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价值及应用
2018-03-28崔霞丽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崔霞丽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自闭症(autism 或 autistic disorder)又称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范畴,有三大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和兴趣狭窄、行为刻板,同时其感知、语言、情感、运动、等能力受到严重影响。[1]大部分自闭症儿童都存在感觉统合障碍,因此自闭症儿童大脑无法正确接收和处理周围的感觉信息。[2]他们往往表现出感觉过敏、感觉迟钝、感觉刺激寻求。比如自闭症儿童会沉迷于某些视觉刺激又可能对一些视觉刺激不予理会或感到苦恼,最明显的特征是不愿与他人有眼神的接触。在自闭症干预技术中感觉统合训练是重要的技术之一,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还可以有效改变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如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闭症儿童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为自闭症儿童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感觉统合概念
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Integration Theory)最早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爱尔丝(Ayres.J.)博士提出的,她指出感觉统合是大脑将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道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吸收、组织,并作出反应。[3]Ayres认为,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组成元素才能协调体运作,使个体与环境相适应。当感觉统合过程无法正常运转时,就会引起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训练又称感觉统合治疗是指为提高个体感觉统合能力,减少感觉统合失调对个体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而开展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4]
三、自闭症儿童存在感觉统合障碍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的广泛性发展障碍。[5]大部分自闭症儿童会存在明显的感知觉障碍,有些儿童会沉迷于某种光、声音、气味,而又对某些刺激反应迟钝。自闭症儿童往往会有身体运动障碍,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与协调性都比较差,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都与实际年龄不符。此外自闭症儿童还存在前庭平衡功能障碍,他们不喜欢被举高,不喜欢翻跟头、打滚等头脚改变方向的活动。在生活中容易跌倒、笨手笨脚、难以端坐,运动过程会出现各种多余动作。
四、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价值
(一)感觉统合训练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主要症状之一,该类儿童缺乏社交性凝视、不愿与他人交流,在识别表情与肢体语言方面有明显障碍,缺乏依恋关系、不能建立伙伴关系。训练人员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训练人员通过与该类儿童目光注视,语言交流、情感交流等项目训练他们,也可以组织多个儿童之间的互动游戏,提高该类儿童的共同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
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很多刻板行为具有感觉刺激功能,而该类儿童都有感觉统合障碍,一般表现为对感觉输入的敏感或迟钝,这和他们感觉输入的阂限值要么太高要么太低有关。由于缺乏某种相应的感觉刺激就会表现出一些刻板行为,如儿童一直表现出晃头的重复刻板行为可能与前庭功能失调以致于无法获得满足的前庭刺激有关。[6]因此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自闭症儿童处理感觉信息的能力,会相应减少其刻板行为。
(三)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发展特征之一,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几乎没有交流性、实用性语言,常表现为鹦鹉学舌或语言逻辑混乱。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解释,训练人员要借助言语与语言让儿童了解操作要领、训练术语以及有关注意事项,比如设备的名称,肢体活动的动作类型等。此外在感觉统合训练中训练人员都是与自闭症儿童面对面,保持同一视线水平发出训练指令并使用肢体语言和眼神接触,这样他们比较容易理解老师的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在训练中大量的语言刺激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良好的语言示范作用,增加了自闭症儿童学习语言的机会。
(四)利用感觉统合干预训练可以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
注意缺陷是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感觉统合训练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自闭症儿童往往前庭感觉不佳,因此无法维持内在平衡,大脑难以保持清晰的警觉状态,经常出现注意力过于分散如上课离开座位在教室转悠;或过于专注而不能有效地注意转移,如沉迷于看旋转的洗衣机,难以转移注意。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前庭平衡能力还可以激起自闭症儿童良好的情绪和积极参与的力量,从而使他们注意力集中。[7]
五、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应用
(一)创设良好且安全的训练环境
自闭症儿童有固定的生活模式,当教室发生改变时他们会感到烦躁不安,哭闹不休。他们坚持所有的东西放在原位,或物体的摆放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比如要对称、整齐等,因此要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布置训练环境如训练室色彩的搭配、训练器材的摆放都要符合儿童的喜好,为他们的训练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氛围。此外训练者还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训练者与自闭症儿童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儿童的配合度进而影响训练的效果。
(二)训练设计合理
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要有详细具体的训练方案,首先在制定训练计划之前要有准确的评估,充分考虑儿童个体的差异性,针对儿童的发展现状、个性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进行设计。训练计划要包括人力、物力资源、训练内容在时间上的安排。训练目标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目标过高会使儿童产生较强的挫折感,不合作,目标过低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而且目标还要具体,可测量。训练设计还要遵循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则,通过环境的设计、内容与方式的选择、项目难度的控制等确保每一次训练有效。
(三)训练过程完整有效
整个训练过程一般先由训练人员解释与示范,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操作的模板再让儿童不断地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渗透训练人员的心理与技术支持。训练人员要把握示范的时机,示范时速度要慢,角度要便于儿童感知,幅度尽量夸张;解释时要与示范结合,语言简洁明了,语速要慢,口型适度夸张;心理支持可以通过表扬与肯定强化儿童的积极心理状态,技术支持要落实到儿童自身动作感知因素、训练器械物理属性和操作特点等基本要素的调控上。
(四)加强与家长及相关训练人员的合作与沟通
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家长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可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知道儿童的喜恶。也可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了解家庭训练的方法。感觉统合的各项训练对训练强度要求比较高,因此除了课堂的训练外还需要家庭训练,让家长在家指导儿童完成,课堂上训练效果不佳的项目需要在家进行强化巩固。感觉统合训练人员与同行或其他干预领域专业人员沟通与合作,可以互通信息,形成合力促进自闭症儿童全面发展。
(五)做好训练的安全防护措施
由于自闭症儿童安全防护意识差,训练人员要做好安防措施,首先要设计安全的训练环境,排除训练室里存在的安全隐患,训练项目的选择要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考虑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其次训练人员要做好安全保护,训练人员要掌握基本的安防技能,把握好安防支持的力度。此外还可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安全防护教育与训练,提高自闭症儿童对危险因素的认识与理解,帮助他们掌握常用的安防技能。有些自闭症儿童还会有自伤或攻击性行为,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需全面评估儿童的行为,找出其情绪发泄的合理替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