中这部《精神病患者》就是他的惊悚悬疑片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的电影细节令人细思极恐,让我们警醒自己的行为,也提醒着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一、电影的具体细节介绍

(一)故事情节

电影一开始,讲述了女主人公玛丽安为了与自己的男友山姆过上属于自己所谓的幸福生活,竟公开地私吞公款,带着这笔钱逃跑了。在路上,她遇到了警察的巡查,心虚的她没有和警察多说几句话就开着车向前驶去,但是当她发现警察始终跟着她时,她立马换了车甩掉了警察。

晚上她来到了一家旅馆,这时候男主人公贝茨出现了,他对玛丽安一见钟情,在成功约她共进晚餐后,他回到自己房间中。这时,玛丽安听到了贝茨与他母亲争吵的声音,于是在晚上他们的晚餐并不愉快,特别是当玛丽安提到贝茨的母亲时,贝茨的脸色立马改变了。晚餐结束后,当玛丽安沐浴时,冲进来一位老妇人,玛丽安倒在了血泊之中,后面赶过来的贝茨为了掩盖事实,清理了现场。

玛丽安的姐姐发现妹妹失踪后,与其男友山姆找了一位私家侦探盖茨,盖茨通过多方调查后,来到了旅馆,在经过一番询问后,对旅馆进行了搜索,但是他也在楼道里,被一位手持利刃的老妇人给杀害了。当玛丽安的姐姐和山姆发现私家侦探迟迟没有传来消息时,他们俩就前往了旅馆,两人注意到了这家旅馆的异样,他们分工非常明确,由山姆拖住贝茨,玛丽安的姐姐在旅馆中寻找其妹妹和私家侦探的消息,当她来到一个小房间时,发现有一位老妇人坐在座椅上,但是当镜头给到老妇人的正面时,不惊让人一阵,居然是一具干枯的木乃伊。此时,在她后面出现了一位手持利刃的老妇人,回过头一看,原来是贝茨装扮成这个模样,当他向玛丽安的姐姐行凶时,还好山姆及时赶到,阻止了他。事后,心理医生说明了贝茨是一位精神病患者,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他因为自己父亲去世,伤心至极,又不愿看到自己的母亲再次结婚,于是残忍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和其男友。从此他就患上了严重的人格分裂症,玛丽安和私家侦探都是他伪装成老妇人杀害的,这个故事结局出人意料,让人意想不到。

(二)电影镜头的独特运用

在电影中,玛丽安带着现金回家的时候,导演用了十多个镜头,特别是在玛丽安收拾行李时,给了床上的钱四个特写,不仅给出了金钱的诱惑力,还展现了得到钱后的那种逼人的压迫感,还有她回头看钱的镜头,表明了她得钱后的复杂心理。在旅馆中,当贝茨偷看玛丽安换衣服的时候,镜头对贝茨的眼睛来了个特写,充分展现了影片的惊悚感和邪恶感,让人惊魂未定。还有一个镜头就是私家侦探盖茨被刺杀的时候,这时候只看见了一位手持利刃的老妇人形象,同时希区柯克又采用了俯拍的方法,让观众无法看清凶手的样子,并且更加刺激观众的好奇心,这种镜头方法让观众身临其境,既神秘又令人惊悚。

二、电影的思想内涵与精神文化

其实,在我们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已经习惯性的去跟随,从心理上认同主人公,然而这部电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但是又很奇妙地打破了这一点。从而展现了这部电影隐藏的思想文化内涵和精神。

这部电影的男主人公就是贝茨,但是观众却不再跟随他的理念,他所展现的思想其实是一种“俄狄浦斯”情节(俗称“恋母”情节),贝茨在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的好,让他产生了过分的依赖和占有,所以,当贝茨发现自己的母亲有了情人之后,为了将这份爱占为己有和让母亲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所以在他无法消除自己内心的忧虑和失落的情况下,他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和她的情人。

在我们中国的古话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贝茨也是缺乏在成长道路上应有的父爱,才导致了他性格的扭曲。从贝茨的外表上看,他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绅士,但是我们又不难看出,从他与玛丽安的对话之中可以看出来,他的一些羞涩的小动作,以及当他们谈到贝茨的母亲时,贝茨的过激反应,都可以看出来贝茨其实还是一个内心尚不成熟的“孩子”。他的内心极其孤独,哥特式建筑体现了一种阴森、生活压抑的气氛,因为他母亲的残酷与苛求,导致他从小就没有朋友,孤独已久的他渴望与人交流,这才导致了他另外一种人格的出现,当他看到玛丽安的时候,他热情的主动邀请她共进晚餐,但是却因为谈及到了他的母亲,而让这次的晚餐变了样,可见贝茨还是非常喜爱他的母亲的。

