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体验品德课堂教学的“智慧+”
——武汉市江岸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技术的新尝试

2018-03-28武汉江岸区小学教研室

成才 2018年4期
关键词:先民品德导图

■ 武汉江岸区小学教研室 张 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微课、教育云、慕课……各种“互联网+”教学新方式层出不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运用这些方式进行教学,成为教师不得不为之的新常态。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教师们在课堂上下,努力使用着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面对这些新技术,教师们都有些发懵、发憷:“这么复杂,还不如直接讲简单!”“我老了,这平台动不动就更新,太复杂,我不会弄啊!”“这就是一种形式……”

针对一线教师们的需求,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的品德学科工作室,围绕“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的有效运用”,展开了一组专题教研。

一、小技术,用得巧,课堂互动气氛好

当代教育理论家鲁洁先生说:“品德课程,它是以生活为本、是为了生活、是通过生活而进行的。”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更是注重回归儿童生活。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细读教材,发现从单元题“我是小学生啦”,到课题“拉拉手,交朋友”,再到子话题“认识你真好”;从鲜活再现儿童生活的情境图到如耳语般对话的小诗,读起来特别温暖有爱,让人不得不感叹:这样满满的正能量,有温度的教材,真好!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期盼与好奇,但又有诸多不适应,不会交友,朋友圈子小,不会处理和朋友之间出现的问题。而本课的教学内容对一年级新生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

但在实际教学中,刚开课的“好友大搜索”环节,就让老师遇到了两难的局面:学生才刚刚进入一年级,班级人数近50人,如果全员参与,要么学生体验内容单一,要么教师逐一说活动要求,费时费力且很难保证课堂活而不乱;而如果只让部分学生参与活动,当然组织起来比较容易,但大部分孩子仅仅是“观看他人活动”,缺乏真实有效的体验,则停留在表面形式,无法实现品德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经过教研团队的反复研究,我们最终借助“在线课前调查”“分组平板微课”以及“教师随堂直播”的方式,实现了课堂上的多项同步体验和交互体验分享。

【课堂回放】

课前,教师借助教育云平台家校帮发布学生兴趣小调查,确定了小组活动的几个分类:手工、唱歌、运动、拼图等……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教材情境图:谁和我一样?分别请几个学生代表不同类型的活动小组向大家发出邀请。

生:我叫孙久逸,我喜欢运动,谁和我一样?

生:我叫陈思涵,我喜欢唱歌,谁和我一样?

生:……

然后,伴随着《找朋友》的音乐,全班同学再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加入到不同的小组中,活动井然有序。

这时,课堂上海出现了小插曲,最后有两个学生站在走道上四处徘徊,久久没有坐下。教师轻轻走上去,询问他们的想法,原来是自己喜欢的小组坐满了,又不愿到其他小组去。教师帮他们在喜欢的小组增添了板凳,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师:相同的兴趣爱好让我们坐到了一起。该怎么活动呢?桌面的平板电脑中有微课提示,请各小组组长带领大家一起观看微课。

各小组平板电脑上播放不同的主题微课,学生很快明白了活动要求,开始行动起来:

手工组的同学有的粘,有的串,开始制作彩带拉花。

运动组的同学拉起手玩起了钻呼啦圈的游戏。

音乐组的同学拿起老师提供的乐器,一起合奏合唱。

拼图组的同学人手一张拼图卡,合作拼图。

当各小组在积极完成任务时,老师则不停巡视,用手机随堂抓拍的方式记录学生活动过程。

稍后,教师通过互动课堂将手工组的活动照片投屏,并现场邀请手工组展示完成的作品,并询问学生。

师:这个手工纸环又长又美,是一个人完成的吗?

生(摇摇头):不,是我们合作完成的。

师:那你们合作愉快吗?

生(异口同声):愉快!

随即,教师将学生制作的纸环挂在黑板上,为黑板戴上学生亲手制作的“项链”。

……

【案例启思】

课前调查用大数据说话,尊重学生自己的真实爱好,教师再按照学生爱好分组准备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各组活动不同,活动要求和需要的活动工具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前给每个小组录了任务微课,说明任务要求,并做出示范。有了它们,老师再也不用一组一组去讲要求了,这就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采用手机随堂抓拍和随堂直播的方式进行反馈,活动评价也重在引导学生感受活动过程中的愉快相处与友好合作。

二、小软件,用得好,深度探究有思考

品德课程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更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上出有思想的品德课。在高年级的品德教材中,有更多的社会性话题,不少地理和历史知识融入其中,信息量非常大。例如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我们的祖先》,是整个单元聚焦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以及成就。本课用四个子话题,带领学生走近我们的祖先,了解他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勤劳,创造出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话题一“先民的生活”中,用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我们远古的祖先是谁?他们吃什么?住在哪里?旨在引导学生对先民生活展开探究,感受远古时期人们的勤劳与智慧,感受历史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起源。这样的话题,本身内容庞杂,信息量巨大,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费时费力且杂乱无章,很难形成对先民时期生活整体的了解。澳门路小学的汪平老师,以教育云平台上的一个“思维导图”的小软件,实现了品德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新突破。

