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幸福魔方》节目研究
2018-03-28颜怡然
颜怡然
一、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概述
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一个分支,因此具有情感类谈话节目的一些特质,但更侧重服务性。其通过访谈、故事讲述、情景再现等多种方法来关注和展现平凡大众作为节目主人公的情感人生,将复杂交织的情感故事设置悬念、分解细节、展现矛盾,使普通观众能够在茶余饭后领悟人生百态和真实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何界定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必须了解“调解”二字。“调解”是指使用说服劝导的一些方法,在了解事情真相并明晰双方矛盾后,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调,解决矛盾。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就是以电视媒体为传播媒介,选取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作为节目主人公,讲述他们的各种纠纷,由当事人各抒己见,现场辩说,强调的是电视媒体的沟通意见功能[1]。
本文以《幸福魔方》节目为研究对象,其特点是:由当事人叙述自己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由主持人和现场专家针对其情感问题进行疏导调解矛盾,目的是通过调解和讨论来解决问题,故将此节目定义为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这一类别更加合适。
情感一直是一个模糊的私人话题。然而,在电视荧屏上,各种情感节目的出现导致许多私密话题和私人的情感世界被迫暴露于大众眼前[2]。那么是什么让以含蓄为美,奉行“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人勇于走上节目舞台寻求专家的帮助来解决情感矛盾呢?关于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兴起及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读。
1.满足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众的精神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正处在变化转型期,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另外,人们原有的生活工作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这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自身所处的社会,更加需要调节、沟通、关怀和理解,需要一个倾诉的平台来缓解个人焦虑压抑的心理问题。此时,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便应时而生。电视作为人们与社会沟通的重要媒介渠道,可以使受众身心放松,情感得到宣泄,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也自然成了人们的情感交流在媒体上的延伸。使观众可以从类似的体验中找到解决方案,在道德观和伦理观中获取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满足[3]。
2.大众的“使用与满足”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把受众看做是有需要的人,认为他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媒体不仅要反映广大受众的需求,还要兼顾特殊社会群体的特殊需求。首先,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会跟着镜头里嘉宾的悲喜怒哀乐,但同时又与当事人存在一定的心理生理和空间距离,这样就可以使受众放下防备,释放内心真实情感,在“移情”机制作用下,形成受众在传播中的对象的统一。其次,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兴起,也是受众内心深深的窥视欲和猎奇心在作怪。有心理学家说,人们永远热衷于挖空心思地窥探和揭露别人的隐私来宣泄自身的欲望。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中复杂的情感纠葛和人间百态,既满足刺激了自己的窥视欲和猎奇心,同时又不断地审视自己,使观众在其中得到双重的特殊满足感。
二、《幸福魔方》的社会功能与影响力
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观众了解外界世界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电视媒体为了减少观众的流失必须加强节目的创新。而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当前大众的心理情感诉求平台的缺失,更是在谈话类调解节目和情感类节目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节目创新。以《幸福魔方》为代表的节目用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帮助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
(一)社会功能
1.调解纠纷。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各种家庭、个人以及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又没有严重到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因此人们急需要一个公平正义、快捷的平台去解决问题矛盾。《幸福魔方》节目的社会服务功能就在此时凸显,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去解决矛盾冲突、改变事态的发展。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类节目,能起到为百姓化解情感纠纷冲突的作用,让他们得到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纠纷的方法。
