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2018-03-28刘妤
刘妤
(重庆市文化研究院,重庆 渝中 400013)
一、群众文化相关前期研究概况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群众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群众文化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目前,对群众文化的研究多围绕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方面进行[1],如从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进行梳理[2],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角度对群众文化进行切入的研究少之又少。群众文化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文艺知识,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技能进行指导,提高其艺术欣赏水平,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和活态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群众文化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离不开当地特定的文化生态,而文化生态是涵养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向逐渐向社会文化和市场经济需求靠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利用需要建立和完善由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作为保护传承及利用主体的三维构架体系。在群众文化服务中,涵盖了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需要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对与此相关的多种因素间的有机融合进行研究迫在眉睫。
二、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重庆市九龙坡区位于东经 106°14′52″~106°32′55″,北纬 29°15′29″~29°33′44″,地处重庆市主城区西部,总面积430.78平方公里,共辖 8个街道、11个镇,常住人口 118.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93万人,城镇化率91.78%。重庆市九龙坡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重庆地域文化之根的“巴渝文化”(包括民俗文化、驿道文化),又有反映艰苦卓绝革命历程的“革命文化”,反映抗战时陪都大后方人民英勇抗战的“抗战文化”,以及极具地域特色的“工业文化”。重庆市九龙坡区有古遗址遗迹、寺庙、古墓、碑刻等不可移动文物187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曲艺之乡”“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重庆市九龙坡区有走马故事、白市驿川剧、含谷火龙、九龙楹联等区域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57个、非遗传承人79人;建成了博物馆6个,纪念馆、陈列馆28个,是一个史脉悠远、文创勃兴的区域。
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资源丰富。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的走马民间故事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民间文学类,是重庆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川剧久负盛名,曾获“川剧艺术培育基地”“川剧传承培训基地”“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镇的九龙楹联始于明清年间,以形式生动、韵味独特而名扬天下。1996年,九龙镇被命名为“楹联艺术之乡”,后被列入重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99年8月,含谷镇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火龙艺术之乡”。2014年,含谷火龙正式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生态学的创始人、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H·斯图尔特认为:文化都是特定环境中的文化,文化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因果关系[3]。因此,对文化的研究离不开对环境的考察。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的发生、传承与发展与其所处环境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种文化必须有适应其生命的环境才能得以产生和发展。目前,重庆市九龙坡区通过已经建立的国家、市、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条不紊的保护和传承。
三、重庆市九龙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方式
2016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九龙文化传承体系,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项目保护为中心,展厅建设为承载,生产性保护和教育传承基地打造为方向,加快构建非遗活态传承体系。完善国家、市、区三级非遗名录。结合表演、技艺、民俗等不同类别特点,实施濒危非遗项目抢救,利用演艺、出版、影视等记录其技艺精华,鼓励原住民按习俗开展乡社活动……继续打造走马镇民间故事、九龙楹联、白市驿川剧、含谷火龙等民间文化品牌。根据笔者的调查,重庆市九龙坡区主要从五个方面实施保护措施。
(一)建立以中小学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
方李莉曾提出:“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4]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与其所处环境密不可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尤其是遗产保有地的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走马镇当地的走马镇小学在“民间文化润心田”的学校主题文化指引下,编辑出版了《黄葛树下是我家——走马民间故事集·青少年版》,还编辑出版了走马小学校本课程系列丛书,建立了校本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走马镇小学还开展了包括民间故事讲述、民间歌谣经典诵读等许多活动,并将舞台由校内扩展到校外。通过每两年一次的小小故事家评选,走马镇小学已经培养了数十名小小故事家。这些小小故事家在学习如何讲好走马镇民间故事已经成为走马镇民间故事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力量。走马镇小学于2003年5月被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命名授牌为 “民间文化特色校园”“民间故事校园”,2006年8月被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民间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并于2012年被授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5]。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九龙楹联所属的九龙镇党委政府依托辖区所在的辰光学校、蟠龙小学、九龙小学,按照经费统筹、教材统编、教师统训的“三统”原则建设“九龙楹联传承培训基地”,并组建了由区、镇楹联学会会员、进修学院教研员指导,学校教师为成员的教材编撰小组,编写校本教材,并在一年级至八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楹联课”,做到“楹联艺术”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此外,这些学校还开展了“九龙楹联课程研讨交流活动”等。