【课堂回放】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观看了有关先民生活的微课,(切换导学页面)对于我们祖先的生活,有的同学对先民吃什么,怎么吃感兴趣、有的则对先民们居住的房子特别感兴趣……(反馈课前导学页面中学生课前调查的情况)

师:像这样,联系生活,就能有更多发现。今天我们要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来记录我们的探究。(点开思维导图)

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随机选择了一个话题:“吃”,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运用“思维导图”逐步记录了学生的探究过程:

师:民以食为天,先民们要生存,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吃)(操作思维导图)

师:“先民们吃什么?”从微课中你了解到哪些?(野果、野兽肉、鱼、稻谷等等)

师(边操作,边解释操作方法):先点一级主题“吃”,再点插入下一级、输入关键词。

师(边操作,边解释操作方法):我们还可以给思维导图插入图片。点击关键词,再点“插入图片”,从文档——我们的祖先资源库中调取需要的图片,这——是“稻谷”。(同时出示实物稻谷)你们见过吗?

生:就是咱们平常吃的大米。

(2)师(出示稻谷和大米):请组长拿出稻谷和大米有什么不一样?先民们要把稻谷变成香喷喷的米饭,需要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需要火。(思维导图。输入——火)

师:还需要什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需要把稻谷脱壳。

生:需要有东西装……在那个时候,先民们用的是——陶。(老师相机完成思维导图)

师: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发现先民们为了吃饱肚子,不断动脑筋、想办法,然后有新的发现和创造。请你像这样继续去探究先民生活,做出自己的思维导图。有技术上问题的可以举手示意,老师来帮你解决。

……

【案例启思】

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学生实现了有效的个体自主探究,而教师在学生自主思考后组织展开的全班交流与讨论,更使得学生把搜集到的先民生活的散点信息串成知识链,对先民生活发展的历史一目了然;而且在自主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探究的同时,学生们对先民的生活还有了更多的发现与思考。实际教学效果显示,学生的思维空间是非常丰富的。

课堂上,有的学生延续“吃”这个话题继续深入探究,有的学生选择了“住”“穿”“用”等方面,各自构建了思维导图。但在这些探究中,他们有了新的发现:先民们为了得到火种,存储火种,还有这么多发明与创造;原来火的作用对于先民的生活帮助这么大,吃饭需要,烧陶也需要……真可谓是百花齐放。

设想一下,如果把学生这些个体思维导图整合在一起,那必将帮助学生形成了一张“先民生活”的知识网。这张“网”还能成为学生后续学习的“种子课”,引导学生发现本课与整个单元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帮助学生将其对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的理解,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或进一步拓展研究,做好铺垫。

三、用技术,重体验,两者结合有实效

品德课堂,讲究“回望”生活的意义。回顾生活体验,是品德课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式。我们常说,“让历史告诉未来”,在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体验。在品德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技术,可以放大学生体验的效果。在《我们的祖先》一课中,教师除了运用思维导图,还带学生进行了现场“击石取火”的体验。

【课堂回放】

师:先民的取火方式还有哪些?

生:钻木取火,击石取火……

师:你们想体验一下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石头,试试吧。(学生现场体验击石取火。)

教师随机采访感受:感觉怎么样?

生:好累啊!

生:手都酸了。

师问全班:大家的感受呢?(生纷纷表示同感,有的女生打一下甩甩手,有的男生则哇哇叫着坚持打手中的石头。)

师:那不如算了吧。

生:不能放弃!不然得吃生肉。(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继续打石头。)

生(兴奋地大叫):我的石头刚刚打出了火星,可惜只有一点点。

师:看来,先民们采集火种也是非常艰难的。他们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来进行尝试,发现不是所有的石头都能打出火来,最终找到了能打出火花的燧石。

大家没有取到火种,也不要灰心。老师这里还有一件宝贝,(出示打火棒)这是一种野外求生时用的打火棒,打火原理和燧石一样。我想现场请一位同学来实验,看看能不能擦除火花,取到火种。(学生实验,教师利用手机随堂直播。)

生:哇,真的点着了!

生:……(当全班同学通过放大的屏幕看到实验者手中的打火棒点燃纸屑的那一瞬间,纷纷发出了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

【案例启思】

在“击石取火”的实践体验过程中,教师将体验活动与现代技术实现了有机结合。通过钻木取火、击石取火课堂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远古的先民们生活的艰辛,体会先民们勤劳、智慧、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创造历史的精神。

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是趋势,也是文明进步发展的需要。但只有恰到好处,把现代技术用在合适的“点”上,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化教学的智慧能量。

猜你喜欢

先民品德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第6章 一次函数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