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信公众号普及看新闻评论的泛众化趋势

2018-03-28秦晶晶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舆论媒介公众

秦晶晶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评论指的是公众针对社会中某项公开事物表达自身看法的一种态度。由于受到不同媒介带来的影响,新闻评论的形成以及传播都有着明显的特点。由于长期的传统媒体占据主导位置,新闻评论自由受到一定影响,通过主动引导可有效控制新闻评论自由观点的传播,然而在进入到自媒体发展时代,不同的舆论观点在网上快速传播,尤其是以近年来微信公众号的新闻评论信息传播最为突出。在主流和非主流以及官方和民间等多元化新闻评论舆论导向交锋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着一定的生态学规律。

一、新闻评论泛众化危机的凸显

如今,随着当前社会面临着愈发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自然环境的现状中,新闻评论泛众化危机也在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凸显出一定的特征。

(一)改变了传统信息媒介的传播格局

如今,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手机和网络等新兴媒介不断普及的过程中,自媒体已然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部分,以微信公众号为核心的自媒体传播改变了传统的媒介发展格局。此外,在现今大数据发展时代,4G已然不是简单的发信息、刷微博等日常行为。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于扩大新闻评论泛众化的范围以及层次,对传统媒介新闻评论舆论的引导进行了分化。新闻评论泛众化的传播渠道以及公众意见的表达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为新闻评论泛众化提供了客体

如今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不同领域发生的矛盾逐步凸显,这些都为微信公众号新闻评论泛众化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客体。此外,随着我国各个领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必然会触及到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层级的社会群体的利益,但是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且其利益表达也必然催生微信公众号新闻评论泛众化及碎片化的发展。

(三)新闻评论泛众化的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传统媒介相比,微信公众号新闻评论泛众化的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普及和不断兴起,关注社会问题的微信公众号人群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的内容来看:2017年我国网民综述高达9亿,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用户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如今,手机用户主要依靠微信公众号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以及表达个人意见和形成社会舆论。

二、新闻评论泛众化的特点

(一)广泛性

第一,新闻评论主体的广泛性。微信公众号新闻评论泛众化的主体表现出明显的广泛性。随着手机和网络的快速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介在舆论传播中的主导地位。传统大众传播活动中实施的职业化传播在当今社会已然变得愈发“世俗化”,新闻评论的自由化产生也催生了以自我为主体的舆论领袖,同样体现出明显的“泛众化”特征。传统媒介平台也随着社会文明和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性,以至于社会不同阶层的民众可以充分地参与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中来。

第二,新闻评论客体的广泛性。社会民众针对其关注的社会公共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涉及的领域也呈现出突出的广泛性。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新闻评论的自由度也获得了明显的提升,海量信息纷纷进入到社会公众的视线,社会热点事件成为社会公众关注以及评论的重点对象。

第三,新闻评论影响力的广泛性。微信公众号的繁荣为新闻评论的传播以及影响力创造了巨大的平台。相比较以往,微信公众号上的新闻评论有着更大的覆盖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二)迅捷性

通过不同媒介的有效传播力,当下的新闻评论泛众化发展也从生产到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在整个过程中大大缩短了新闻评论信息内容的发酵周期。手机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广大民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发表意见,尤其是通过不同的路径渠道获取信息。网络上发布一条广大民众关注的社会信息将在短时间内得到广大微信用户的关注,微信用户对此事件进行转发和评论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

(三)多元化

微信公众号新闻评论泛众化的发展具体体现在表现形态以及生成渠道上。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媒介信息传播和舆论的主导地位影响,信息传播已然呈现出封闭式且稳定性传播形态。然而,随着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新闻评论泛众化发展格局已然形成,新闻评论观点的生成以及传播渠道同样变得更具开放性,同时其表现形态也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

三、新闻评论泛众化生态文明的构建

(一)确立传统媒介的主导作用

如今,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存发展的格局下,新闻评论的泛众化传统渠道同样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以至于“谣言传播”有了巨大的传播空间。从之前的“食盐抢购风潮”到后来的“金庸被逝世”等谣言在自媒体上的广泛传播,各种谣言更是层出不穷。对于谣言的传播,必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传统媒介扮演粉碎谣言重器的社会角色愈发重要。在如今十分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应有效强化传统媒介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有效控制新闻评论导向,进一步增强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尤其是对于关乎国际民生以及群众利益的社会热点新闻,不管是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都必须做好必要的新闻评论舆论导向工作。避免因为过重的社会负面新闻的引导在微信公众号上大肆传播给社会治安与管理带来影响。

(二)加强对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介的监管及引导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公众号用户数急剧提升,各种网络谣言对新闻评论生态带来的影响在逐步扩大。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媒介的广泛兴起也为民众传播个人观点拓展了新兴渠道,微信公众号的积极意义显然毋庸置疑。然而,微信公众号的发展速度如今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尤其是微信公众号新闻评论观点的形成和传播也对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针对目前微信公众号新闻评论生态失衡的状况,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我国新媒介发展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有效规范微信用户的网上行为,有效净化网络舆论空间。

(三)提升社会民众的媒介素养

如今,新媒介广泛盛行的今天,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导的自媒体发展时代中,传统的传播者以及受众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二元对立”关系了,二者之间不停地扮演着角色的转移以及互换,重合以及趋同在各个节点已然成了常态。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评论舆论领袖以及媒介把关人等的缺席将容易致使舆论生态发生紊乱。所以,应该通过提升广大社会民众的媒介素养的方式改善当前的新闻评论生态环境的稳定,并且使之朝向科学和理性的方向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够保证舆论生态的发展有迹可循。

(四)政府应及时介入控制新闻评论舆论导向

一旦新闻评论舆论生态发生了颠覆性改观,政府应该及时介入有效控制新闻评论舆论导向。比如,当新闻评论导向已经进入到了严重的误区中,如果政府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单纯地依靠微信公众号自身的平衡能力以及自愈功能显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对不恰当的新闻评论导向进行纠正的,此时需要政府介入并且加以干预。例如在“蛆橘事件”中,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海量的关于“蛆橘事件”的负面新闻评论,此时四川省农业厅针对“蛆橘事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中向社会各界介绍了柑橘种植出现的大实蝇疫情以及政府采取了哪些做法进行处理,进而保障了社会民众能够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有效压缩了谣言在微信公众号上传播的速度和空间。

四、总结

舆论生态文明作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表征,是整个舆论生态环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呈现出的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在多种力量综合作用下平衡发展的结果。

猜你喜欢

舆论媒介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