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汲取“有为”和“无为”两种智慧
2018-03-28徐永春
徐永春,张 亢
(忻州师范学院 政治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1]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做起。“有为”和“无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理念,各有其侧重和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汲取二者的智慧。
一、“有为”教育的价值
“有为”即庄子说的“有所待”,“待”就是依赖于条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缘和合”而成。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采取“有为”教育的模式,以教育者为主体,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有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性强,在教学方面要求教育者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通过教育者自身的“有为”,进而使受教育者有所作为。教师不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盲目自我探索,必然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且效果不佳,因此“有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尽可能规避其缺陷,发挥其优势,一定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灌输式教育是典型的有为教育,它有着其他教育模式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继续保持和发扬。所谓灌输式教育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和知识的灌输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基本和普遍的一种教育方法。以传授知识效率高,耗时少,见效快,夯实基础,反馈显著为特征。这种教育方法最早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由列宁完善,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直到今天,灌输式教育依旧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首先,灌输式教育适合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往往出于应试和某些功利性目的,对政治理论只是碎片化学习和肤浅了解,因而缺乏对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精髓的深入理解,政治理论知识相对匮乏,不能联系历史成因、时代背景和一些偶然因素进一步理解理论的本质内涵。灌输式教育以其理论的完备、鞭辟入里的讲解、时间的集中和效果的直接,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灌输式教育有利于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尚的思想、先进的理论不会在人的头脑中自行产生,完全接受。大学生的思想阵地不被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就会被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侵入,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才能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完善他们的人格品质。
再次,灌输式教育有利于统一思想。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全民同心同德,凝心聚力。而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深度不同,对国家政策、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能够凝聚思想,汇聚力量,让学生逐步接受,进而掌握这一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后,灌输式教育有利于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随着网络的普及,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信息朝大学生袭来,让大学生难以应对甚至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弃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灌输、传达给大学生,才能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提升他们的政治理论修养,进而使大学生真正认可、信仰、拥护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为”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忽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缺乏生动性、多样性和长效性等,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鉴传统文化的无为思想,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二、“无为”教育的价值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而是为之有道,为之有度,不该干的不能干,该干的必须干,以期最终实现无不为的目的,所谓“无为而无不为[1]181,“为无为,则无不治”[2]23。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无为”教育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引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张尊重学生主体性,不违背学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注重养成教育。“无为”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道法自然”[2]99。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为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尽可能地采取启发诱导、渗透式教育,双向理解,沟通式灌输。[4]尊重个体差异,拒绝模板化培养,不对学生进行强制教育。
首先,“无为”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且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观点交流便捷,大学生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采用“无为”教育的模式,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间接教育的方法,不干预学生思维,使学生自发地去思考、理解、研究问题,尽情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结合当下时事热点、生活实际,形成对一事物的独到见解,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客观上也可以开发隐形的课程资源,极大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其次,“无为”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无为”教育拒绝“整齐划一”,每个学生作为独立思考的人,都具备对一事物的自我认知。教育者要顺应每一位学生的本性,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感知事物,而不是生搬硬套,强行灌输给学生一些他们理解不了的东西。这一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热爱知识。
再次,“无为”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无为”教育要求教育者具备包容、无私、自谦等施教德行,做一名甘于奉献、淡泊名利、豁达大度、公平正直,能够真正尊重、爱护、理解、信任学生的教育者,如果教育者能做到不执著于功名利禄,不固执己见,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态度端正,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光点和长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有着独特魅力的老师,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从而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后,“无为”教育注重养成教育。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多元文化相互碰撞,青少年定力不足,常常被纸醉金迷的物质世界困扰,变得急功近利,贪图享乐、心浮气燥、人格匮乏,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真正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着重培养人的社会性的同时更注重强调自然性的养成,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走出“高大上”,回归新常态。
“无为”教育也存在实效不高、见效较慢、耗时较长以及对教育者综合素质要求高等缺陷,但它不失为一种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科学合理的思想,恰当地运用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有为”教育和“无为”教育的互补
“有为”和“无为”本身就是一对相对的哲学范畴,表达了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是处理事物的两个极端。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无论“有为”教育还是“无为”教育,均具有相对的优势和局限,需要在相互沟通中取长补短,发挥共同的优势作用。只有将“无为”和“有为”模式相互结合,才能开出思想政教育教学中最美丽的花。
(一)各取所长,辨证对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为”和“无为”是一对辩证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对立是指,“有为”和“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有为”教育重理论灌输,以教育者为主体,多明理,贵言传,传授知识效率高。而“无为”教育重在品德,学习习惯等的养成,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自身发展规律,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更多的采取间接教育和隐性教育。二者又是统一的,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为”和“无为”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缺一不可。“无为”教育和“有为”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蒂开花。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贯通教学始末,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理想的模式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教学方法中的长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花费一部分时间讲解理论精要,随后课堂交给学生,可以由老师引导进行课题研究,也可以分组讨论或案例分析,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样既保障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给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机会和空间,既把灌输式教育即“有为”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又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发挥了“无为教育”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二)因人而异,因时制宜
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些大学生敢想敢为,独立而有主见,但思想过于放荡不羁,做事没有原则,不考虑后果。也有一些大学生却完全相反,他们做事过于冷静、稳重、原则性强,但却思想保守、缺少主见、性格唯唯诺诺。对于这两种不同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区别对待,因人制宜。对于前者,应选择“有为”教育,时刻提醒、鞭策,防止大学生犯原则性错误。对于后者,教育者应选择“无为”教育,尽可能给予较大的自由度和活动空间,多采用鼓励、赞美等柔性教育方式,启发引导学生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此外,同一教育对象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精神状态。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适时选择教育方式,通过在“有为”与“无为”之间的变换和协调,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理性、平和的情绪。
(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传统儒家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中”,而这个“中”是相对稳定的,是事物的本质状态。中庸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的“度”,只有正确的理解“中庸”,把握“度”,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分寸,把握火候,做到无过无不及,恰如其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过分的倡导“有为”教育,也不能一味的主张“无为”教育,坚持教育方法的“中”,在顺应事物向前发展的动态变化中,尊重学生发展实际,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倡导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实事求是原则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既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又要主张脚踏实地。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5]但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理解和认识“无为”教育和“有为”教育的优势和缺陷,不片面追求某一极端,在强调教育者作用的同时,切实考虑受教育者的自身利益,尊重主体差异,因材施教。准确把握“无为”教育和“有为”教育之间的度是当今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当代教育者不断实践探索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这一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灵魂塑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