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融合下的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以A高职学院为例

2018-03-28朱永勇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院精神职业

朱永勇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一、概述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们已经不拘泥于仅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这一硬件条件,而是更青睐具有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1]。现代企业管理将职业精神提到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主要鉴于以下几点:一是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端正的态度、恪守职业道德,尽责守纪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良好的职业精神会在员工中产生相互影响,共同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技能水平,为形成和推进良好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良好的职业精神会引导员工积极主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突出品德评价。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加强对人才科学精神、职业道德、从业操守等评价考核”。当前已经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向各行各业输入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了应有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学生整体上对职业精神的认知日渐清晰,但是用人单位也反映,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精神: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对待付出斤斤计较,团队协作能力较差,对于专业技能缺少钻研精神、浅尝辄止,抗压能力不足、缺乏吃苦精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是影响了高职教育“全面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目标实现,二是对企业目标和高职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形成阻碍,所以有必要加以分析解决。

二、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

(一)从学校角度看

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在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上往往流于形式,重视程度不够。校方在实际工作中也做了一些职业精神教育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认为这属于“软”东西,没有必要花大力气;二是因为没有量化考核方式,不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三是觉得这些东西学生能自行把握,“树大自然直”。这样观念之下培养的学生,不具有自觉的职业精神,仅凭一定的专业技能,在职场中是缺乏竞争力的。历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优秀的职业精神,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石。

2、教学活动中对职业精神教育的安排不尽合理

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计划来看,关于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总体较少。校方每年修订专业培养计划,核心是不断强调专业实训部分,强化技能训练。较常见的是在第一学期时围绕专业职业道德单设一门课程,每周2节课,上完了事。教师觉得满纸教条、索然无味,学生认为空洞说教、深感无聊。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重说教、轻养成,重灌输、轻引导。学生要么不想听,要么是“你说的都对,但是我觉得这个不重要”。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侧重职业精神培养并能收到实效的内容,反而并不多见。

3、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的职业精神培养不成体系。

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思政教育和校园活动日益重视,近年高职院校开展或参与的各种校园活动与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类,从职业精神教育角度看,多是碎片化的,并不成体系,通常是活动一来,轰轰烈烈,活动结束,一地鸡毛。对学生而言,多数只记得热闹过,能够振聋发聩、直入人心,令人产生职业精神方面共鸣的,可以说凤毛麟角。所以,借助校园活动、社会活动开展系统的职业精神培养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从企业角度看

1、对员工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员工职业精神不能仅仅视为一个普通的“及格线”标杆,要将其抬高到极为重要的位置。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精神、工作责任感等个人素质需求,多停留在一般性的要求。不少企业仍然是把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作为最核心的需求。但是,如果忽视员工的职业精神,如何能奢求员工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敬业如天?正如《菜根谭》中所述,“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2、培养职业精神的手段单一,效果欠佳

对于已经入职的员工,不少用人单位采取一些常见手段予以督促其恪守职业道德、提高敬业精神。鉴于用人单位业务繁忙,通常会采用以下方式来试图开展职业精神教育:一是短期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开展例行内部培训或是邀请外部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二是通过制度约束,将职业精神标准围绕工作进行细化,结合相关考核来督促员工自觉重视职业精神的提高。但是,多数员工认为,所谓职业精神讲座之类说教味很重,而制度约束仍然百密一疏,所以总体效果欠佳。要让员工从自发到自觉地恪守职业道德、提高敬业精神,任重而道远。

(三)从学生角度看

1、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高职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但功利性强;道德观健康向上,但易知行脱节;积极进取精神不断强化,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差。随着高职院校近年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引入学业预警机制和试行学分制,很多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但是局限于专业学习或是组织能力与社交能力。有的在考与专业有关的技能等级证书,有的在锻炼实操能力,有的忙于参加社团活动。但是这些学生对于自身职业精神的培养、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尚处于自发状态。不少学生认为,这不需要专门去锻炼和培养,到单位里只要遵守规章制度就可以了。甚至还有少数学生认为,恪守职业精神已经过时了。

2、自我认知不准、职业精神培养思路不清

一些高职生往往对自身的认知存在误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容易全盘否定自己或是无视自己的缺点,导致其积极行为的缺失,从而影响其职业素质的提升。不少学生也认识到自身职业精神养成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中存在思路不清、方式不当等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强化职业精神。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多参加各项社团活动、多交朋友,自己将来上班时守纪律就可以了;二是如何将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有效结合到一起。比如有的学生将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完全割裂开,认为一虚一实,“虚”的东西做好表面工作,不必“浪费”更多精力。

3、家庭教育对职业精神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家庭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和引导是有所欠缺的。有的家长一方面自身对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认知模糊,不能够做到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对孩子溺爱、娇惯,一手包办各项事务。这样的教养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出现自我意识强、服务意识差、独立自主能力欠缺、不敢正视困难、抗压力不强等问题。这些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表现出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这些职业精神。