2.心灵慰藉。走进《幸福魔方》节目中的当事人大多都遭遇了情感困惑,亲人间、爱人间抑或是朋友间等,他们渴望在心灵承受巨大压力时,找到一个自我宣泄和表达的平台,有人为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在节目中,主持人是当事人的忠实的倾听者,用客观的态度了解事情全貌,心理专家则帮助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帮助他们走出情感困惑。
另外,在节目中常有一些“暖心”的幸福金句,为观众带来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抚慰:“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放弃了不应该放弃的,坚持了应该放弃的。”“家是温馨的港湾,但家绝不是用来展现自己成功的港湾。”“如果你幸福,生活就让你幸福,如果你痛苦,生活也让你痛苦,同样的天空,不同的人看到的却是不同的景致。”
3.弘扬主流价值观。《幸福魔方》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主旋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嘉宾的人生经历能够起到社会教化的功能。该节目通过展现小人物的命运来突出深层次的情感内涵,使观众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对社会起到良好的道德导向作用。在《于心有愧》这一期节目中,某位“女老板”一年间和家人总是会遭遇各种离奇事件,比如车祸、受伤、半夜来电等等,她认为这一切的背后一定是有人蓄意谋害她!这让观看节目的观众也感到十分疑惑,而随着节目的发展,谜底才慢慢揭晓,原来女老板曾经为了利益,做了对不起合伙人的事情,心中一直愧疚,就认为是合伙人的报复。听完她的故事,观众仿佛看了一场道德讲堂,正如节目中所说:“财富的积累也需要问心无愧,才能心安理得。”整个节目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场,不仅使场内观众受到了教育,更使万千节目观众受到了教育,间接弘扬了主流价值观,传播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影响力
随着《幸福魔方》的热播,其社会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自2010年1月开播以来,收视率就一路飙升,并一直位于同时段三甲,强力支撑起东方卫视的晚间收视平台。
作为一档谈话为主的调解类电视情感节目,《幸福魔方》的选题能很好地切近生活和观众,真正把目光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中的矛盾与疑惑,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多方意见的碰撞,给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困惑提供了借鉴[5]。《幸福魔方》的出现,改变了民间“情感纠纷调解”的缺失。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审视人性,反思自己,从他人的矛盾中,获得较为理性的价值观。这也对电视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电视媒体必须牢记自己的责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尽最大努力为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做贡献。
三、《幸福魔方》的优势与不足
(一)节目的优势
首先,它是情感调解的节目,但与其他的情感类节目完全不同。不管是独出心裁舞台设计,还是针对城市年轻人群的观众定位,均有自身的理论构建基础。《幸福魔方》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抓住了一线大都市的年轻人群,因为他们具有主导作用,这是二线或三线城市的年轻人所不具备的。二是抓住了“八零后”这个有强大冲击力概念,他们不仅是当下生活的矛盾焦点,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其次,《幸福魔方》做到了三大突破:理念突破、形式突破、内容突破。理念上,节目不再关注故事本身,而是致力于帮当事人解决问题,强调无论任何矛盾痛苦,只要双方能完全沟通,误会就能澄清,一起奔向“幸福之门”。形式上,节目力图将多维元素和概念通过全新的舞台设计、灯光变幻、镜头语言全面立体地展现给观众[5]。内容上,颠覆了传统情感类节目的故事的结构,而是用言语上的冲突碰撞引领节目的进行,再现情感矛盾,增强现场感。
(二)节目的不足
随着《幸福魔方》成为东方卫视的王牌节目,在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褒奖时,它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当然,作为具有创新意识的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幸福魔方》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过度“煽情”,真实性堪忧。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在矛盾冲突中将观众感情推向高潮,催人泪下,编导往往会策划各种“狗血”桥段刺激观众。但过度“煽情”和包装的“隐私”,不仅不会让观众挤出眼泪,更会让观众感到恶俗,使情感沦为人们消遣和发泄的娱乐产品。在《幸福魔方》中,很多期节目都被网友“炮轰”像琼瑶剧一般,节目当事人如演员一样,如在《小房大事》《无法释怀的爱》《有一种爱叫成全》等几期节目不仅当事人哭得稀里哗啦,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连收视率也稳坐前排。这就导致“煽情”成为节目的固态,成为一种模式化的东西。在节目中,谈话光有煽情是不够的,应该是情感的自然叙述。如果一味地在内容上用隐私和男女之情迎合一些受众的低级趣味,用各种可怜无奈可悲的人物形象刺激观众,偏离“真实情感诉求”的初衷,终会被观众抛弃[6]。
2.隐私侵犯与“伪”+人文关怀。对于普通人来说,克服保守的思想观念,将自身情感这一隐私性的话题通过大众媒体“展现”给受众,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类节目平台,使心灵与情感得到释放,让矛盾与困惑得到解决。正因为如此,《幸福魔方》这类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帮助当事人走出情感困境、获得心灵安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爱情观朝着和谐稳定的局面发展。然而随着节目的热播,很多时候其目的似乎并不是真正为了解决当事人的情感困惑,而是极力窥探公众隐私,引发个人隐私的危机。在《我的清华老婆》《孽债 深埋的爱》中,调解本来是件好事,但人性却被揭露得一丝不挂,使当事人在节目后被网友用各种方式“人肉搜索”。不仅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也让当事人承受了各种社会压力,舆论往往会造成二次甚至三次四次的伤害。
