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爱你,中国》系列纪录片的美学研究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纪录片祖国群体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由芒果TV、湖南都市频道、人民日报客户端联合出品的新时代主旋律系列纪录片《我爱你,中国》于2018年5月正式开播。共有四季,迄今为止有两季“热血军人篇”和“美丽中国守卫者”篇目已经播出。此系列纪录片创作者将视角投向了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无私奉献在工作岗位上的人物群体,将这一群体的传奇故事淋漓尽致地用影像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不仅融入了创作者对家国关照的情怀,也生动地诠释了片中主人公崇高的人格,使得该系列纪录片具有一种强烈的思辨性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下面本文对该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及意义来展开研究。

一、展现人性光辉的崇高之美

该系列纪录片力图运用影像语言真实地刻画与展现片中每一个主人公的人性光辉,以表达其品德的崇高与伟大。纵观该纪录片,其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至善至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了这一类群体的有力代名词。不论是作为炮兵班班长的袁远——西藏军区首个被誉为“沙场之花”的90后女孩。她在缺氧、低气压、高寒的雪域高原用自己的青春完美地展现着一个中国女兵应该具有的风采与精神。还是已经年过六旬独自坚守在古日乃的图布巴图夫妻,他们两个人用了16年的时光种植了五万株梭梭树,改造了2000亩沙漠。日夜坚守着祖国的沙漠无人区,为国家的环境保护贡献着毕生所有的力量。发扬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展现着自己崇尚的人格修养,启迪着当代人的心灵。

二、客观真实记录的朴素之美

真实是纪录片的核心,是纪录片的生命和灵魂。此系列纪录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把片中人物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来,为广大的观众展现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纪录片中同期声的运用,历史资料的引用,进一步地将整部纪录片带入一个真实的时空之中。

如作为科学家的黄晖多次带领团队下海进行修复珊瑚的场景呈现;青海沱沱河气象站将要放飞的探空气球,在九级大风中绳索意外中断事件的展现;布周和其队员在可可西里自然生态保护区巡山时因断水断粮,队员伏地饮用泥水的特写,伏地吃西瓜,众人营救困在泥地里的车辆等,这些事件的记录都无疑增加了该纪录片的真实之感。

在这里并没有借用宏达的叙事,而是选用了主人公在生活中所例行的琐碎事件,不加任何雕琢地向观众塑造一个个英雄人物,使得该系列纪录片在真实之间透露着一份平实而朴素的美感。更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这一群体的理解与支持,并相应地激发观众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以英雄人物为榜样,提升自身素养,其具有一定行为上和思想上的启示意义。

三、家国情怀关照的人文之美

对家国情怀的关照是该系列纪录片最为凸显的审美特征。其将观察的视点限定在生活中默默无闻传承红色精神的人物身上。通过描绘这一群体的生活故事以及其所坚定的信仰与精神的同时,在其中隐含着创作者对国家生态保护的关注、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对国家英雄人物的尊重及其自身强烈民族责任感的表达,为纪录片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如日夜守望着林海的刘军和齐淑艳夫妇;搏浪黄河的英雄田双印;用生命筑起绿色屏障的六旬老人巴布巴图夫妻;用青春驻守全球海拔高空站的王烈福;寻访山林三十年,保护雪山精灵的“猴爸爸”龙勇诚等等一系列模范人物,他们用生命在奉献、以忠诚为信仰,默默地做着一个个不平凡的事。对于这类人物精神的阐释,无不体现着一种人文性的关怀,具有引人深思的现实意义。

四、勾勒唯美意境的自然之美

在该系列纪录片中,在诠释人性之美、人文之美的同时,对于国家生态自然风景的勾勒也是该系列纪录片的一抹亮色。用唯美的镜头记录下了中国大地上的自然生态之美。作为青色脊梁的可可西里;高山峦下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水;南海深处20多万平方米的绚烂海底森林;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林海世界,与蔚蓝的天空相接,与洁白无瑕的云朵相衬。该纪录片向广大的观众用一个个唯美的镜头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勾勒了一幅幅如诗如画、魅力壮观的生态风景图。带给观众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以及充满生机勃勃的万千景象,从而进一步号召人类群体用全新的视角认识自然、保护家园、珍爱地球。

该纪录片将当今时代下坚守在不同岗位上具有代表性的英雄模范人物在生活中所做的动人故事,用真实客观的影像淋漓尽致地呈现于屏幕之上。塑造了一个个可钦可敬的英雄人物形象,向祖国乃至世界上的观众传达了这一类群体的崇高精神。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工作环境,但是他们却有着共同的信仰:为人民服务。用赤子之心去保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生灵,发扬民族精神,到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闪耀人性的光辉。

猜你喜欢

纪录片祖国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