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国际理解教育*
——以英美电影中的西方时间价值观为例

2018-03-28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英美价值观思维

何 欣

一、研究背景

国际理解是一种新的理解理念和范式,是在国别之间或区域性国家之间所共享的普遍性价值所达成的一致性态度和认知,或者是对彼此差异性的包容性认可和坦然接受。国际理解不是对语言字面的浅表化理解,它是切入国家间文化肌体和文化骨髓的深层次理解。[1]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一切因不理解而造成的国际问题,属于跨文化范畴。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本文将以此为理论指引,重点从“文化意识和思维习惯”这两个文化范畴的维度,以英美电影视角下的西方时间价值观为例探讨国际理解教育。

在小学教育阶段,英语教材编排了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较为浅显的内容,比如西方节日、饮食文化等。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英语教师可以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指引下,拓宽“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内容,从小学阶段以表象文化为主的“国家理解教育”过渡到较为抽象的文化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国际理解教育”。

电影是我们了解异域文化价值观的一个窗口,展示的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看电影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电影画面蕴含着丰富的深层文化内涵。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可以利用学生喜爱的英美电影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价值观。

克拉克洪与斯多特贝克是较早建构文化理论的美国人类学家,他们提出的价值取向模式简明扼要,虽然只提供5个普世性问题,却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这5个问题分别是:人性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的时间定向、人类的行动、人类之间的关系。[2]其中“人生的时间定向”在中西文化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时间。时间价值取向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深深根植于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当中,由此产生了各民族不同的时间价值取向。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把不同文化的时间使用分为两种范畴:单项计时制和多向计时制。所谓单项计时制就是认为时间可以分隔成不同的单位,如时、分、秒等,但时间是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而多项计时制认为时间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是发散的,就像以一个时间原点为中心可以发散出无数条射线,奉行这种时间文化的人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行好几件事情。[3]

二、从英美电影的题材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中外电影的题材,引导他们发现中国人拍的所谓气势磅礴、场景宏大的大片都是历史片,无论是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赵氏孤儿》,抑或冯小刚的《夜宴》,无一例外都是鸿篇巨制的历史大片。而英美的大片从早期的《未来世界》《星球大战》到《黑客帝国》系列直至近期的《阿凡达》,则都是表现未来世界的科幻片,就算《指环王》讲述的是发生在古老中世纪的故事,却也不是历史史实的展示,而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传奇。有人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所以拍不出那么好看的科幻片;也有人把原因归于中国的电影特技制作不发达,无法展示科幻片的场景。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想象力,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应该是最好的例证;如果把原因归咎于中国的电影特技制作欠佳,那么大导演吴宇森都进军好莱坞了,他热衷拍的不还是《赤壁》这样的历史大片吗?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拨开迷雾看本质,中国导演拍历史片、英美导演拍科幻片都是根植于其内心的时间价值观念在左右着他们,换句话说,中国人有“历史情结”,英美人有“未来情结”,奉行多项计时制的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是“过去倾向”,而奉行单项计时制的英美人在时间取向上是“未来倾向”。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社会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儒道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各朝代君王都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规矩、礼数视为亘古不变的真知灼见。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视时间如圆周运动,春夏秋冬,绕来绕去总会回到原点,故而中国人习惯怀旧,倾向于珍视过去。然而,英美文化着眼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人们重要的价值观念。人们常说美国是年轻人的天堂、老年人的坟墓,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年轻人代表着未来,是英美时间价值观所推崇的,而老年人已经是日落西山,不受英美文化价值观重视。总之,西方文化视时间为直线运动,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他们习惯于向前看,倾向于对未来的规划。

三、以英美电影的叙事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深层时间价值观取向

经过对电影题材的分析,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透过事物的表象进入本质可以更深层次地认识事物。透过英美电影的叙事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由单项计时制和多项计时制分别产生的直线型和环型时间观对英美电影叙事方式产生的影响。

例如,美国影片《当幸福来敲门》讲述的是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纳事业不顺、生活潦倒,但是他不畏生活的艰辛,坚强乐观,为了实现自己做股票经纪人的梦想拼搏进取,最终取得了成功。这部影片采用的是主人公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表现的是主人公的当下,对于他的过去,只用主人公的一句独白一带而过:在28岁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所以当时我下定决心在有了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爸爸。这部影片是直线式的叙事方式,没有任何分支分叉、倒叙闪回,给人的感觉很流畅。