三、开展职业精神培养的合理路径

现在以A高职学院为例做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探讨。A高职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设有10个教学单位(系部),开设高职专业45个,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一万余人。学院建有机电工程实训中心等9大实训中心,下辖各类实习实训室102个,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160个。

(一)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学习,高度重视职业精神培养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日益重视,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职业技能人才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应该是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精神的人才”;2016年12月,李总理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A高职学院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和研讨,认识到职业精神培养和技能养成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味偏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养成,就会违背对人才的正确评价,会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先生在对学生毕业典礼的演讲中所说,“大学绝非一所职业训练学校,更万万不可沦为培育贪婪、自私、毫无道德和社会责任可言的人才的机构。”

A高职学院委托第三方开展的毕业生调查和市场反馈显示:职业精神的养成,会使学生对学业和技能的提升产生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感,是一种良性刺激。2017年,学院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开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明确学生素质教育方案,强调开始采用内部测评、外部引导和多方协作的形式来系统化开展职业精神教育。2018年2月,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传达学习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调对学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德育”,把职业精神培养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并真正落到实处。

(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开展产教深层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底,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2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这为职业教育领域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质性深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基于产教融合的培养途径主要是体现在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就业的“一体化”。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享师资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担学生就业。这能够帮助学校摆脱只停留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上、无法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困境,使学生拥有能不断适应职业岗位新变化的核心能力[2]。双方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并形成理念认同,实现无缝对接[3]。

近年来,A高职学院借助政府政策支持,有效整合职教集团、行业协会、企业和历届校友等资源,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修订,合理设置职业精神教育内容。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平台的建设,这为培养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学院建立金裕数控、力普机械等两家校中厂;与国家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长电科技合作建立两个厂中校;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160个。以此为平台,会同企业员工对学生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精神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培养模式改革,将在与博西华(德资)公司践行“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经验,推广开展机电类“订单培养、双元施教”、建筑类“依托行业、理实交替”、旅游管理“2+0.5+0.5”等人才培养模式、还与长电科技、扬子空调等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试点等改革。学院在实验实训中有计划地引入职业精神教育。比如学生在观摩和实习、实践中现场感受合作企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攻克困难“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以及受到师傅指导时的互助与协作精神等。学院专门编制《实习实训成绩鉴定表》,系统化评价学生的技能和职业精神情况,纳入学分,受到学生的重视。

(三)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员工以身作则

A高职院校在2017年开始的“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中,建章立制,对师德规范有明文约束并纳入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此外还加强对与学生生活、学习有密切关系的诸如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各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约束和考核。从育人窗口、服务窗口向学生展示教职工的职业精神,比如树立在教学岗位上严谨治学,教育岗位上育人铸魂,服务岗位上耐心细致的形象等。学院每年开展“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评选,弘扬师德规范,加强全体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深化对职业精神的理解。通过全员努力,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和工作作风,营建注重职业精神的氛围,强调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来开展对学生的教育。教职员工能够以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学生精心培育、恪守师德规范等来影响学生。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胜于言传,在独立第三方的调查中,不少毕业学生都能明确列出对自己职业精神影响很大的老师或员工,有的毕业生明确表示,一直在学习这些老师身上的闪光点。

(四)通过系统化的校园活动开展职业精神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校园活动和参与的社会活动丰富多彩,但是必须合理筹划,能系统地将职业精神教育贯穿始终。A高职学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开展相关工作。一方面,由学院团委和招生就业处牵头对每年的学生活动进行归类梳理,将较大规模和能够固定的活动确定下来,像每年一次的中国农歌会、新生接待、元旦联欢、大学生运动会和志愿者活动等纳入计划表。计划表中提炼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以中国农歌会为例,学院每次安排数百名学生充当演员和志愿者,一是学院宣传部门进行鼓励性的宣传报道,增强其使命感和自豪感;二是带队老师和学生就餐、排练、交通都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敬业、负责的态度;三是与大会工作人员、其他演员、兄弟院校的协作中,学习其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由各个教学系部牵头,围绕相关专业有计划地组织竞赛、演讲、公益活动等。如会计专业的“不做假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演讲者利用丰富的实例和法规条文加深了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敬畏;机电工程系开展的“无人机”大赛,学生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职业精神;食品工程系举办的“质量在我心中”等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既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又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底线”意识等职业精神。

(五)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职业精神

各种不同职业对于从业者的精神要求总是从本职业的活动及其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出发,适应于本职业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因而,它不仅有原则性的要求,而且往往很具体、有可操作性。A高职学院颁布出台《A高职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组,首次课题申报便得到学生们积极响应,立项20项,有15项顺利如期结项,食品与环境工程系有两位同学的研究论文在省级期刊公开发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参与科技研发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此外,A高职学院专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借助产教融合平台,从企业和学校抽选较高素质的员工和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要想取得一定成绩,除了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比如,面对困难要百折不挠、开展业务要精益求精和恪守诚信、面对客户要耐心细心、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加强创新等,这种亲身经历会使学生由自发到自觉地培养职业精神。

猜你喜欢

学院精神职业
初等教育学院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