从贝茨身上可以告诉我们,过分占有和成长道路上缺少的父爱,以及生活的孤独与压抑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其实他早已把他自己的母亲当作最好的朋友,在母亲死亡后,他仍然保留他母亲的尸身,并且赋予她另外一种灵魂,记得电影中贝茨说过“爱好是用来消磨时间的,而不是充实自己的”,可见他当时的生活多么的阴暗、压抑。

再者,就是贝茨“窥探”玛丽安的场景,其实贝茨的这种纯粹的“偷看”,是一种包含着各种欲望的“凝视”,可是,谁又不是带着对玛丽安的目光包含着欲望,只不过作者希区柯克把他用这样的一个电影人物表现出来而已,这里其实也表明了女人的嫉妒心理的一个层面,这才引出了贝茨身上他“母亲”的这种扭曲的人格,也为后来玛丽安的死埋下了伏笔。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玛丽安的这个人物形象能带给我们怎么样的一个思想和精神层面。首先,这部电影一出来就用玛丽安这个在大家眼中几乎是“女神”的形象来吸引大家,说明当时的电影怎么才能有更多的观众,那就是用他们喜欢的视角去设计人物特点,这部影片就很好地利用女性的特点吸引了男性观众们的热情追捧。玛丽安这个形象,代表的是一种追求自己意愿的形象,但是导演希区柯克却厌恶这种女人,在设定上先是让玛丽安以一个偷情的形象出现,以此来激发观众们的愤慨,而后又用偷偷私吞公款这个设定,来加深观众心目中对玛丽安这个角色的厌恶。这种细腻的手法,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三、关于导演希区柯克和对他的评价

本部电影的导演希区柯克出生于英国伦敦,在他小时候因为调皮被抓进了警察局,所以从此他就对警察产生了终身恐惧症,这可能为他创作如此吸引观众的电影作品奠定了基础。他在伦敦大学念过书,并发表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麻醉剂》,在1920,他正式进入电影界,他的第一部电影《第十三号》在1922年年底发布,之后在1939年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

希区柯克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制作者之一,是特写镜头和话音调制的顶尖人物,他的悬疑惊悚片电影不像现在的电影,用耀眼的各种特效来增加恐怖的气氛,而是用一些很普通的画面以及一些很细微的地方、一些特定的视角让观众融入到当时的环境之中去,来对观众的心理上给予冲击,让他们感到恐怖。

关于对电影制作人希区柯克的评价,有人把他和卓别林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极易利用人们的心理活动。除此之外,希区柯克还知道过于急切的恐惧和惊悚不能达到观众想要的效果,想要抓住观众的紧张感,必须得松弛有度,例如,想要让观众感受到恐怖,他会先给观众们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但是他会在中间部分给观众进行暗示,让观众改变对本影片的性质地位的看法,最后,他就会在结局来一个大反转,给观众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就像本影片《精神病患者》,有谁会在女主人公被害时,就怀疑凶手其实就是贝茨,再加上希区柯克善于用画外音,就是用一些很奇妙的音效来反映人物的复杂心理。

其实,希区柯克是一个小胖子,他也曾减肥,但是迅速反弹了,于是他怀着这股气,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电影制作上,还因为他的名字是希区柯克,姓名的后半段富含了不好的意义,所以他都是要求别人叫他希区,可见他也算是一个对自己的形象非常在乎的人。

小时候的希区柯克是一个内敛害羞的小男孩,这点与本电影中的主人公贝茨很像,这也可以反映出希区柯克其实也很反感自己变成贝茨这样的人。

四、结语

在他的影视作品中,很多时候都能够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或事的影子,这点也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导演。这部《精神病患者》也有些他自己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文化。

猜你喜欢

私家侦探贝茨玛丽安
A Private Practice
A PRIVATE PRACTICE
动物狂欢节
莎拉邦德
英国大臣因迟到1分钟辞职获留任
Woman from Hangzhou in Rio Olympic Torch Relay
黑人歌唱家的尊严
每次上升一厘米
憨直战将
情感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