如果由中国人来拍摄克里斯·加德纳的故事,叙事方式一定会从他的童年开始。毕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并且主人公的确有着坎坷的经历,出身贫寒,从小没有父亲,他的继父总是喜欢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来提醒他,“我不是你的父亲。”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应征入伍,20世纪80年代来到旧金山,在这里娶妻生子,为生活奔波不已。中国人根据这些素材就可以拍成了一部感人的人物传记片,如果不从童年的故事开始,至少要出现很多倒叙、闪回,来展示主人公的过去,是现实与过去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成功者的传奇故事。

线型时间观重视的是未来或当下,而环型时间观看重的是过去。这从中美穿越电影中也可窥一斑。中国的穿越电影一般是向过去穿越,而美国的穿越片是向未来穿越。中国拍摄的系列穿越电影《穿越时空之明月郡主》《穿越时空之灵格格》和《穿越时空之大清宫祠》《穿越时空之来客》,分别是向明朝和清朝穿越,只有最后一部《穿越时空之来客》是古人穿越到现代,还是与历史相关。而美国的穿越片却一直是向未来穿越。《阿凡达》穿越的场景是未来世界中的潘多拉星球,《黑客帝国》穿越的是一个虚拟世界。因为直线型时间观认为时间好比一条从源头直奔入海口不断流动着的河流,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在这种时间价值观的支配下,英美文化必然认为过去一去不复返,只有珍视当下,把握好未来才是正确的选择。美国影片《重返十七岁》中的主人公迈克·奥唐纳其实并没有穿越到他十七岁的年代,而是他自己变身为十七岁,他所处的时间还是当下。他之所以想重返十七岁,并不是有怀旧情结,而是因为高中是他的黄金时代,他是篮球队的明星球员,是学校里的偶像人物。而今柴米油盐酱醋茶,时光渐渐磨平了棱角、磨掉了锐气,人到中年的迈克一事无成。也许是峰回路转,失落到极点的迈克为了救人,扑通一下子就跌落河里,当他从河里惊魂未定地浮出水面后,这所谓的“见义勇为”竟然把他变身为十七岁的翩翩少年。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的时间价值观还是不看重过去的。

另一部美国电影《返老还童》,故事采用倒叙方式,女主角黛西临终前和她的女儿一起读男主人公本杰明·巴顿遗留下的日记。巴顿出生时就与众不同,他不是粉嫩玉琢的婴孩,而是苍老得如同一位耄耋老人。他的母亲因难产而去世,父亲无法接受这个怪胎而把他遗弃在养老院。黑人女护工奎妮因没有生育能力而收养了他,接着奇特的事情发生了。本杰明开始了逆生长,从一名耄耋老人,一步步地变成了身体健硕的壮年、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欢蹦乱跳的少年,最后在2003年,变成一个稚嫩的婴孩儿,却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影片虽然运用的是倒叙,但始终是直线式的叙事,而且这种返老还童的梦想同样体现了西方时间价值观对青年与未来的渴望,对老年与过去的排斥。

四、以英美电影中人物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时间价值观取向

思维方式是一个文化群体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为该群体或民族所共有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模式,是隐藏在“文化冰山”之下的对人类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文化心理过程。[4]线型的时间观决定了英美影片中的人物思维也是直线型的。所谓线型思维,是把各种问题化为只用一元一线直线思维予以处理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首先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也就是说抛开所有细枝末节的问题,只解决最主要的问题;其次对问题性质的认识简单化,认为什么东西都是泾渭分明,一是一,二是二,没有第三种可能。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主人公靠卖骨密度扫描仪为生,他之所以选择股票经纪人来实现他的美国梦,源于他和一位股票经纪人的对话,当他看到对方生活富足时,就问怎样才能当上股票经纪人,那个人告诉他,只要擅长数字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加德纳认为数字是自己强项,人际关系也不在话下,于是他就主动去找维特证券的经理,凭借自己的执着得到了实习机会。这就是典型的线型思维方式:因为我擅长数字和人际关系,所以我也能做股票经纪人。就靠着这种直线型的思维,没有任何杂念,加德纳最终取得成功。

线型时间观使直线型思维方式的人对时间的分界线很明确,因此,西方人对各种标志时间的仪式都特别重视。比如,毕业舞会标示着人生一个段落的告终,在美国青春片中,如《青春舞会皇后》《彻夜狂欢》《美少女啦啦队》《歌舞青春》等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毕业舞会文化。毕业典礼也非常受到美国人的重视,因为无论毕业舞会还是毕业典礼都是一种时间标示,标示着一段学业生涯的截止、青春期的结束、心理的成熟等。

利用英美电影这一载体,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为指引框架,通过电影的题材选取、叙事方式、人物思维方式的分析对初中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李建军.国际理解的视域与学科维度[J].社会科学 II,2016(3).

[2]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5.

[3]谭自强.图解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06.

[4]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233.

猜你喜欢

英美价值观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我的价值观
思维跳跳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