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创新:德育工作指南的校本化践行
2018-03-28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一凡
■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一凡
如何让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实效?这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与中小学聚力改革的核心问题。1998年4月教育部实施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该规程共八章、四十一条(含附则),自1998年4月1日起实行,全面规范中小学德育工作。2010年12月教育部与时俱进,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发布了《教育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并实施。2017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新年伊始,作为区域与学校,我们该如何去把握《指南》,区域化地解构,校本化地践行《指南》,这不是德育的应景而为,而是作为德育实践者——我们须厘清认识,理顺《指南》与区域、校本之间的关系,立足区域、学校实际的倾力践行,不断创新。
一、据时性深化:《指南》的特点与现实意义
1.《指南》应时而施,既具导向性,又重规范
教育部基教司司长吕玉刚说“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希望教育部能够出台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做什么’和‘怎么做’,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因此,这次出台《指南》就是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基本遵循,也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导、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可见《指南》对一线的德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2.《指南》既重系统顶层构架,又重学段分层,学段衔接
《指南》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个阶段,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分层次的德育目标,明确不同阶段具体目标要求,既强调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又突出德育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凸显了学生道德成长的规律。
3.《指南》既重情境,又于“小”“近”“实”中贴近学生
学生道德的内化须关照学生的认知与生活经验,这是《指南》在内容建构中的一个重要考量,让德育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与学生日常的具体生活紧密相结合,在实施途径和要求方面提出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大途径,将道德培养的价值与诉求渗融于学生的常态教学、各类课程、社会实践、学校文化等,于细微处涵幽发微,育人于“小”“细”“实”之中。
4.《指南》既重传承,又与时俱进
《指南》与时俱进,新增了许多内容。如强调“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重视“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等,切实关切、回应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南》还规定,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加强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与专业化发展。
二、因地制宜:地域德育体系的解构
《指南》于2017年8月22日颁布,北京市于2017年9月6日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京教基一〔2017〕14号),随后各地结合本地域实际,也纷纷对中小学德育进行了系列本土化的解构,使《指南》真正在区域得以落地生根。其实武汉市在“十二五”期间进行的“有效德育建设工程”聚力的就是地域德育体系的建构,2013年4月17日武汉市实施了《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系(试行)》(武教基〔2013〕22号)。 基于此,区域德育如何与教育部颁布的《指南》进一步对接,换言之,如何地域化的落实《指南》?笔者认为须把握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地域化的再构
《指南》对全国中小学德育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并不是各地就要一味地照搬,地域可以据区域实际,准确把握《指南》旨意,不囿限于上位《指南》,而是结合地域德育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解构,如北京市实施的“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武汉市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五大体系”,就是地域化解构的例证,如此让《指南》更能兼顾本区域内中小学德育的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南》的导向价值。
2.突出重点,多维衔接
《指南》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注重了学段间德育内容的衔接与渐递关系,作为区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及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段德育内容上有所侧重,可以拓展学段衔接的多向度:一是在德育内容上进行互补衔接,二是在德育的形式上互动衔接,三是在德育的时空中有机衔接。让多维、多层、多方互补、互动、互促,促进区域内德育的多维有效衔接。
3.突出亮点,彰显地域德育特色
康德曾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德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无疑是学生的道德培养,在学生的道德培养中,区域在本土化的自我解构与实践中积累宝贵的德育经验,形成区域的德育亮点与特色,产生多样态有实效的德育体系,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德育资源,也是区域德育对《指南》地域化的丰富与完善。
