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2018-03-28陈启明盐边县水务局
陈启明 盐边县水务局
对农田水利工程加强管理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过度浪费,不断满足社会根本需求。想要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促使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使水资源合理分配、提升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让我国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不足之处
(一)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性
农户用水户协会与合作等管理模式没有依据理论在现实工作中实行,众多管理组织运行管理都缺乏规范性,缺乏推广实践经验,但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都没有依据用水协会模式开展工作。针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法也缺乏科学性,管理的效率过低,管理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工程效益不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也需要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可持续性发展[1]。
(二)未全面了解产权、责任
近几年来,受到体制的影响,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归属不清晰,没有全面了解产权与责任,国家财政资金修建的水利工程建成以后需要交给乡镇管理,一些小型水利设施由农户管理,经营管理方式不当,产权与责任不清晰这一问题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有一定影响。
(三)缺乏资金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一定资金,这也是管理与维护水利工程的根本,但大部分农户缺乏经济费用,农户生活并不富裕,这一工作开展相对困难,当前,集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虽然中央财政近年来也不断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补助专项资金,但还是无法全面供给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需要的资金[2]。
(四)农户缺乏管护水利工程意识
农户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但还有大部分农户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投资兴建的项目,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应当由国家负责,自身的责任不大,缺乏管护水利工程意识,农户仅仅想到自身的利益,只是使用水资源,但却不愿意管理与维护水利工程。久而久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效益并不明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得不到农户的维护与管理。
(五)缺少有效的运行机制
缺少有效的运行机制严重制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当前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还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管理方法不科学,领导职责不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没有全面落实,缺少有效的运行机制,水利工程管理方法过于传统,这些都是制约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当及时解决这一问题。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一)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要合理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层人员与基层人员,管理层人数与基层人员数量都与组织规模、管理情况有一定关联,需要以乡镇为单位,让每个人员能够各守其责,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更好的管理与维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会将其分为县、乡镇、存、工程管理几个方面,针对跨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直接管理,乡镇与县都进行统一管理。
(二)完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1.以水费收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
小型农田是理工曾管理为与建设主要资金来源是水费,因此要构建有偿用水机制,保证水资源的管理更加有效。需要大力宣传有偿用水机制,要让农户改变思想,意识到水费的投入是为了更好的构建水利工程,转变农户思想。水费的收取需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水价核算[3]。
2.构建政府引导、扶持机制
政府的指导与扶持体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并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建设需要政府的指导与扶持。政府引导需要通过宣传与培训等方法,对小型农田数理工程进行有效管理,政府可以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扶持政策与补助政策,还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作进行宣传,让农户可以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另外,政府还要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才能不断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帮助。
3.农户自主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需要农户的参与,还要全面落实农户自主管理机制,提升农户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自觉性。第一,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户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第二,还要积极调动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第三,还要落实水价制定与用水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让农户可以参与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
4.全面落实监管机制
实施监管机制需要从内部与外部进行监管。内部监管需要对农户与用水者协会进行管理,外部监管是对县、乡镇、村进行监管,全面落实监管机制能够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情况加以检查,让水利工程顺利运行,充分体现出工程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想要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做好管理工作,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让农户意识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当中,有效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过度浪费,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