(二)建设非遗陈列室、博物馆等固定场域进行文化活动
博物馆是向大众展示本区域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绝佳场所。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向社会大众普及文化知识、展示本区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2013年1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成立了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面积约5 000平方米,馆内收藏了古今中外火锅器皿600余件以及数千件与火锅相关的书法、绘画、楹联、摄影等。在这一独具特色的火锅博物馆里,游客可以全面、详细地了解重庆悠久的火锅文化。2015年6月,九龙楹联陈列馆正式开放。九龙楹联陈列馆是重庆市首个楹联陈列馆,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馆内收藏了样式丰富的楹联作品160余件和近200册楹联书籍。2011年6月,九龙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九龙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面积200多平方米,陈列了走马镇民间故事原始手稿、二稿,展示了大量走马镇民间故事获得国家级项目的奖牌、证书以及出版的书籍等,同时还有许多华岩寺经书文稿,充分展示了九龙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风采。2018年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历时三年建设的白市驿川剧院作为全市首个乡镇川剧院,举行了九龙坡区“白市驿川剧展演”活动,正式揭牌对外开放。在建设过程中,白市驿川剧院严格按照专业剧场的标准对剧院内的座位、音响、灯光等进行设计与建造。以上陈列馆和博物馆等对该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进行了动态和静态的保护和宣传。
(三)组织节庆及文娱活动,配合非遗保护名录项目进行传统文化宣传
传统节庆及文娱活动是群众文化的载体。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开展群众文娱活动,如民俗活动、戏曲表演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充分展示和宣传,既能丰富和活跃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又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起到积极作用。走马镇居民自发成立了走马镇“同好会”。走马镇广大人民群众在 “同好会”的带领下,群策群力开展了多项传承走马镇民间文化的活动,如2016年12月28日举行了走马镇2017元旦民间文化会演。这场民间文化会演由十二个节目组成,每个节目都由走马镇居民原创并演出。此次民间文化会演所需的器材设备、资金等也多由走马镇居民提供[6]。九龙镇楹联协会在巴国城社区开展了迎新春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九龙镇楹联书法协会爱好者在社区挥毫泼墨,书写对联200余幅,免费赠送给社区居民。
(四)利用网络平台,以“文化+”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再利用
文化产业论认为,一种文化得以持续存在需要形成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强调产业化运作可以有效维系部分非遗的持久存在。文化活态保护论则强调文化保护的原真性,包含文化主体和文化内容与形式。系统论通过对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结构功能性、等级性、动力性等的研究,给出了事物发展保护的全面研究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结构功能、运行动力及机制等构成。2015年,由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与重庆巨磊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系列动画片《九龙楹联故事》首次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九龙楹联这一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该动画片一共30集,已在重庆电视台睛彩频道播放。目前,走马镇民间故事中的《安世敏故事》《蛇齐会》《蛇吞象》《猫和耗子打官司》等过网络及移动终端传播,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或绘制成漫画、连环画、插画等发行,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九龙坡区政府推出的美好九龙坡APP及掌上九龙坡APP等也在大力推广和宣传本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持续的“非遗”热让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关注,而怎样留住“热点”“焦点”,继而转化为内生动力更好地对社会文化进行反哺,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走马镇通过国家级传承人刘远扬的口述史以及对其口述史的周边访谈等,利用数字化和人物传记的方法,形成了约5小时的访谈记录和10万字的传记,后续将收入国家博物馆和中央档案馆,发挥其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九龙镇依托镇文化站、镇楹联学会、辖区学校,打造了一支楹联骨干队伍,举办知识讲座、采风、研讨会、创作交流、作品征集展览等活动20余次,提高了楹联爱好者队伍的整体水平,增强了创作能力。含谷镇从火龙表演团体中优中选优,精选舞龙队员179人,组建专业火龙展演队伍17支;加强非遗传承人的“传帮带”,招募中青年学习铁水烧制、击打等传统技艺,保证技艺传承“不断档”;聘请国家级专业教师定期进行技艺指导,常态化组织外出观摩交流,拓展队伍的眼界,提高队伍的技艺。白市驿川剧、走马民间故事、九龙楹联等已成为当地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特色民俗文化品牌已在逐渐发挥影响力。
四、结语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包括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外,还包括当地的各个文化艺术研究院所、民间团体、公共文化机构以及传统艺术表演团体等。政府部门与民间组织、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以及各大企业间通力协作形成了强大合力,有力促进了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的发展。“非物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那些满载人类智慧和经验的技艺只存在于匠人、手艺人的头脑里,如何活态展示和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人们能用眼睛看见、用双手触摸,这样才能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正是由于群众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文化活动,将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如靳之林所说的那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问题,应首先着眼于人的抢救保护,而不只是让它进入历史典籍和博物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物质的保护,作为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的传承,是活态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保护’二字的内涵就是传承,不能传承何谈保护?我们希望在亿万群众的社会生活中看到民族精神文化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