这实则是一种“伪”人性关怀,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去迎合观众的猎奇心,过度展示负面内容,调解流于表面,远离了节目制作的初衷。
3.调解效果受质疑,勉强调解贻害无穷。在此类节目中,几乎每期节目最终都会以矛盾成功化解的圆满结果收场,但矛盾的调解效果却总收到人们的质疑。
首先,一些复杂多变且根深蒂固的矛盾并不是简单几期节目就能彻底调解到位的,因此在节目现场所达成“完美”结局,不仅可能让观众认为这是当事人被节目组“霸王硬上弓”之后的无奈决定,也让观众对调解的真实性感到质疑。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进,然而有些调解员和“九宫格网友”的观念却仍然“十分落后”。每当节目中需要调解婚姻矛盾时,他们的态度始终如“和稀泥”一般,认为“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姻”。但要明白,在现代社会要去强行维护支撑一段痛苦的婚姻,只会酿成更大的悲剧。面对那些或是花天酒地、或是有暴力倾向、甚至是抛夫弃子的当事人,有些调解员还妄想通过劝说让他们回归到家庭中去。看似调解成功,也只不过是重新制造悲剧,是让观众觉得戏谑可笑的“闹剧”。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可取,而且这样的调解效果,极有可能对文化水平不高的观众留下日后的隐患。
四、对《幸福魔方》的发展建议
《幸福魔方》作为东方卫视曾经的强势节目,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争议和变革。变革的背后既有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也有媒介“竞争与消费”时代的受众需求、社会和传播环境等因素的推动。对这样一档节目的发展建议,有助于探析今后此类节目应该如何发展。
(一)追求真情实感,保持内容健康
《幸福魔方》节目以普通人的情感诉求和矛盾调解作为看点,直击受众的内心世界,为人们提供了转型期的情感交流平台。但节目必须追求真情实感,用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在创作节目时,应该用心造泪,而不是一味靠眼泪和煽情,用虚假造作求收视,用泪造泪,这样的节目必然会失去受众和生存能力,失去信誉,无异于埋葬节目前途。另外,节目内容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情感与矛盾的交织是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重点。如果节目内容过多地出现一些格调低下的内容,过分强调感官刺激,或是大篇幅出现苦情悲情成分,会导致受众在这类内容的影响下,产生消极的情绪或厌世情绪,严重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因此,以《幸福魔方》为首的一类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应该时刻牢记追求真情实感,保证节目内容的健康,把握好话题的“度”,用真实的故事带动真情打动观众。
(二)内容大于形式,体现人文关怀
《幸福魔方》节目之所以能够在前期受到观众的好评,正是因为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平台供普通百姓交流情感、提供服务。这类节目应当牢记节目宗旨,永远努力塑造节目公益、大爱的形象,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真正融入到受众的内心世界。
“九宫格网友”“魔方玻璃屋”等设计虽然出彩,但作为调解类节目,最为重要的还是节目所展示的具体内容。迎合受众心理的猎奇的情感内容虽然能一时吸引观众的眼球,但长此以往,虚假和同质化严重的内容必然让观众丧失兴趣。节目应该真正挖掘不同故事背后的心理成因,科学地解读案例,主动在内容上融入新元素和新知识,让节目变得更加有内涵,在精英与大众文化间寻找到平衡点,优质的内容加上别致的形式才能让节目锦上添花。
(三)增强媒体责任感,强化社会引导力
类似《幸福魔方》的节目还有很多,作为公共媒体,为了博取观众眼球刻意地“出丑”“出洋相”,违背了媒体的专业主义精神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更会使媒体逐渐失去社会责任心和自身公信力。这样的一些节目,让人在质疑的同时感到心寒,也会让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失去它原本应有的服务社会、调解矛盾的功能。
为此,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应该增强媒体责任感,正确地看待收视率,履行好自身的舆论监督责任。从当前国情出发,在尊重推崇我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多制作一些夫妻和睦,社会公平等优秀的节目,在其中加强媒体伦理,凸显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受众的根本需求出发,真正实现调解节目价值的最大化。这样既宣扬了传统美德,又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使节目不仅贴近生活接地气,更不失调解节目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有长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强化社会引导力和媒体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诗文.“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创作与推广[J].新闻爱好者,2009(12):86-88.
[2]蔡骐,盛兰.悲情叙事的影响传播——解析我国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J].现代传播,2010(3):71-74.
[3]武慧.我国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13.
[4]陈爱华,叶梦瑶.从《幸福魔方》看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发展[J].新闻知识,2011(5):18-20.
[5]李振国.《幸福魔方》的三大突破[J].广告人,2010(4):129-130.
[6]张喜红,甘波.《幸福魔方》: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新思维[J].声屏世界,2010(1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