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018-03-28常旭东
常旭东
(甘肃省定西远东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 定西 743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规模与数量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人们对建筑功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使用功能外,建筑还应当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舒适度。建筑企业应当对此予以关注,努力提升建筑设计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推动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1 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绿色生态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尽量将建设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等环节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保证建筑环境是无污染、健康、绿色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有五个,第一是资源消耗量低,绿色建筑在施工中会对资源予以有效利用,并多依赖于自然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有效减少能源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发生;第二是效能相对较高,绿色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具有较高的效能的,能源使用效率极高;第三是污染小,施工中应用的多为自然资源与清洁能源,因此污染物等有害物的排放量极低;第四,生命周期较长,在设计、施工、使用的过程中,材料的特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而建筑整体性能较强,能够满足长时间的使用需求,因而建筑的使用寿命也会极大的延长;第五,回收率相对较高,由于排放的污染物较少,能源资源均可以得到高效的利用与回收。
2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所说的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综合对该地区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材料以及控制技术,从而保证建筑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建筑的能耗将得到极大的降低,而其舒适度与健康度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强调社会的长远发展,关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共生与协调。
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的过程中会以多种方式对能源资源进行消耗,并对自然资源进行转化,这个过程中自然环境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这对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建筑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与消耗量均较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当前,建筑设计正在逐步向着绿色环保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逐渐认识到设计绿色生态建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的融合较深,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也以此为指导展开建筑设计,而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现又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3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3.1 社会因素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涉及到的学科范围极广,除了建筑学外,还包括美学、生态学、哲学、技术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等,只有综合多学科思想才能够使绿色、生态特征在建筑设计中凸现出来。而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不能脱离社会,只有人们的整体思想认识得到提升,才能够推动绿色建筑业的发展,使生态建筑设计真正得以实现。另外,政府的政策支持、相关决策、规划等都会影响到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推进。
3.2 自然因素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设仍以自然环境为主要依托,即在自然环境中选择适宜的区域合围处可供人类居住或使用的空间。在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环境景观、地质条件等因素,从而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对自然条件予以合理的利用。
3.3 技术因素
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展开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而绿色生态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用到的技术手段更多,如清洁施工技术、再生利用技术、节能技术、废物处理技术、能源开发技术、建造技术、设计技术与材料生产技术等。技术水平达标,建筑的整体性能、质量等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3.4 人文因素
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等都会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建筑风格、建筑样貌等都需要考虑当地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保证建筑风格与当地人文气氛保持一致,使建筑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
4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
4.1 适应环境并对自然环境予以有效利用
生态建筑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对环境、人以及建筑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从三者的关系来看,建筑处于中介位置,连接着人与环境,如果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那么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功能也就不同,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以当地自然条件为出发点,保证建筑能够适应环境。同时,建筑的设计与使用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不良影响,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为了真正实现绿色、生态、环保,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设计者一定要思考对自然环境予以有效利用,使建筑内部能够形成合理的循环体系,使之与环境相通。要多利用自然因素,如光、风、植被等对建筑以及建筑周围环境进行优化,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能够协调共生。
4.2 选择适宜的生态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技术并不是完全创新的技术手段,而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创新,使技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如果原有的施工技术符合生态环保理念,那么则可以将这种技术进行广泛的推广,而对于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技术手段则应当进行剔除或改进,从而减少破坏行为。同时在选择技术时,应当慎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本身的需求情况,保证技术使用的合理性。
4.3 合理选择生态建筑材料
材料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材料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与性能。因此在设计阶段,设计者就应当慎重选择生态建筑材料,保证材料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环保性,是符合建筑需要的绿色建材与环保建材。为了提高材料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设计者应当对材料予以全面的考察,了解材料的特性以及建筑的实际使用需求,尽量使用污染小、危害性的人工材料与天然建材,不能够盲目使用高新材料,如果高新材料不符合实际需求,就极易起到反作用。另外,在选择材料时要对地方资源予以关注,可以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优势等选用石材、竹材、木材等天然材料。
4.4 关注建筑的整体设计
在设计绿色生态建筑时应当从整体出发,考虑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相关建筑设计经验,引进绿色设计与施工技术,但是不能够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要考虑建筑的实际需求,例如北方使用的外保温技术等就不适用于南方地区;而南方常用的热工性能较低的门窗就不适用于北方地区。
5 结语
发展绿色生态建筑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设计、制造绿色生态建筑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可持续发展理念又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二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给予绿色生态建筑的特征及其设计影响因素,在未来应当广泛推广绿色生态建筑。
[1]陈俊.探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7(10).
[2]吴金良,谢丁涛.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J].四川水泥,2017(01).
[3]商开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J].山西建筑,2016(29).
[4]高谦志.浅论绿色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