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
2018-03-28华师一附中初中部黎江玲
■ 华师一附中初中部 黎江玲
教育是一项需要用爱心经营的事业。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要善于在师生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用智慧和爱心帮助他们美丽绽放。
14岁的王同学调皮活泼。不爱学习,上课不专心听讲,爱讲闲话,有时还故意扰乱课堂,老师批评他,给他指出错误,他就大声和老师顶撞,甚至以此作为在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经常不交作业,即使有时上交了,大多也是抄别人的。下课就惹事生非,打这个打那个,无端挑起是非,明明是自己做错了,可在老师、家长面前却百般狡辩,极力推卸责任。做事从不考虑后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怕他,不敢接近他。而且他还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混在一起,变相地对本班同学擂肥,在整个年级充当“老大”。
王同学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娇生惯养。爷爷奶奶只是一味地满足他的生活需要,对他的不良行为习惯不但不管教,反而纵容他,经常教育他在外面要厉害一点,不要吃亏。上初中以后他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受不了学校的严格管理,经常逃学玩游戏,而且迷恋上了网吧。其父母高兴时对其要求一概满足,可当他犯了错误时,父母又不能耐心地对他进行说服教育,总是粗暴地打骂、训斥,而父母之间则经常吵架并相互指责、谩骂,还闹起了离婚。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使他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和系统的教育,以致使他形成了这种唯我独尊、蛮横无理的性格。
因为王同学脾气暴躁,不能容人,又爱动手动脚,同学多不愿意与其交往,加之他又喜欢惹事生非,不服从老师的管教,所以同学大多都看不起他,这更使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他们的父母。”我意识到,帮助王同学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其父母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创建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帮助王同学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为此,我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找到其父母,分别和他们谈心,探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多的时候,我通过电话和QQ等形式,和他的父母交换教育孩子的一些做法。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严厉和慈爱——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正如食物一样,爱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因此,父母对子女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地爱。为此,我特地给他的父母介绍了一些非常有用的书籍如《父母的“魔法棒”》《我教孩子学做人》,《关注您的孩子》《父母必读》等等,使他们慢慢地学会了一些科学的教子方法。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一旦和孩子即将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就会到电话或发短信给我,向我请教该如何对待孩子。我首先会让他们保持冷静的态度,然后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多多理解孩子,就一定可以找到正确引导孩子的好方法。逐渐地,他们改变了以往简单盲目地溺爱孩子、粗暴对待孩子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真正的爱。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老师曾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
为此,每个星期我都会把他表现好的地方用短信告诉他的家长,这也是给家长的最好的礼物,同时又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每看到他的一个闪光点,我就在全班表扬他,并充分利用“期待”“暗示”的教育作用来增进师生的情感。课堂上,我经常用善意的眼神提醒他认真听讲,用鼓励的言语启发他大胆发言,用温暖的双手抚摸他的肩头,让他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深深爱意。我也逐步赢得了他的信任,唤醒了他学习的潜力,从而也消除了他在学习中的逆反心理。他逐渐接受了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给我发短信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节假日的时候,他会给我发来问候短信。而我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他回复,这种朋友式的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的学习成绩也慢慢的进步了。
被风雨摧残的花草,特别需要园丁的呵护。王同学也同样,别看他外表不在乎同学们对他的印象,不在乎老师对他的批评,其实他内心里也是特别需要得到同学的理解与友情。因此我又着力为他创设平等友好的交往环境,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才会乐于进步。我抓住一切机会,帮助他赢得同学们的关爱,让他感受同学的友情、体会集体的温暖。为了让王同学在全班同学心目中树立较好的形象,我举行了一次为王同学找优点的班会,同学们找出了王同学一个又一个的优点。王同学惊喜地发现同学们都在关注他,于是他不再故意与人发生矛盾了,渐渐的,他的朋友也多起来了。
教育是个长期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面对屡犯错误的他,我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急于求成只会既伤害他的自尊心,又更加激起他的逆反心理,给自己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加难度。于是我把“反复抓、抓反复”这一教育方法贯穿于对他进行教育的始终。当他犯错误时不断给他敲响警钟,不断鼓励他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他引上前进之路。
到初三下学期了,升学的压力让他很烦躁,甚至又出现了厌学的情绪。我和科任老师经常给他单独讲解试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并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法。
针对他对一些基本知识点都记不住的困难,我告诉他心理学上的一个遗忘规律,即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即“先快后慢”的原则。告诉他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由于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他学习态度明显认真得多,成绩也进步得更快。
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爱下,在温暖的班集体中,王同学逐渐有了变化,他从一个脾气暴躁、影响极坏的学生变成了受同学尊重的一员。他基本上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不再有意地和老师顶撞,知错能改。令人高兴的是,王同学的成绩不断上升,原来考高中这一不可企及的梦想也变为现实,他在当年的中考中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他的父母也因此对学校、对我满怀感激之情,他们认为是我们的教育使得他们自己都已经失望的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花开很美,等待花开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