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原则初探
2018-03-28王开莉
王 开 莉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高校责无旁贷。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抓手。当前,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在多元中确立主导,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化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要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质量和达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就需要一定的教育准则予以指导。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在把握各种要素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应遵循的法则或准则。深入地研究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原则,对于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地提升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原则的确立,有赖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规律的把握,离不开对信仰教育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随着生产生活实践而逐渐产生的,最初的教育是为了使人更好地社会化而将积累的经验、知识向人们传授的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理论,也离不开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领域与分支,无论是从教育的共性还是从其个性上讲,均应以此原则为指导。从特殊性上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托,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为目标。信仰的生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生成是一个过程,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知、情、意、行相互转换的过程,一个确立主观信念并将之付诸实践的过程,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主观信念的过程。可见,信仰的生成是一个主观信念与实践行为相互印证、相互强化、相互提升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共同决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即不能就理论谈理论,也不能就实践谈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确保信仰教育的实际效果。具体地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就教学的理念而言,应始终以理论与实践为抓手进行教学的设计与教学的创新;二是就教学内容而言,不是回避,而是选择与现实紧密相联的信息,应以现实性较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选择重点;三是就教学方法而言,要选择彰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感悟教学法、理论课实践教学法等;四是就教育的路径而言,就是理论要趋向于实践,要关照实践,要为实践服务并为实践所确证。高校教师在开展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主动地拿起理论这个武器去阐释现实世界,去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解决与学生紧密相联的思想困惑、现实难题等。理论与实践是体用关系,二者只有做到紧密而有机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才有说服力与感召力,才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也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致力于人类解放,不仅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而且以现实的人为落脚点,既具有超越性又具有人之终极关切性;基于对人的终极关切,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最高的价值选择,给人以行动的指南、奋斗的定力与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与信仰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科学的信仰。科学与信仰的有机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具有真理性的一面,又具有人文性的一面。因而,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需要树立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按照规律办事,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一是要遵循教育、信仰教育的科学规律,按照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二是要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科学性,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讲清楚讲透彻。总之,我们要本着求真的态度、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谈到:“无产阶级最尖锐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是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1]835-836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探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传播规律以及高校教育的规律,要合理地运用科学的、实证的、现代的教育手段等。
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科学性的同时,还要强调信仰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性是指在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处处体现信仰特有的人本价值性。一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二是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立党立国之本,是引领与指导我国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按照无产阶级的意志,将体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些大政方针政策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进行灌输与传导,因而意识形态性是明确而鲜明的。作为教育主体,应当理直气壮地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科学性和人文性犹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两个羽翼,不得偏废任何一方。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离党中央的预期还有一定的距离,离“中特理论进学生头脑、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课程”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是因为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仅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与学生分享,没有挖掘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属性,没有意识到转变思想信念比纯粹的知识、技能的传授难度大,没有注意到情感、走心、价值等在信仰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尽量克服科学的中立性和冰冷性,力争以学生为本,尽量从他们的思想实际与现实需求出发,尽量达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三、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要素的巧妙组合达到影响人、培育人、社会化人的过程。各种教育要素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的说来,不外乎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何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信仰教育的科学把握与界定。
任何一个社会,统治阶级总是希望将自己的统治思想变为全民的思想,形成一种大一统的局面。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任何一个执政党都要对民众施行一定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之本,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建。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所当然的。列宁在1902年的《怎么办》一文中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29可见,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就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等采取显性教育是必须的,大学生们只有接收显性的教育,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通过外显的方式与手段直接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自觉受到影响而树立信仰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具有目标明确,内容完整、条件可靠、教育快捷等特点和优势,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
