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及其视觉元素设计分析
2018-03-28张建淳哈师大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影像艺术系
张建淳 哈师大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影像艺术系
互联网在1998年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被正式称为“第四媒体”。现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涌现出众多的传播形式。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成为大众传媒中的重要媒体,未来的第五媒体。它以大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及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媒平台,使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重要改变。手机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它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它兼具了传统纸媒、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众多优势,集多媒体、全球性、交互性等特点于一身[1]。
一、视觉传达的交互设计
视觉传达以媒体为表现手段,以信息传达为最终目的,这两者之间是互动的。因此,传播媒介既要展现设计同时也给设计提出了要求,这使得交互设计既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但同时也被新媒体所限制。现代社会信息传达更多依靠有图片直观表现在人脑中形成对某一事物的认知,而不是依靠传统的文字文化,当代文化更是一种视觉文化。所以为了表现人们的感情和思想,就要借助多种手段来描绘[2]。在过去,人们从电视、广播中获取信息,这都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双方之间没有沟通交流,但是信息的传递往往需要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但是传统媒体无法高效完成,因此网络媒体一经发展就能在人们与信息之间架起有效桥梁,及时获取大众反馈。网络交互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形象设计,版式设计,色彩运用。
(一)借以色彩化图像
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离不开图形、图像作为网页界面的主要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色彩化的图形、图像具有独特性,可以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强化大众的视觉体验效果,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从而完成网络交互的过程。图形和图片更能在人脑中形成具体的事物形象,而不是通过抽象的文字使人们自我构建。而色彩则是能抓住人们视线的重要表现手段。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和色彩运用,将用户的注意力转移到页面的信息中,从而突出其表达效果,实现交互设计的目的。
(二)合理运用文字
文字虽然不如图片的表达效果直观、有冲击性,但是在网络的交互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浏览的过程中,更多的用户其阅读习惯更偏向于文字。另一方面文字所占的空间比其他视觉元素要小,一定程度上能使用户不会中途退出。网络交互设计中的信息和标题多是文字,它本身就能传递信息,还可以辅助表达通过合理的排列,杂乱无章的网络页面文字信息也能清晰表现。
(三)合理排版
网络的动态交互要有统筹合理的版式编排。凌乱的编排会让体验者迷失,不能成功获取网页的信息,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导致网络体验质量的下降、用户流失[3]。
二、网络交互设计中的视觉体验
(一)视觉体验
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是用户通过浏览网站了解其功能和设计,从直观视觉体验渐渐上升转化至反思体验,涉及感官体验、行为和反思体验。交互设计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确保参与元素准确,才能使用户印象深刻。交互前期,设计必须符合预期的类型与审美,随后在用户体验时,可以依据自身的感觉合理划分等级。
(二)网络交互设计的问题分析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页设计的内容不断丰富,各类交互元素、多媒体、动态特色的视觉元素也不断参与其中。但网页粗制滥造的数量也在增多,很多页面设计没有美感,仅仅依靠图片、色块、动图的堆砌,甚至是广告窗口的任意弹出;页面设计过关的界面,文案内容粗浅,没有内涵;界面设计质量不高,用户的体验感受差。
网络是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它在时刻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设计师时刻维护,否则人们就会不知所谓,深陷网络。另一方面,页面设计要综合各方利益,设计师故意将主要的信息藏于不易察觉的位置,会诱导用户点击广告,如游戏窗口、一直显示的广告等。更有盲目抄袭的网络设计,这就导致网络交互设单一,没有创新,用户不想体验。
三、结语
因此,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一方面需要设计师们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手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网络交互设计中的视觉体验与元素的相互作用中,了解不同元素的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视觉元素,实现界面设计的简洁清晰和信息明确,促进用户的体验以及互动,更好的传达信息,传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