三、低重心践行:校本化的夯实与创新
《指南》的德育目标明晰,内容分层,提出的六大实施途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一线学校如何把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的各方面和各环节中,对实施途径再创新?这是当下学校德育须面对的话题,在低重心践行中须把握以下几点。
1.因校制宜,建构践行《指南》的校本化德育工作体系
《指南》具有指导性、规范性与系统性,对学校而言却不能是全部照搬,而是要因校制宜:一是上下结合。将《指南》与地方德育、学校德育实践相结合,既践行上位德育政策,有具体考量校本德育实际,让上下德育在校本层面铆合,落地生根;二是将学校德育的历史德育传统与现实德育变革相结合。学校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会形成校本化的德育传统,甚至特色,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与德育挑战,既秉承已有德育传统,又关照当下学校德育变革需要,在德育传承与创新中践行《指南》;三是将德育诉求与学生成长需要相结合。当下社会日新月异,学校德育也须不断转型,在应对德育挑战的同时,还要充分考量学生的道德成长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体现校本德育的学生主体性,须建构校本化的德育体系。该体系主要体现在:其一,德育目标的校本化。可以结合《指南》的目标、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学生德育中的问题及成长需要,建立校本化的学生德育核心素养或德育目标;其二,德育内容的校本化。学校的德育内容既要落实上位德育政策《指南》,又要兼顾学校德育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基础,将上位的政策与学校的历史、现实基础紧密地结合,细化校本化的德育内容;其三,德育途径的校本化。这是《指南》低重心践行的关键,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方力量,突破德育路径依赖,创新德育途径,让德育《指南》真正落到实处。
2.立足常规常态,建立践行《指南》的校本实践逻辑
《指南》无论是内容,还是实施的途径,均指学校常规,关乎常态。《指南》在德育途径上阐明六条路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这些德育路径并不是“新而未见”,甚至是“老调重弹”,这无不说明德育并非是追求“标新立异”,而是在常规与常态实践中激发学校德育的内生力。既非应景之为,也非唯“活动式”的“雨过地皮湿”,更不是“吹糠见米”的“及时雨”,而是弥散于学校日常之中的久久之功,是要在学校寻常的德育实践中散发出校本德育实践无痕的魅力,作为一线学校可以建立校本化践行德育《指南》的实践逻辑。诸如:一是情境实践逻辑。在德育实践中学校可以创设、演绎不同内容、不同主题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情境,如儿童剧、情景剧、课本剧等,并进行情境性评价,让学生在情境中不断体认,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二是时间实践逻辑。以时间为纬建立校本德育实践,学校可以以每天、每周、每月时间节点来建构德育实践内容,做到每天有体验心得,每周有实践安排,每月实践重要节点,这样才会时时处处于常态中践行德育《指南》,实现德育时间层面的全程化;三是空间实践逻辑。儿童的成长场域应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不断放大的同心圆,不让学生仅仅局限于家庭与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不断拓展学生生活的半径与场域,以空间逻辑建构学校德育实践,如开展校内实践、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活动、研学旅行等;四是文化实践逻辑。依据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以及课程文化等建立、完善学校的文化实践实践,让学校文化内隐而有像无形地去影响、感染、熏陶学生等。
3.多方对话,多思维共存,促进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指南》校本化的践行,需要德育队伍综合素养的提升与专业化,这是德育《指南》低重心落实,“点上开花”,具有校本德育实效的重要保证,学校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学校德育校本研修,诸如德育备课制、定期例会制、深度汇谈、同题聚焦等多种方式,让学校不同德育者彼此对话,同侪互动。其实学校每一个德育者都是一种“教育质”,每一种“教育质”均蕴涵着不同的教育资源,让“异质”在对话与碰撞中激发、放大自我禀赋的教育资源,在共存与趋同中“异质”间实现德育资源“共享”“互惠”,一是让感性的德育经验不断在研修中得到理性地提升,促进德育者教育观念的更新;二是让彼此在不同德育思维、话语中互启互励,互促共进;三是在彼此发散思维中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形成学校德育合力,培养一支践行德育《指南》的专业化德育队伍。
4.多方协同,资源整合,发挥校本德育的聚合生态效应
学校德育需要开放,与家庭、社会建立广泛而富有效度的互动与交流,这样才能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方力量,形成学校德育合力。这种整合与互动可以尝试:一是教育形式互补。学校的教育多是以课堂集中授课为主,多采用以学生在课堂的思维活动为主的知识传承教学方式,而缺少对知识认知的实践体验过程,学校与家庭、社区协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二是教育角色互动。社区就是一所大的学校,发挥社区中不同角色潜在的教育功效,从不同的层面开展教育互动,形成立体互补的社区教育网络和态势,真正让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形成和谐互动的多元教育模式;三是资源整合,环境共建。挖掘教育资源,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形成开放互补,多元互惠,资源整合共享的教育资源;四是实施评价衔接。建立学校评价、学校与家庭评价,并使三者评价有效衔接,完善评价程序,科学有效地实施评价,提高评价的效度与信度,使校本德育实践更有实效。
另外,学校践行《指南》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便捷、交互、开放的学校德育平台,既可以整合资源,拓展学校德育时空,又可以实施动态跟进管理,提高德育效率,这也是学校德育践行《指南》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