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共享时代的来临,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他们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误导,主体意识不断地膨胀,在信仰教育中的显性方式越来越受到一些大学生的直接抵触。学生不愿走进课堂,即使走进课堂也不愿抬头学习、点头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这一现象提醒我们,直接将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出发点的显性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隐性教育予以补充。隐性教育是教育者间接地、内隐地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赋予教育情景等,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方式。隐性教育强调渗透与铺垫、环境与氛围,学生们往往在特定的情景下放松思想警戒,不再固着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与所学相矛盾冲突的思想信念,而在情绪受到感染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自然而然地体悟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魅力与真谛。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教育实践中,大学生既离不开显性教育也离不开隐性教育。在现实操作中,教育者要使二者有机结合而不能割裂他们的关系,更不能片面化和绝对化。既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显性内容与方法、载体与手段等的建设,又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隐性的内容与方法,载体与手段等的建设与运用。
四、主导性与斗争性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托,以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目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教育是育人工程,信仰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引领人们的思想具有一定意识形态性的育人灵魂的工程。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遵循主导性原则。教育者首先要明确一个客观事实: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应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再次,适时地给予大学生澄明与指导。大学生作为较为活跃的群体,易受外面五彩缤纷、绚丽多彩世界的诱惑,面对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多种思潮与价值取向,他们往往“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此时,教育者要主动地介入,适时地给予澄明与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引领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遵循主导性原则的同时,教育者也要明确马克思主义虽是我国的指导思想,但不是我国唯一的思想潮流。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时要防止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用马克思主义替代一切。这样会扼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为了防止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倾向,应遵循真理在比较中生存、在斗争中发展的规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允许其他的主义思潮、思想观点存在、发声。各种思潮与主义相互争鸣,对于解放思想、激发创新有着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网络化,各种思潮与主义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产生。各种思潮与主义的代言人基于自己所在阶层的利益,纷纷不遗余力地宣扬、传播自己的思想观点。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政治敏感性和辨别力有限,他们容易迷失方向——人们的头脑如果不被一种思想所占据,必然被另一种思想所占领。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教育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性的前提下,要坚持斗争性原则。教育者要勇于主动向当代大学生介绍当代世界和中国主要的社会思潮,包括正确和错误的思想、先进和落后的思潮,而且要敢于分析揭露各种错误、落后的思潮的错误之处,主动与各种错误的、落后的思潮作尖锐的斗争。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在错误的、落后的思潮面前要勇于亮剑与发声。真理越辩越明,马克思主义越是敢于斗争,越具有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就越能保持不竭的生命力。
五、合力与分力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许多的因素与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牵涉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而且牵涉到教育环境和教育支撑条件等,甚至还牵涉到国外的一些因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以及现代的系统论观点,要发挥一个事物的最大功效,需要发挥整体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任何一个因素或过程掉链子,都会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发挥整体的力量。教育者唯有坚持合力原则,巧妙合理地排列组合各种相关的教育力量与因素,才能最有效地整合各方力量,发挥最大公约数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一个权威的机构或组织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调拨,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个相关因素的最大作用。坚持合力性原则,不仅表现在教育阵地方面的合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还表现在教育主体方面的合力,各专任教师、学生工作者等一定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共同作用;还表现在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的多元化与有机整合、本科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之间的整合等。具体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需要高校、社会、社区和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自我育人的作用;不仅需要课堂教育,还需要实践的教育;不仅需要网上的教育,还需要网下的教育;不仅需要正面的灌输,还需要侧面的引导与渗透等。
教育需要坚持合力原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每种力量或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一致的。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不同事物所含矛盾不一样,同一个事物的不同阶段其矛盾的特点也不一样。因而,在坚持合力性原则的前提下,还要坚持分力性原则,即要区别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各种力量与因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重要的力量与因素要重点挖掘与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一般的力量与因素虽要重视,但不可等量视之,应减缓作用。正如弹钢琴需要十个手指头,但十个手指头不是同时均等发力一样。我们既要看到各种力量的作用,又要合理地评估各种力量的作用,有重点地发挥重要因素的作用。总之,只有坚持合力与分力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各种力量与因素进行精准地挖掘与发挥的同时,发挥整体最大合力作用。
六、结语
以上五个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一致性,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原则体系群。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决定了信仰教育要坚持理论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显性教育的原则、主导性原则和合力性原则;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复杂性以及信仰教育的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难度远远高于其他课程,这又要求教育者在坚持以上教育原则的前提下,还要坚持实践性原则、人文性原则、隐性教育的原则、斗争性原则和分力性原则。只有将这些原则一一匹配并有机地结合,才能构建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教育原则体系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相应的标准或准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才能对遭遇多元化思潮、多样化价值理念冲击的正处于困惑与迷茫之中的大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才能不断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